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音乐

Arthur Rubinstein - Nocturne No. 2 in E Flat Major, Op. 9, No. 2

Gérard Darmon - Mambo Italiano


封面

《彭巴杜夫人》--布歇



正文

朱利安手拿着华托的肖像,朱利安对华托绝对是真爱。


华托启迪了布歇,洛可可在布歇身上彻底绽放。

下图是布歇的老师之一勒姆布瓦作品《维纳斯和阿多尼斯》,下下图是布歇作品《赫拉克勒斯与奥菲尔》。对比一下,同样是神话题材,勒姆布瓦的作品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僵硬的美,情色信息有如隔靴搔痒。而布歇则非常直接,没有理想化的美,转而是让人心惊肉跳的激情。情色不代表堕落,只是古典时期由道德的存在,情色被判定为堕落。人类文明的进步,恰恰是不断地从过去的判定中解脱的过程。



布歇《维纳斯的胜利》从场景到情境,像极了华托的《舟发西苔岛》,但现实人物都换成了裸体的神。


布歇《出浴的狄安娜》,白到发光,粉到透明。


布歇《墨菲》,国王路易十五的新欢,彭巴杜夫人不仅是国王的情人,还是国王在很多方面的助手,包括为他物色新欢。


布歇除了画画以外,还进行了很多设计。此时中国恰逢乾隆时期,乾隆时期的审美与康雍两朝颇有不同,如果说康熙对应路易十四的巴洛克,那乾隆时期的艺术就有着很浓的洛可可意味,来自中国的艺术品也适时的满足了凡尔赛的品味。

布歇所设计的工艺品:




洛可可代表了人性的某种渴望,它早晚会出现,会被正视,未必和“堕落”关联。但随后,大革命杀死了它。下一集,我们看看十八世纪在其他地方发生了什么。

静水流深lj1

期盼当现代。张老师的文稿和播音总是有腔调

回复@静水流深lj1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听友250503031

哇!张老师你终于回来了,太想你了

shesighs

我一直对洛可可抱有好感,可惜它不够宏大,不够正,又被定义为奢靡、造作、情色…害得我都不大敢点它的赞,怕暴露自己艺术品味不高级。😛 布歇的画我是一看到就想下载的,可很少听到对他的高度评价,通常都一带而过。 但是!听听法老总结的洛可可啊:感性,轻松愉悦,感官享受,放飞自我,最后的疯狂,美化了的情色…就问年轻人,有几个不喜欢吧?😄 再看布歇设计的工艺品,男的我不清楚,但应该很符合女性审美。 关于华托:作一哥是要付出代价的,老二就容易截胡,比如猴哥挨打、猪二吃肉😛。不过就像清者自清一样,一者也自一。至于后人如何评价,谁管得了?

猫之律者 回复 @shesighs

洛可可真的很甜,心情不爽看看洛可可就会被甜到

shesighs 回复 @一颗温闪闪

主要是因为…不枯燥?

一颗温闪闪 回复 @shesighs

我居然认真看完了

1592289eoer

张老师,等你更新等的花儿都开了!⚘

恶棍列传

希望老师,能坚持更,谢谢,看了抖音直播,全程,对老师有了全方位了解,依然喜欢,希望可以继续可以将这个节目继续下去,谢谢老师。

1374207bhlo

我的心在等待永远在等待,我的心在等待,在!等!待!这不等到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