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鉴往知来丨纪念馆中的抗美援朝历史


这一期,我们继续抗美援朝纪念特刊的第三集,也是最后一集,其血玄黄。


在上一期节目中,我们讲到,志愿军对于战争规律的把握,已经达到了“上善若水”的境界,那么这“上善若水”的战法,究竟怎么打呢?如果我们复盘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的作战特点,就会发现,志愿军打起仗来,就像水一样,敢于、并且善于在敌后大纵深穿插渗透,迂回包抄,犹如水银泻地一般,无孔不入;一旦发起攻击,则如洪水般势不可挡;转入阵地防御,则如冰山般坚不可摧。关口是,志愿军的战争节奏,就像一个节拍器一样,根据敌军态势和战场形势的变化,收放自如,聚散自如;散,则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聚,则如洪水冰川,势不可挡,坚不可摧。


而这种收放自如、聚散自如的作战方式,要能在实战中行得通,必须要有严密而坚强的组织领导,我军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保证了这支军队的组织能力;而这种严密而坚强的组织领导要能落实在实战中,关口是这支军队中的每一名指挥员,每一名战斗员,都明白这场战争的伟大意义,都明白这支军队的伟大使命,都明白自己究竟为何而战;他们是在为祖国的人民而战,他们是在为朝鲜的人民而战,他们是为了自己的信仰、为了自己的主义而战。惟其如此,这支军队的每一个指战员,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把聚散自如、上善若水的战法优势发挥到极致,才能扬长避短,以弱胜强。


中国人民志愿军这种无与伦比的组织能力和精神战斗力强大到什么程度呢?我们以第五次战役中的铁原阻击战为例。第五次战役后期,美军转入反攻,从三七线打回到三八线。铁原位于朝鲜半岛的中部,是连接朝鲜南北方的交通枢纽,也是兵家必争之地,一旦美军突破铁原防线,就可以长驱直入半岛北部。


守在铁原的,是志愿军第63军。63军也是全程打完五次战役的,到铁原阻击战的时候,全军已经减员三分之一,装备损失严重,人困马乏,疲劳已极;而他们所要面对的,则是美骑兵第一师,步兵第25师另加两个旅英军共五万余人所组成的重装集群;最糟糕的是,铁原当地属于平原地形,易攻难收。


顶在铁原防线最前线的是63军189师,经过战争洗礼,全师减员还剩1万余人。一万多轻步兵组成的疲惫之师,要在平原地带,顶住现代化装甲集群的重兵冲击,这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189师做到了。他们把防御阵地按照棋盘格局,化成200多个方格,全师一万多名指战员,分解成200多个营连级战斗单位,每个战斗单位就牢牢钉死在自己负责的方格阵地当中,死战不退,也不脱离阵地发动进攻,当其他方格阵地遭遇敌军进攻的时候,也不得前出增援。美军的重装集群就像一把锤子,而我军这200多个方格阵地,就像200多个铁核桃、铜豌豆,美军要想突破我军防线,必须一个方格接着一个方格敲过去。

……

球球大猪

什么叫水平这就是

回复@球球大猪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心之暖阳

作者薛老师第一次含泪,朝鲜战场将士们永垂不朽,值得全中国人民纪念、感谢

莽夫薛神 回复 @心之暖阳

谢谢。我以为已经掩饰的很好了,还剪掉了一段。谢谢你。最可爱的人万岁。

矜持清欢 回复 @心之暖阳

向志愿军致敬!!

王向中EricWong

在老师一个个念烈士的名字时候,听得我泪眼婆娑。 先烈永垂不朽!

安安_alo

63军的将士不配记住吗?不配歌颂吗?之前的文稿我听过,删减好多。薛老师也挺难的。

莽夫薛神 回复 @安安_alo

确实没办法,和光同尘吧。

renF 回复 @安安_alo

63军是解放战争时期解放长春时起义的国民党部队,军长曾泽生

银松冰语

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革命先辈永垂不朽!国家和民族需要主播这样的声音

wakin2030

立国之战,打出了工业化,薛神果然同路人啊,其实我最看重的是中国伟大的工业革命从此开始了。都是我们先辈拿命换来的,我们有今天的生活完全靠的先辈们的滋牺牲,和前三十年的艰苦奋斗打下坚实的基础,加上了八九十年代,牺牲了三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