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大家好,欢迎收听水滴语文,我是高老师。 今天我们继续分享《论语》第十七篇的第十四章和第十五章。首先我们看一下第十四子曰:“道听而说,德之弃也。


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四处传播,这是应该革除的一种作风。这里有个成语叫道听途说,所谓的道听途说今天我们依然在用,而且是用于贬义词。“道听是指路上听到了一些传言,是指沿途处去传播去说,这种行为明显是错的所以孔子说”。“德是一个典型的宾语前置的结构它是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词,其实就是“弃德是应该放弃的,应该抛弃的一种品德,一种行为。


为什么道听途说是不对的,是孔子所不认可的呢?因为路上我们听到的一些消息,可能不靠谱,你没有办法短时间内证明它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如果是错误的,你就沿途的四处传播,你就把那种错误的负面性进一步的扩大,无论对事物本身来讲,还是对传播者来讲,这都是错误的所以孔子说这应该是放弃的。当你听到一个消息的时候,首先你要判定一下这个消息是准确还是不准确,如果不准确,坚决不说。我们说谣言止于智者,就是这样一个原因。


我们接着看《论语》的第十七篇的第十五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孔子说那些目光短浅的人难道能和他们共事吗?他们没有得到职位的时候,很担心得不到已经得到职位了,却担心失去职位。如果他们担心失去这个职位,他们就会无所不用其极。


这里有一个词叫鄙夫,就是目光短浅的人。提到鄙”这个词大家可能比较熟悉左传当中曹刿曾经说过一句话肉食者鄙”,那些当大官的吃肉的人目光都是短浅的但是我们客观地说,肉食者和底层老百姓来对比可能更多的目光短浅的鄙夫是底层的老百姓肉食者确实也有一些目光短浅的人,比如说论语中记载公可能就是一个肉食者的代表,但是更多的肉食者他们身居高位,读过书有文化,而且经历过很多大事,有见识也就是说他目光再短浅,可能也比老百姓强。底层老百姓没有读书,没有文化,没有见识,也没有这种经历所以更多的体现出一种的特征是孔子所说的鄙夫。这种目光短浅的人孔子说可以能和他一起共事吗?说可与事君也与哉”“事就是侍奉国君,能和他一起同殿称臣吗?孔子说这种人首先是未得之也,患得之”,患得之这块了一个字,应该是患不得之。但是论语到汉代之后它被奉为经典,我们的一个原则就是改文不改经我们知道他丢了一个字,但是不能随意把它加上,但是在翻译的时候要把它翻译出来。这些人没有得到官位的时候,他们非常忧患担心得不到官位既得之患失之,他们已经得到了他们就特别担心失去官位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如果他们担心会失去官位的话,他们就会无所不用其极,就是做事不择手段。

论语当中有这样一个记载,孔子在国断了粮了,他的很多学生都生病了,爬不起来床了。这个时候子路就很生气的看到孔子就说:“君子亦有穷乎?”说君子也会穷途末路吗?孔子有一个非常硬气的回答,说君子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15·2)说君子面对穷途末路也要咬牙挺着,而小人面对穷途末路就无所不用其极了也就是说小人是没有底线的,君子是有底线的。那么孔子这里说鄙夫担心自己失去官位,他说无所不至,也就是无所不用其极为了保住官位,他可能什么缺德的事出来是没有底线的这是孔子对鄙夫对目光短浅的一个评价,或者说是一个批评。

 

课程录音高政锐(微信15164529901

音频处理苏丹 邢春宇

背景音乐金 梓

文字转换陈妍竹

文字一校:陈为溪

文字二校:滕亚慧

工作协调朱明英

回复@唐人街42号不知名古董
表情0/300
当前评论用户

12207

简介:我命由我?不,由天。 今日我虽死,但我仍是西楚霸王——的兵。真爱生命,远离不动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