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5903iubc

现在听这个小说真受罪,听一会儿就停了,还要打开软件,准备卸载 了。

说书者锋芒 回复 @1355903iubc

为啥会停呢

回复@1355903iubc
表情0/300

其他回复(1)

说书者锋芒

为啥会停呢

其他用户评论

观沧海666888

费话太多,大敌当前竟卖弄词汇!

说书者锋芒 回复 @观沧海666888

那时候文学的特色

谷穗4 回复 @说书者锋芒

你没必要把几个人剖析问题的细节。过于讲的仔细。你觉得有多少人会耐着性子把你所说的那些听完?就这一集已经让很多人对你的小说失去兴趣了。

阿拉丁他亲戚

各位听友,我的朋友们昨天我用了45分钟,就读完了这部作品的小人书。我发现不管是绘画还是这部作品的文字部分,说句实话很一般。简单的看看他的小人书,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为他浪费大量的时间。比起许凤,他差远了!曲波知名的两部小说之所以经典流传。只不过是沾了革命样板戏和影视剧的光,如果都像这部作品似的,事无巨细的啰里啰嗦,我就不信有人问津!

说书者锋芒 回复 @阿拉丁他亲戚

您的建议很中肯,我读这本小说是想留下一个时代的印记。但是说《林海雪原》的流行我有不同的看法:它初版于1957年,当时刚出版已经是洛阳纸贵,一书难求。京剧改编于1958年,二三年时间很低调演出了几场,并没有大的反响。六四年才在北京演出,六七年经大幅修改后被定为八大样板戏之首。所以您提出的观点因为样板戏才火了《林海雪原》这个观点有错误。 《山呼海啸》写于文革中,出版于1977年。它和《桥隆飙》都是当时争相传阅的文学作品,也一度再版。我们不讨论曲先生的文学水平高低,单就这三部作品在文学史上地位来考证。

阿拉丁他亲戚 回复 @阿拉丁他亲戚

哇,1957年就有这本书了,那么麻烦主播再帮我查查那版黑白的老电影是啥年间拍的?我估摸着电影应该比那样板戏要早。经过几次交谈,我发现主播是个严谨的人,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是这么有理有据,受经济条件、科学技术的影响,1957年那个年代,人民的物质水平匮乏。当然了,林海雪原这本书还是不错的一本书,所以也就成就经典的革命样板戏!说了文革,最成功的作品肯定不是这个山呼海啸,应该是一双绣花鞋,不过他也是沾了影视剧的光。不然的话也不能脍炙人口。所以这也启发了现代作者,书写的好是一方面,关键还得有一个善于向人展示的平台。酒香也怕巷子深。

听友261595745

这书写的不是一般的墨迹,退了

阿拉丁他亲戚 回复 @听友261595745

你觉得用小人书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样?

沉在水底的鱼V

大敌当前,地方上的两位领导净说些空话、套话、口号、书面方针,拿出具体的应对方案来啊!安排多少人带多少武器去哪里迎敌一句说不出

秋海之歌

3、历史小说会局限于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作者的文化层次。那时很多作家不是大学文学系毕业的,有的甚至小学没有毕业,他们是本着个人爱好和强烈的革命热情投身于文学创作事业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感谢他们给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4、吃文化大餐也会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是60年代人,就喜欢看曲波老师的《林海雪原》《暴风骤雨》《桥隆飙》《山呼海啸》等作品,年轻人可能更喜欢看网络小说类的,很正常,能理解。

说书者锋芒 回复 @秋海之歌

这些小说很多人不愿意读了,一百多万字的东西读出来也没少人听和关注。像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还有谁会做呢。虽然我水平不高,但是为了那份情怀也要坚持下去,让人们不要忘了这些曾经激励一代人的作品。

当前评论用户
TA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