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中庸》温习(十五)

2021-01-07 08:31:1430:52 36
声音简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注意!所以中国人天天讲孝道,什么是孝?这个地方要注意了,孝并不是说今天回去下了课买一个冰激凌带给爸爸妈妈吃我是孝顺了,那是当然很孝了,小孝。真正的孝,所以孔子说只有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他通达、懂得孝道,真正所谓孝子的,“善继人之志”,善于继承父母祖先的那个遗志,所谓愿力、希望,给他达成。当然要善的希望,父母假使只希望钱,就是希望这个儿女不管你什么手段、偷来抢来,只要有钱就好,那就不是善继人之志了。当然父母希望有钱,穷怕了,希望后代子孙有个房子啊、生活能够安定,钱的目的在这里。你使自己后代怎么样安定下去,使告慰于父母,告慰于祖宗,这就叫“善继人之志”,不会乱继。那么像《论语》上我经常说,古人解释很多错了,讲孝道,父母死了,“三年无改于父之志”,就是孝道。照古人解释,他说三年以内不要改了父母那个的本志,就是孝子。我说那好了,假使这个父母做小偷的话,我不想做也要做三年啊(众笑)!不做三年不是孝子了嘛!对不对?父母是个杀人犯,至少我也去杀个三年哦!为了当孝子啊!所以古人乱解,就是《中庸》这个道理正好补救,那个《论语》上后世人解释错了。孝道是“善继人之志”,你要晓得那个精神,而且善于继人(之志),重点是这个“善”。
“善述人之事者也”,父母祖先已经有家庭、文化、道德、功业的基础的,做后代人能够发扬而光大之,这个是孝子。但是我们看了几千年以来,子孙能够发扬父母的基业的,没有几个啊!别的还不说,就拿我们小的时候看到,我们家里喜欢买书,不是现在的书哦,过去的印刷不容易,线装古版的书。那书楼里,那真是啊,像我们出门,父母就讲,“仗剑须交天下士,黄金须(多)买百城书”,喜欢买书来读。那个书买到有时候一看啊,心里凉了一半,有些书买到线装很好,很好的图章,一切讲究,很大的字,“某某家里藏书”,这是名家,“后代的子孙如果再穷卖了我的书啊,怎么怎么样不孝!”照样的卖出来!这是没有办法。就是深深感觉到,善述人之事,所谓“继往开来,承先启后”,创业是很难哦,守成同创业一样的不容易做到哦!所以唐太宗、高宗有个名言:“创业难,守成也不易呀!”创业固然很难,能够守成也不容易;守成而能发扬而光大之,所以孔子再三提到文王两个儿子,武王、周公是了不起,这是大孝子。“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中庸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汉民族典章制度书籍。为战国时子思作。全篇以“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修身做人的道理。宋代理学家朱熹把它与...

by:涵墨慢读时光

中庸

中庸原文诵读

by:善德巨在

中庸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章句》,最终和《大学...

by:后语读蒙学

中庸

更多原创文章,请关注薇x“哲學II藝術”攻重浩​

by:朝彻見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