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近期,IP属地功能全面上线在社交平台引起一阵浪潮。继微博、今日头条、抖音、百家号、快手、知乎、小红书后,4月29日,微信也宣布,将在微信公众平台展示用户IP属地,用户暂时无法自主关闭相关展示。

这种相对统一的工作步骤,显示了相关监管部门在互联网用户身份认证上的进一步强化。这意味着,在实名认证之后,对互联网用户的身份属性,进行了更加严格和精准的划分。

IP属性的定位,当然不能全凭一个人的注册信息,各平台是根据运营商IP信息解析来获取属地来源的,其可信度应当具有权威性。

一家平台公告给出的原因是:在频发的国内外热点事件中,存在个别用户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编造、传播不实信息的情况,在网络空间造成了不良影响。为维护网络传播秩序,进一步打击仿冒、搬运、造谣传谣等行为。IP属地境内显示到省级地区,境外账号显示所在国家和地区。

虚拟世界交互方式已落后于现实需求

随着这一功能的横空出世,一大批隐藏在茫茫人海中的网红首先“暴露”了,主要是生活在东京、巴黎、悉尼的那些博主们,忽然被发现大量来自河南、安徽、广东等省份。这时候被几十万上百万粉丝发现自己的偶像每天发送的海外生活都是假的,其内心的奔流是多么浩荡,可想而知。

这也罢了,更可笑的是,还有一些就在国内活动,IP属地却冒充其他身份的网红博主,号称“吃在广东”的人,其实生活在湖南,混在黄浦江的也许就在大渡河畔。诸如此类,恐怕不是个别现象。

这不禁让我想起互联网刚刚兴起时的状况。无论在BBS时代,还是后来的qq时代,网虫最大的乐趣之一即在于“隐身”。只要在交友平台或论坛上随便注册一个ID,你就可以畅游无垠的互联网世界。“虚拟世界”这个词,就是伴随着互联网社交软件的流行才被人们提出来的。那时候,网络似乎是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无关的游戏王国,在其中活动的每个人都戴着一副面具。

这有一些美学上的暗示作用,即我们可以处于一种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想状态。在现实中的失意者,可以在网络中塑造完美无瑕的人生。虽然是假的,但不能否认它拥有一定的精神趣味,使人在乏味、冗长的现实中稍能转换。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随着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彼此适应和不断交融,虚拟世界的古老游戏方式,已经落后于现实需求。

充斥不对称的传播现象

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舆论生态体系,每分每秒都在进行着海量的信息交换,尤其是随着自媒体的蓬勃发展,不夸张地说,任何个体都可以进行随时随地的信息输出,这就令人们在各自的信息提取系统中,形成一种动态的、交互的、甚至没有限制的交流模式。

可以说,每一个移动终端的用户,都在不同程度上扮演了新闻搬运工的角色。但是,人又是非常复杂的生物体,其思想、感情、性格、行动模式、价值取向,是具有方方面面的差异的,对世界的理解,对事件的判断,对主流价值的取舍,都有各自的局限性。

在这种背景下,在纷繁复杂的真实社会状况对应的信息传播系统中,就必然出现不对称的传播现象,事情属于甲,说的却是乙,听到的是丙,最后指向丁。此类乌龙事件,虚假信息以讹传讹的手法,也充斥着我们的眼球。总有人试图浑水摸鱼,误导观众,在不透明的网络世界中坐收渔利。

如果放纵其发展,缺乏规则意识,给人以躲藏的机会,并不利于网络世界的健康发展。网络诈骗之所以层出不穷,也正是犯罪分子利用了种种管理漏洞,才敢于横行无忌。

由此,IP属地的功能设置,其目的在于规范互联网平台治理,营造诚实的、风清气正的互联网环境。虽然可能会触动一部分人敏感的神经,但为长远计,是有正面作用的。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互联网人,没啥不好。

用户10311111

那以后网上也把你三围身高长短显示出来吧,反正君子坦荡荡,拒绝就是心里有鬼

回复@用户10311111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阳光财经课堂

支持这个功能,这才是提现真实性!!

1819157tadq

还网络一份真实

北京冬奥我来了

1450无藏身之地了

陈柱峰

1P属地,恨国党凉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