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光荣而充满血与泪的英雄历史,伴随着时代的更迭,他们的老去埋进黄土。
在新疆,悄悄「隐藏身份」的10万军人去哪了?作者|小左
你想象中英雄的样子?是身披斗篷,强壮高大,还是飞天遁地无所不能?
我们都曾想过许多英雄的形象。
但没有一种,像他们一样。
穿着老旧的服饰,皱纹爬满的脸颊,佝偻着身躯,颤颤巍巍的双手……
他们都来自传说中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有一个疑惑:
为什么疫情通报时,其他都是我们熟悉的省市名称,而新疆,却出来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这个省(部)级单位的名称听起来着实陌生。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不是一个点,而是14个师组成。新疆与8国相邻,边境线4000多公里,而兵团就分布在边境线和一些要道上。
守护者的意味不言而名。
但他们在守护什么?
为什么要建立兵团,兵团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而在寻找答案时,我找到了这个名字的由来,也找到了这段几乎被年轻人遗忘的故事:
「天山忠魂」
01
1949年,全国沉浸在新中国成立的喜悦之中,人们终于可以远离战火,恢复平静的生活。
然而在新疆,却依旧乌云笼罩,那里局势动荡,土匪扫荡时有发生。
为了保护当地百姓的安全,解放新疆,当时带兵刚刚解放青海的王震主动请战,率领的359旅,奉命直指祁连山。
“进新疆,别说飞机火车了,汽车都没有。都靠11路汽车——两条腿!”
而祁连山,海拔4000多米,当时天公不作美,风雪、冰雹冰天雪地。
这群战士,身上只有单衣。只要停止行动,就迅速在风雪中被冻成一座冰雕。
但这只无往不胜的军队,还是跨过了雪山,完成了任务。
只是153个年轻的生命,未能完成这次行军,永远将尸骨埋藏与此。
此时距离新中国成立的庆典,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而原本王震和他的359旅,这支经历了太多战火的军队,应该在北京享受鲜花和掌声,享受和平带来的美好生活。
但新疆当地不断有被特务煽动,勾结土匪发生的叛乱,刚刚跨过雪山的战士们,甚至来不及修整,就又踏上了征途。
和田武装叛乱,形势紧迫,为了尽快到达,当时解放军做了个决定——横跨塔克拉玛干沙漠。
世界第二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被称为“死亡之海”,传说人进去,都是有去无回。
飞沙走石的沙漠,战士们深一脚浅一脚的在沙中行进。
“1800里要走多久,我们也不知道。白天要拉着手跑,晚上有时候也要跑。”
距离和田还有90里时,一个小士兵对着班长哭了:
“我可能要累死在这里了……”
粮不够了,水也几乎没了,战士们撑着只靠一口气,只为了完成任务。
“我们爬也要爬到和田!”
干渴冻饿,十8天风吹日晒,当一座城市出现在士兵眼前时,他们已经衣衫褴褛,面容憔悴。
当地百姓也不敢相信他们是走过了沙漠而来,总说他们是“天降神兵”。
是啊,谁会相信,这群人差点累死、饿死自己,只为完成任务——解放当地的百姓。
他们不是神,却做起了守护人民的守护神。
其实不只是他们,同时进入迪化的、伊犁的解放军们,都成为了当地的守护神,稳定了新疆的局势。
风霜雪雨,为了人民,解放军从未怕过,也从未退缩。
02
当时的新疆贫困不堪,为了让当地的人民生活有所改善,戍边的军人们留了下来。
这批解放军,来自全国各地,可是为了新疆的发展,他们从此留在了这里,扎根在这里,过着最苦的日子。
最难的时候,他们都吃不上饭。
盐水煮小麦,就是他们的口粮。
进军新疆的10万人,起义军10万人,政府官员4万人,24万人的吃饭问题,怎么解决?
最初,是国家帮忙买。
当时国家每隔一段时间,从北京运来银元,用来购买粮食。
但是进口的粮食,价格高昂。如果从内地运过来,运费又是粮食价格的7倍。
为了让大家吃上饭,不再向国家开口,他们决定自己种。
为了不占用当地人的农田,他们选择去开垦戈壁滩上的荒地。
这群战场上杀敌的军人,人人拿起了锄头,各个扶起了犁耙。
师长张仲瀚,知识分子出身,当年却自己挑起了粪肥。
当时很多去支边的青年,连个碗都没有,到了吃饭的时候,把干活用的铁锨冲一冲,就用铁锨盛饭。
也没有地方住,到了地方先在露天睡了三天三夜。
最后开始在地上挖坑,再在上面铺上稻草,他们叫做地窝子,这就成了他们的住处。
下面,摆在解放军眼前的问题更加严峻:缺水。
人可以节衣缩食,但是农作物没了水活不了。
于是,他们动了从天山上引水的主意。
03
挖渠引水,说起来容易,但是在当年,在当时新疆荒无的土地上,无异于天方夜谭。
首先就是这筑渠需要的石头,需要7000立方米,用车拉需要100辆车运送1个月。
然而,哪有100辆车?
没有车,但有人。这7000立方米的片石,就靠战士们肩扛车推。
战士们不怕自己肩膀磨烂,却怕磨坏了衣服,干脆脱了上衣,那捡到的羊皮垫在肩上。
水泥怎么办,当时的新疆根本没有工业。急中生智,一个战士发明了代水泥——把砖磨成粉末,与石灰搅拌,做出的水泥十分坚固。
但是,副作用也是明显的。
当时去做水泥的人,全身毛发都脱落了,手上脚上烧出一个个洞。工作的地方灰尘很大,两层口罩也不管用,经常会咳出血。
后来,这些人到了晚年,大多查出肺部疾病。
用生命书写历史,这句话后面,是真实的血肉之躯,在牺牲着自己的健康。
高强度的劳动,跟不上的营养,当时年纪轻轻的士兵们,很多患上了夜盲症。
“到了夜里看不清。”
为了不停下劳动的步伐,他们决定在队伍中,选出最年轻的孩子,把能吃的,好吃的都先给他,只为保留一双「能走夜路」的眼睛。
选人的时候,大家依次报自己的年龄,但奇怪的是,年龄越报越大,最后竟然没有一个“年轻人”?
原来,所有人都觉得,自己不能接受这份厚待,而选择了瞒报年龄。
后来查了花名册,那名小战士才接下了这份荣誉,从此,他成了一个队伍的眼睛。
每当夜幕低垂,他总是走在最前面,身后是战场上扛过了枪林弹雨,如今却目不能视的英雄们。

