Ep13. 原生家庭那些事

2020-10-22 19:14:2927:06 5747
所属专辑:人类行为观察室
声音简介

原生家庭是一个人最初成长的地方,也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础。文化、地域、时代赋予了每个原生家庭不同的特色和力量,心理咨询将原生家庭常用于作为一个人行为和心理过程的解释,遗传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从父母那里获取一半的基因。困惑油然而生,原生家庭对我们每个人究竟是如何影响呢?基因还是家庭环境?我们又将如何更加科学地看待充斥市场的原生家庭理论呢?本期嘉宾将带大家一起讨论原始家庭那些事。请大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深度认知神经 brains_coffee)收听和阅读精心排板的节目, 与节目组即时互动。 


本期纲要

·5:50 家庭的影响在西方多被用来解释依恋类型和亲密关系

·8:20 文化差异对于归因的影响

·10:20 中国社会几十年来的快速发展和变化让代际差异增大 冲突更强

·11:50 东亚社会对于家庭和关系的强调会放大代际差异和冲突

·14:05 心理咨询的精神分析学派更强调原生家庭的影响 且在国内“一统江湖”

·16:05 行为遗传学对于基因、家庭环境、个人经历对人的影响程度的计算

·17:10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有诸多因素

·19:20 原生家庭如何从一个学术术语变成了了一个社会现象

·20:25 “父母皆祸害”是一种外部的归因方式 

·23:09 人生中还有很多方面能改变和影响自己,比如教育、朋友等等

·23:50 与其把原生家庭二分为好坏,不如接纳自己生长经历的特殊性

·25:00 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嘉宾

沉默的马大爷,社会心理学博士,高校(中)青年教师,社会文化神经科学研究者。中国心理学界猫均Steam游戏持有量最多的人。业余从事科普写作10年,以“沉默的马大爷”之名在知乎、微博等平台探讨人民群众关心的心理学问题。

付迪,中科院心理所与德国汉堡大学计算机系联合培养博士、博士后。研究视听觉注意加工机制与人类-机器人社会性交互。喜欢研究人,也喜欢研究机器人。

林子咏,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现马普斯人类发展所博后。目前研究方向音乐训练对大脑可塑性的影响。不搬砖的时候,是个热爱音乐的吃货。

滕帅, 纽约大学心理学博士,现马普经验审美研究所博后,锵锵脑科学播客发起人,研究听觉、语言和音乐。


音频剪辑相斌,英俊的面庞,最强的大脑,德国马克斯普郎克研究所博士后

美工制作、排版及文案写作漫漫求索,会点数学和技术的心理媛,渴求进步与自由

本期纲要整理金雅琪,统计出身,掉坑心理。寄居香港,随时准备去任何地方



相斌博士

欢迎大家对话题发表看法哈

回复@相斌博士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南辰王妃2021

结束得为啥这么突然?

XiRann

是否因为欧洲父母的整体人格发展水平比中国同龄人高,generally并没有让子女有过多的创伤体验呢?

三鱼104

一个孩子的出生其实就是整个人类启蒙的缩影。个体因为没有历史经验,很难自我觉醒,这时候需要一个外力帮助其摆脱愚昧。 但知识的错觉让很多父母认为自己已经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了世界的全貌,用生命经验的碾压去规范自己的孩子。 这时,家庭就是法的存在。在法的作用下,孩子的行为就被限制在父母的认识中,叛逆了会产生冲突,顺受了就被无知之幕遮蔽。 一旦孩子有意识要冲破影响了,其实是他启蒙的开始,他们会自己挖掘财宝而不是拿着父母的寻宝图再找一遍。 父母并不是被归罪的对象,他们的思维在他们的父辈上也升级了。中国作为最大的物欲市场,他们也被裹挟着融化进了这锅肉香里。 我能做的就只有走我自己的路

当前评论用户

7761838

简介:相斌,上海交大,北大心理学硕士,纽约大学心理学博士,德国马普所博后。

TA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