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十二月初二,皇太极举行誓师大会,十二万人马正式出发,征讨朝鲜。清军仍以闪电战为方针,十二月初八(公历1637年1月3日),300人的先遣队乔装成商人悄悄渡过鸭绿江,直奔朝鲜王京,大军紧随其后。六天以后,十二月十四,清军前锋部队已抵达汉城西郊!得到消息,仁祖及文武百官赶快启程前往江华岛避难!为了避免与清军相遇,大臣崔鸣吉自告奋勇去清营周旋,以缓兵之计让仁祖等众人趁机暂时躲避到汉城南四十里的南汉山城。第二天,仁祖一行人打算启程去江华岛,但风雪交加无法赶路只能返回城中。可没想到这一进城,没过多久清军就前来围城。没办法,朝鲜君臣一方面只能坐等各路勤王兵赶来救援,一方面展开谈判,争取时间。 从十二月十八到二十九日,这十天南汉山城的朝鲜军屡次出城作战,各路勤王军队也多次救援,但都无济于事。二十九日,清太宗皇太极到达南汉山城,亲自指挥作战,朝鲜君臣在城中已无退路,犹如困兽犹斗。  经过多轮谈判,朝鲜始终不肯放下身段俯首称臣,仍然抱有幻想,还在来往过书上咬文嚼字死要面子,但最终,面子里子都没保住。朝鲜的态度使皇太极渐渐失去耐心,同时不断抬高价码,正月二十二,多尔衮奉命率军猛攻江华岛,俘获王妃、两个王子及宗室、大臣家属二百余人。二十六日消息传来,南汉山城哭成一片,最终决定答应大清提出的一切要求。

    崇德二年,崇祯十年(1637年)正月三十日(2月24日),朝鲜仁祖国王身穿蓝色囚衣,骑着象征国丧之色的白马,以亡国之君的身份,率世子及50多名随从官员出南汉山城西门,至汉江东岸的三田渡,正式向清太宗皇太极投降,附首称臣,史称“三田渡之盟”。清朝与朝鲜从“平等”的兄弟关系变为君臣关系,并且掠夺人口50万以上,以后每年都要向清朝进献数额巨大的黄金白银及各类物品作为岁贡,有利于清朝经济的快速发展,朝鲜也从清朝的敌人变为了助手。此次战争是清朝对抗明朝总体战略部署的重要部分,达到了预期目的,《清太宗实录》卷六十一中说:“蒙古大元,及朝鲜国,悉入版图”,至此击破了三面包围,变不利为有利,由防守转入进攻。从此,清朝“东顾无忧,专力中夏”。就是东边的心腹大患已经解决,从此将一心一意着力解决明朝,入主中原一统华夏!

崇德二年,崇祯十年(1637年)二月初二,皇太极班师归国,但却留下贝子硕讬、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等将领,率领军队携16门红夷大炮及50艘朝鲜战船准备进攻皮岛,同时命令朝鲜派兵助战。明清著名的皮岛海战就此展开!那么,皮岛命运如何,明朝能否守住东江镇?敬请关注!




雅語堂

崇祯有点意思,他干不掉的他不怪罪,他干的掉的都斩首、流放了。

严知有理 回复 @雅語堂

建议来听听《微观清史100日》专辑,开篇就是崇祯的1644

回复@雅語堂
表情0/300

其他回复(1)

严知有理

建议来听听《微观清史100日》专辑,开篇就是崇祯的1644

其他用户评论

历史笔杆子

第二遍听严老师的明亡清兴,百听不厌

严知有理 回复 @历史笔杆子

来听听英雄的三国吧

严知有理 回复 @历史笔杆子

您客气

听友244360325

我就是爱听!老师讲的太好了!我是二听!

严知有理 回复 @听友244360325

您客气

听友369096622

主播讲的非常好,受益匪浅!

严知有理 回复 @听友369096622

谢谢!

世五彩执纯白

支持,等更新。

严知有理 回复 @世五彩执纯白

谢谢!给我评个分吧

严知有理 回复 @世五彩执纯白

谢谢啊!

严知有理 回复 @世五彩执纯白

谢谢啊!

伟虹企业

我听了你几遍了,学习了

严知有理 回复 @伟虹企业

感谢!来我三国听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