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风:我是拥有一枚柿子的柿长

2020-10-26 21:00:0606:15 7万
声音简介




你决定做个“强人”或“女强人”吗?我没有。虽然,另一方面,我倒也并没有决定做个“弱人”。


既然不打算做强人,大概就已经放弃了“主动攻击”的生存架势,于是,很快地,便发现自己已沦落为“招架者”了。


但招架又谈何容易,至少也要招得住才行啊!也要抵抗得有模有样才像话啊!否则一旦溃不成军,就混不下去了。


记得《天龙八部》里的段誉吗?他对武功一窍不通,却经过特别管道,学会了如何游走闪避。


大凡一般武林高手行走江湖之际,都难免带伤挂彩,可是,如果一旦知道如何走避,则终身安吉。


不要告诉我逃避是“阿Q精神”,我就是靠这种种“抵御外侮”的伎俩,才安然无恙活到今天的,以下且公布一招半式,以供同道参考:


话说我家门口有个小公园,里面有几棵榕树、几把椅子、一座滑梯,虽不怎么像样,勉强也算有几片绿叶可瞧。


不料一逢选举,简直成了灾祸之源,尤其是××党的,每次政见发表总要从六点闹到十一点,尽管台下只小猫三两只,他们仍靠着现代科技,声动数条街。




我把门窗严闭,播放自己的音乐,仍抵挡不住。后来只好强自镇定,正襟危坐。不幸自己的浩然之气并未养足,挡不住魔音来入耳。


不料,正当此际,我忽然发现了一枚柿子。那柿子我放客厅也有十天了,说起这柿子,也是有来历的。


那是个假日,朋友开车带我去北埔玩,北埔在竹东,是个客家乡。朋友画画,因而和那里做画框的畲先生熟,便相约去他家采柑子,中午吃“放山鸡”煨煮的四神甜汤。


我比较没出息,偏偏爱上他们的旱稻米,抱了二十斤回台北,卖米的是畲先生的亲戚,他说:“从台北来这里买米?我没见过!”


那天带回来的东西里,我最喜欢的是二枚柿子,那柿子长在山径旁的树上,是硕果仅存的两枚。


畲先生听我赞叹,便猴子一般猱升而上为我采下。我真是乐歪了,市面上虽然也卖那一百元一粒的日本箱根柿子,但怎敌这枚朋友的朋友为我采下的枝头柿子。


柿子采回来,连着干,斜插在客厅的一只绿釉老瓮里,显得红艳欲滴。每次出出入入只见一团喜气盈眉逼眼而来。




被音量袭击的那个晚上,柿子成了我的救生浮板,我虔诚地面柿而坐,对它的美致敬。


然后,诚心诚意,一点点撕下它的薄皮,柿肉绵软甜润,一口咬下去,整个客家乡的美丽山容都重现了。


附带重现的是那些人、那些树、那些如灯笼的垂垂白柚,以及芳香袭人的野橘酱。


我因一枚完美的柿子而感恩、而爱上整个岛,爱上整个人群。我因拥有一枚山野采来的柿子而自认是个幸福的人。


靠着这份幸福感,我逃开了那夜声浪的迫害,重新捡回半条性命,重新和这个扰攘的尘世打成平手。


我觉得,是山救了我,山把它自己的美,凝聚成一枚小小的柿子,藏身在我家客厅里,成了我的秘密保镖,在我和世局相争快要不支的时候,它用它的雅美芳醇救了我。


我是那拥有一枚柿子的柿长,不必经过任何人投票,我本然就是。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231553971

太久没看书了

小鱼夜听_zsg

很纯静美好的声音娓娓道来,让文字不失应有的色彩。

钢笔姐姐

👍👍👍

13988706gmi

做自己的市长、室长、世长!

听友264554944

很久没读书了

猜你喜欢
张晓风:张晓风谈旅行与文学

(公众号:wuzhikuhai)张晓风,中国台湾著名散文家。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并曾执教于该校及香港浸会学院,现任台湾阳明医学院教授。2012年作为亲民党候选人...

by:余耒

张晓风散文

台湾著名女作家张晓风被誉为当代最好的散文家之一,她的作品广阔如人生,淡有淡味,浓有浓情,怀旧的动人温情,探新的发人深思。或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或盈或缺,月总...

by:陈亦章

张晓风经典散文集

张晓风,生于1941年,是中国台湾著名散文家,江苏铜山人[1]。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并曾执教于该校及香港浸会学院,现任台湾阳明医学院教授。

by:与阳光触电

给你,莹莹·张晓风 著

《给你,莹莹》是台湾作家张晓风早期的作品,以知心姐姐的身份写信给一位初入台北的女大学生莹莹,探讨生命、爱情、理想与信仰。风格清新、温柔,却又极富情感性思考性。张...

by:甲板上的悦读时光

张晓风散文精选|奇奇猫演播作品

台湾女作家张晓风散文作品鉴赏。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对爱情的渴望,对时间流逝的哀伤。其多部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欢迎品鉴。

by:奇奇猫过敏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张晓风写给全世界

澍麻麻最近看了最火的网综节目《见字如面》。这个豆瓣评分9.2的节目,获得了网友盛赞,尤其是张国立联手王耀庆读的1983年画家黄永玉与戏剧大师曹禺之间的往来书信。...

by:澍麻麻讲故事

经典散文集|名家经典散文|冰心|张晓风

一书一卷,如一蔬一饭,为生活之所必需。每天一篇散文,在如诗如画的文字中,品味经典文学的魅力。

by:九月雨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