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王煜全 要闻评论】粉丝群已经开通

欢迎加入前哨粉丝群,在这里你可以和科技投资人、创业者、各行业专业人士互动沟通,分享心得体会,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前哨相关活动动态,结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入群方式:
1)添加创新地图的微信:innovationmap 为好友,并在好友请求中标注“要闻评论”
2)把你的全名和职称发给“创新地图”

如果您想洽谈合作,也请添加创新地图微信,并附上简介。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8月27日,一家没怎么听说过的新能源汽车公司--极氪,宣布获得了5亿美元的Pre-A轮融资,估值达到580亿人民币。投资方的来头也不小,此轮融资由英特尔资本领投,跟投方还有宁德时代、哔哩哔哩、鸿商集团等。

此次融资不仅停留在财务层面,还有深度的战略协作。在极氪001新车上,采用了英特尔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Mobileye提供的高算力芯片和视觉解决方案。

与哔哩哔哩的合作,看中了85后的“Z世代”群体,与极氪的目标客户高度重叠。而宁德时代和鸿商集团则是极氪汽车电池及其原材料的提供商。

一家成立不到半年的车企,为何能成为各行业龙头追捧的香饽饽?

图片


原因是它来自吉利汽车。极氪公司是吉利集团专门成立的新公司,独立运营,主打中高端电动车市场。作为国内的大车企之一,吉利能给到极氪足够的资源,不会像很多造车新势力,说不准哪天就资金链断裂了。

然而,也正因为极氪是吉利旗下的一个新品牌,我并不太看好极氪未来的发展。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电动车已经是一个确定的产业趋势,吉利在2015年进入这个领域,目标是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整体销量90%以上。口号很响亮,但现实比较骨感。2020年,吉利新能源车销量占比不足6%。

虽然吉利在传统燃油车市场销量依然领先国内众多车企,但在电动车领域已经相对落后。之前推出过的几款电动车新品牌,比如几何、枫叶汽车等,在市场上的存在感也不强。

如今,吉利选择成立一家新公司,塑造一个独立的新品牌。可能是出于两个考虑,首先吉利汽车一直主打低端市场,2020年平均单车售价不足8万元,一个新的品牌,有利于让人们摆脱对吉利的既有印象。


图片


其次,现在是造车新势力的狂热阶段,为了所谓的“投赛道”,电动车成了很多投资人的必选项,他们把钱都准备好了,等着你来拿,只要有机会,肯定会下注。极氪从吉利汽车分离出来,无疑让融资方便了不少,而且背靠吉利,估值也相当昂贵。

不过这样的战略选择是有些短视。一家企业若想摆脱用户对自家品牌的刻板印象,创立新品牌本身是常见做法。但前提是公司本身已经取得了某个领域的领先地位,甚至是锁定胜局的时候,才谈得上去扩张其他市场。

就如同打仗,主力部队都还跟敌方打得难舍难分,就分兵去攻占其他敌方重兵把守的城池,结局很可能是双线溃败。尤其是主力部队都还处于劣势时候,更需要集中兵力才有获胜的希望。

对于资本方,倒是很乐意投资极氪,毕竟它身后站着的是吉利,在电动车的大浪潮下,也会形成一定的量产规模,比投那些初出茅庐的造车新玩家稳当很多。

但对于吉利就会面临艰难的选择,一方面,一旦分兵出击,就可以快速拿到几十亿元的融资,这样的诱惑真实存在,特别难以拒绝。

另一方面,吉利在电动车领域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这时再抛弃多年积累下来的品牌信用和市场,单独成立一家新公司到竞争异常激烈的电动车市场拼杀,是很难说最终能取得什么成果的。

目前来看,电动车行业的大致格局已经比较清晰了,虽然还有新入局的玩家,资本也把电动车作为必投的赛道。但往往这个时候,后加入的车企就已经不太可能赢了,因为最终的胜出者不仅是崭露头角,而是已经渐渐锁定胜局了。

图片


这时,我们关注的重点应该从某某造车新势力融了多少个亿的钱,转向谁才是行业内真正的头号玩家,谁的差异化竞争战略得到了有效的执行,谁建立起了竞争壁垒。因为行业发展到这个阶段,能锁定胜局的基本都是头部企业。虽然也会有少量黑马异军突起,但这毕竟是小概率事件。

在国内的电动车市场,除了那三家造车新势力外,我其实也看好比亚迪。本周的科技特训营我们会对其进行深度分析,告诉你为什么比亚迪很有可能成为电动车赛道的胜出者之一。

最后特别提醒一下,由于周四我正在从中国返回美国的途中,所以我们把本周的直播改到了明天晚上8点,我们将继续科技企业案例分析课,这次分析的企业是比亚迪和流媒体巨头Ruko,欢迎大家届时收看。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更多产业深度分析和底层思考逻辑,会在“前哨科技特训营”里分享,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全球风口”,报名加入。

王煜全要闻评论,我们下周见!

诚之内

Z时代是不是95后?

回复@诚之内
表情0/300
当前评论用户
TA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