04
打赢一场场胜仗,在枪林弹雨中活下来,原本和平的年代,这些英雄该享有最高的荣耀,最好的生活。
但是支援新疆的他们,却过得比原来更苦了些。
为了让新疆真正好起来,建工厂成了当务之急。
可是,钱从哪里来。
不能向当地的老乡要,不能向国家伸手,解放军们自己「省」出来。
从补贴里省,从发放的军装里省,军装的领子从双层变为单层,原本两个口袋,变成一个口袋……就这样,新疆建起了第一座工厂。
曾经说要解放新疆,建设新疆的誓言,他们用了一生去完成。
当年垦荒的战士们,脱掉了军装,如今看来,只是普普通通的老人,找不出那个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青年的影子了。
。。。。。。

合月朦胧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军队不仅解放新疆,守卫新疆,更建设新疆。兵团将士扎根新疆,他们既是是祖国边疆的忠诚卫士,又是新疆日新月异的见证者。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为兵团人点赞!

雅歌9 回复 @合月朦胧

经济发展必然趋势,历史上的有些人不能忘记

回复@合月朦胧
表情0/300

其他回复(1)

雅歌9

经济发展必然趋势,历史上的有些人不能忘记

其他用户评论

11_vf3pf

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前辈致敬 忘却戎马凯旋功, 又赴天山定国疆。 拓荒耕建一生情, 去留肝胆两昆仑!

雅歌9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光荣而充满血与泪的英雄历史,伴随着时代的更迭,他们的老去埋进黄土。

雅歌9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光荣而充满血与泪的英雄历史,伴随着时代的更迭,他们的老去埋进黄土。

当前评论用户
TA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