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老年

2023-09-14 21:03:1308:49 3.5万
声音简介




时间走得很停匀,说快不快,说慢不慢。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宴会中总是有人簇拥着你登上座,你自然明白这是离入祠堂之日已不太远。


上下台阶的时候常有人在你肘腋处狠狠的搀扶一把,这是提醒你,你已到达了杖乡杖国的高龄,怕你一跤跌下去,摔成好几截。


黄口小儿一晃的功夫就窜高好多,在你眼前跌跌跖跖的跑来跑去,喊着阿公阿婆,这显然是在催你老。 


其实人之老也,不需人家提示。自己照照镜子,也就应该心里有数。


乌溜溜毛毵毵的头发哪里去了?由黑而黄,而灰,而斑,而耄耄然,而稀稀落落,而牛山濯濯,活像一只秃鹫。瓠犀一般的牙齿哪里去了?不是熏得焦黄,就是裂着罅隙,再不就是露出七零八落的豁口。


脸上的肉七棱八瓣,而且还平添无数雀斑,有时排列有序如星座,这个像大熊,那个像天蝎。


下巴颏儿底下的垂肉变成了空口袋,捏着一揪,两层松皮久久不能恢复原状。


两道浓眉之间有毫毛秀出,像是麦芒,又像是兔须。眼睛无端淌泪,有时眼角上还会分泌出一堆堆的桃胶凝聚在那里。


总之,老与丑是不可分的。尔雅:“黄发、齯齿、鲐背、耇老,寿也。”寿自管寿,丑还是丑。


老的征象还多的是。




还没有喝忘川水,就先善忘。文字过目不旋踵就飞到九霄云外,再翻寻有如海底捞针。老友几年不见,觌面说不出他的姓名,只觉得他好生面善。


要办事超过三件以上,需要结绳,又怕忘了哪一个结代表哪一桩事,如果笔之于书,又可能忘记备忘录放在何处。大概是脑髓用得太久,难免漫漶,印象当然模糊。


目视茫茫,眼镜整天价戴上又摘下,摘下又戴上。


两耳聋聩,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倒也罢了,最难堪是人家说东你说西。


齿牙动摇,咀嚼的时候像反刍,而且有时候还需要戴围嘴。




至于登高腿软,久坐腰酸,睡一夜浑身关节滞涩,而且睁着大眼睛等天亮,种种现象不一而足。


老不必叹,更不必讳。花有开有谢,树有荣有枯。


桓温看到他“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桓公是一个豪迈的人,似乎不该如此。


人吃到老,活到老,经过多少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还能双肩承一喙,俯仰天地间,应该算是幸事。


荣启期说,“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所以他行年九十,认为是人生一乐,叹也无用,乐也无妨,生、老、病、死,原是一回事。


有人讳言老,算起岁数来斤斤计较,按外国算法还是按中国算法,好像从中可以讨到一年便宜。


更有人老不歇心,怕以皤皤华首见人,偏要染成黑头。


半老徐娘,驻颜无术,乃乞灵于整容郎中化妆师,隆鼻准,抽脂肪,扫青黛眉,眼睚涂成两个黑窟窿。“物老为妖,人老成精。”人老也就罢了,何苦成精?


老年人该做老年事,冬行春令实是不祥。西塞罗说,“人无论怎样老,总是以为自己还可以再活一年。”是的,这愿望不算太奢。


种种方面的人欠欠人,正好及时做个了结。贤者识其大,不贤者识其小,各有各的算盘,大主意自己拿。




最低限度,别自寻烦恼,别碍人事,别讨人嫌。


“有人问莎孚克利斯,年老之后还有没有恋爱的事,他回答得好,‘上天不准!我好容易逃开了那种事,如逃开凶恶的主人一般。’”


这是说,老年人不再追求那花前月下的旖旎风光,并不是说老年人就一定如槁木死灰一般的枯寂。


人生如游山。年轻的男男女女携着手儿陟彼高冈,沿途有无限的赏心乐事,兴会淋漓,也可能遇到一些挫沮,歧路徬徨,不过等到日云暮矣,互相扶持着走下山冈,却正别有一番情趣。


白居易睡觉诗:“老眠早觉常残夜,病力先衰不待年,五欲已销诸念息,世间无境可勾牵。”


话是很洒脱,未免凄凉一些。五欲指财、色、名、饮食、睡眠。五欲全销,并非易事,人生总还有可留恋的在。江州司马泪湿青衫之后,不是也还未能忘情于诗酒么?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在水一方28

听主播徐徐道来,感慨横生:坦然欣然走进夕阳,让退休后的生活有诗有画有茶有书有琴,有山有水有树有花。灵魂和身体都在路上,也是诗意生活

奋立可

喜欢,有点感觉

月上柳梢头云朵在身后

人之老也,不需别人提示。黄口小儿的一声声呼唤,就是在催你老,人老了,也丑了。可是,人生的规律就是如是,无能为力。是不是,有一天,我也会在孩子们的簇拥之中?花开花谢,自是不必忌讳。随它吧!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梁实秋散文

一直喜欢散文,尤其是梁实秋的散文,婆婆妈妈的,细碎但是温暖,梁老关于吃的描写特别吸引人,总忍不住想去尝尝,可惜的是世事变迁,好多都已经找不到了,不过,有些可以根...

by:北方冰凉凉

梁实秋散文

梁实秋,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曾与闻一多徐志摩创办新月书店。

by:声命之舞

梁实秋散文精选集 梁实秋 著

梁实秋(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3日),男,汉族,出生于北京。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

by:有声的深海

韩菁清与梁实秋

44年前梁实秋和韩菁清的倾城之恋,轰动了整个华人圈。而今两位当事人都去世了,他们的忘年恋也渐渐被世人遗忘。而今提炼出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供有兴趣了解他们和...

by:梁子雅舍

梁实秋作品集

新入手一套梁实秋先生的旧书,尝试学习一下,主要用于个人成长和气息训练以缓解胸闷气短的症状,感恩喜马拉雅FM这个平台和很多素未谋面的古圣先贤、大家、老师们让我学到...

by:堂姐频道

梁实秋作品集

梁实秋是我国民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散文学翻译家学者文艺批评家,其内容多描写柴米油盐或诉说闲情逸致,探讨世间百态,聚焦人生悲喜,典雅诙谐的文字充满了洒脱与智慧

by:大风飘乎

梁实秋雅舍谈吃

人吃,是为了活着;人活着,不是为了吃。梁实秋先生把自己吃了八十多年的经历、体会和感受分享给大家,让我们在吃的过程中,除了要明白:“上天生人,在舌头上为什么要生那...

by:听书读书共分享

梁实秋 散文

梁实秋(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3日),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

by:貓咪媽媽频道

雅舍菁华—梁实秋

梁实秋用他的生命垒起的是一座了不起的文化丰碑――译成四百多万字的莎士比亚全部剧作和三卷诗歌。著成一百万字的《英国文学史》,选译了一百二十万字的《英国文学选》。译...

by:玩半壶

梁实秋:淡品人生

一个像花一样的人,在雅舍中,在闹市间,流露出淡淡的情愫。一种闲雅,一番清灵。人生的滋味即如此,些许流丽、些许恬静。

by:日知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