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来写好议论文呢?


本期我们就通过例题《假如我能阻止一颗心碎》来解析如何做好作文的审题立意。


首先我们来看这首诗,如果题目是以下这首诗,让你自选角度来写作,你会如何写?是不是无从下手,不要怕,跟着王老师一起往下看。

假如我能阻止一颗心碎

艾米丽·狄金森


假如我能阻止一颗心碎

我的一生就不会虚度

假如我能平息一种痛苦

或者减缓一条生命的疼痛

 或者帮助一只昏厥的旅鸫

再次回到巢中

我就不会虚度一生


这首诗当中有三句话意思是基本上一样的。只要把这三句话概括一下,就可以提炼出这首诗的主题了。而这首诗的主题也就是这篇作文的主旨


在材料束缚性相对较小时,切入角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则材料即是如此。因此,在构思时,既可以直指“如何不会虚度一生”,单刀直入地揭示中心,点明此种现象背后的真相,也可以由部分到整体,关注某种特定人群。如果从自身的经历着手,通过对比不同人生阶段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认识,也会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这样的作文就好比隐喻型议论文,解题的时候就一定要正确解读出这首诗的主题“阻止心碎“、“平息痛苦”、“减缓疼痛”,“帮助昏厥的旅鸫”。这些所指向的都是自我的一种付出,能给别人带来好处。这样反而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总体可以概括为博爱、同情的主题。


古往今来,提炼出来以下几个主题:


博爱/仁爱/兼爱/慈悲/悲悯/共情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展开论证。

展开论证前我们来设想一下。如果有人站在我们对立面反驳我们,他们会提出哪些观念呢?



反面论证


1:人是自私的。

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我们生来是自私的,任何生物,包括我们自己,都只是求生的机器。


如何反驳:设想一下,如果人类十分自私,那么为什么人类社会还能建成呢?因为除了生物基因,还有文化基因,只有人类能反抗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人类能够反抗自私的复制因子的暴政。

从孔子到孟子到程朱理学、阳明心学。这就是文化进化。这种文化可以抵抗生物基因。


2:他人即地狱

让-保罗·萨特《禁闭》。


如何反驳:“他人即地狱”这句话常常被人误解。有人以为我的本意是说,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总是毒化了的,总是地狱般的关系。其实意思是说,要是一个人和他人的关系恶化了,那么,他人就是地狱。这句话要注意,不能断章取义的运用。




正面论证


1:代表作: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人生存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之下,必定依赖于他人的支持才能生存和发展。一旦失去他人的支持,必定无法生存下去。所以,为了获得他人的支持,人们必然会压抑自己的私心,使其下降到他人能够接受的程度。而在本质上来讲,即是为了获得他人的同情。


2:约翰•多恩《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

这是最能表现亚当•斯密哲学精神的一首诗。同学们也可以去读一读!


补充小知识:


亚当·斯密(1723-1790):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在格拉斯哥大学担任过逻辑学和道德哲学教授,于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获得学术界极高评价。


让-保罗·萨特(1905—1980):20世纪法国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评论家,同时也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和社会活动家。


最后给大家欣赏一篇优秀例文,供同学们参考

《生命长春》

金斯雯


林徽因曾说过:“这是爱,是人间的四月天。”生命的本身并无意义,赤条条来去世间,而正是因为与其他生命产生了交集,才是其被赋予了独一无二的名字。而这最美的羁绊,是爱。


爱他人,是为他人付出,而往往只是一句话,一个细微的举动,便能带去莫大的帮助。《悲惨世界》中,若非主教声称是自己将银器赠送给冉阿让,岂会有他之后的忏悔和救赎?主教无私的奉献,让另一个灵魂得到涤荡。也正因此,冉阿让之后才会帮助芳汀,抚养她的女儿柯赛特。爱便这样在无声无形中得到传承。正如艾米丽在《假如我能阻止一颗心碎》中所写的那样,挽救一颗心,或仅仅只是帮助一只鸟儿回到自己的窝,也能够使自己的心灵得到一份快慰,让原本朴实平凡的生命得以升华。


而爱他人,不仅仅只是单方面地为他人付出,同时,不期然间,也是为自己积下了福祉。


从百口相传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开始,爱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达西为威客汉姆偿还了债务,这才获得了伊丽莎白的芳心。如果说他的行为尚是存有私心的话,那《红楼梦》中,王熙凤在刘姥姥进荣国府告难时救济她,就纯属无心之举,当时的她又怎会料到在贾家失势,家破人亡时,是刘姥姥救巧姐脱离苦海呢?


由此可见,帮助一个人,在另一个层面而言,是帮助了自己。或许是为自己的将来攒下一笔财富,亦或是仅仅收获一份欣悦,让自己的生命抹上鲜艳的一笔。无论如何,帮助他人会或多或少地对自己产生影响。


将此二者统一起来,爱便是维系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无论亲人、朋友或只是陌生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所扮演的那个角色。被帮助者因感恩又成了给予者,在角色转换之间,爱不减反增,唯有这份热忱是源源不绝的。而原本无名无姓的生命个体在这样的交汇碰撞中擦出火花,用这份温暖融化隔阂的冰雪,让人间洋溢着四月天般地暖意。


那便像冰心所说的,爱在左,而情在右。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待回头时望见一路鲜花,而自己亦可嗅得芬芳。如此还愁孤独空虚吗?生命之路早已涂满来自世人各色的绚烂,用爱来填满心,让生命的每一刻都独一无二,灼目绮丽。


至此,便百花不殆,生命长春。


王老师点评:

本文从材料出发,将材料中所给关于“不会虚度一生”的主题提炼为“爱”,结合《悲惨世界》和《红楼梦》的故事情节,使读写结合得更加紧密,内容很充实。文章先“分析问题”:通过爱他人对人对已的意义,将材料中“爱”的主题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并引用林徽因和冰心的名言,引出主旨“生命长春”。文章总体思路清晰,语言生动,风格鲜明,挖掘深入,作为一篇“散文化议论文”,本文值得借鉴。



回复@月夜星空下的光
表情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