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没有一种觉醒是不带着痛苦的

西小北

作者:西小贝

来源:樊登读书



蛤蟆先生,是一只不整天幻想吃天鹅肉的好蛤蟆,集富二代、好男人于一体。


在别人的眼里,他温文儒雅,风度翩翩。


住着豪宅、开着跑车、当着校董,不抽烟、偶尔品酒,生活自由且快乐。


俗话说:“世上的事情,件件藏着委屈。”


蛤蟆先生最近就因为一些变故,变得越来越抑郁。


他开始失眠、酗酒、不打扮,整天窝在沙发,把自己搞得邋里邋遢。


他会在深夜痛哭,听一千个伤心的理由,仿佛坠入了深渊,成了井底之蛙。


在朋友们的帮助下,蛤蟆先生找到了心理咨询师苍鹭。


在苍鹭的引领下开始勇敢地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断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改变自己。


10次的心理咨询,犹如一架人生爬梯,让他从井底一步步向上攀登,最终实现自我蜕变。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听书名像是童书,其实是一本非常专业的写给成年人的心灵疗愈书。


为了帮助理解,本书的重点我以“1+2+3+4”的数字进行提炼。


在阅读过程中,你可以跟着蛤蟆先生一起,探寻情绪的根源、体验咨询的细节,完成一场自我的疗愈。


01

1个前提:改变的唯一前提是认识你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能帮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蛤蟆先生第一次拜访苍鹭的时候,苍鹭开门见山道:“你今天怎么样?”


蛤蟆先生脱口而出:“挺好的,谢谢你。”


尽管他并不好,但习惯告诉他应该这么回答,为什么会有这样下意识的反应呢?


因为,我们从小就被大人灌输了这样的观点:表现悲伤、愤怒这样的负面情绪是无能懦弱的表现,是会被嫌弃和厌烦的。


于是,我们学会了欺骗自己,隐瞒自己的真实情绪,好像只有这么做,大人才会开心,我们就不会受伤。


当苍鹭让蛤蟆先生描述自己真实感受的时候,他一时半会儿也弄不清自己有什么情绪。


当蛤蟆说“我就是一个不会生气的人”的时候,苍鹭识破了他为自己编织的假象。


蛤蟆意识到,他不是不会生气,而是选择了另一种方式生气。


当蛤蟆说“我很好”的时候,苍鹭让他看清了自己的悲伤与绝望。


他不断追问蛤蟆的真实感觉,因为真实才是了解内心世界的入口。


当蛤蟆责怪身边的人如何误解、让他伤心的时候,苍鹭点破了他最大的谎言:


没有人能让你不快乐,是你自己选择了让自己不快乐。


改善情绪的第一步正是认识你自己,分辨你内心的真实情绪。


为了让蛤蟆先生的情绪量化可见,苍鹭使出了“情感温度计”的方法:


温度计被划分为10个刻度,最低为1,代表非常糟糕,可能想自杀;5分代表还能承受;最高分是10分,表示非常愉悦。


蛤蟆先生第一次给自己打了1-2分,随着咨询次数的增加,他给自己的打分越来越高。


这种打分机制不是考试,我们不用刻意在乎分数本身,只需将内心的感受真实呈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自己、作出调整。


蛤蟆先生完成第一次咨询,离开的时候问了苍鹭一句:


“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


苍鹭回答: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也会对你倾注我全身心的关注。


但一切归根结底,都取决于你,能帮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


02

2个思维:人人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徘徊。真正厉害的人,是理性与感性并存。


在接下来的咨询过程中,蛤蟆先生逐步意识到,人人的大脑里,都存在着两种思维模式——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


蛤蟆先生在一开始选择抑郁,其实就是选择了感性思维,像个婴儿一样,只做出本能反应。


而从他接受疗愈,愿意剖析自己的时候,就是回归了理性思维。


什么是理性,什么又是感性呢?


简单来说,理性就是一个人对某一件事能够做出理智的分析和判断,头脑不发热,决策不冲动。


而感性则是一个人对待某一件事完全凭借心情,容易感情用事,不计后果。


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不能说一个人理性好,也不能说一个人感性不好,这要看事情的本质面貌。


于丹曾说:


“我们需要一种清明的理性,这个理性是在这种嘈杂的世界中拯救生命的一种力量。


同时,我们也需要一种欢欣的感性。这种感性之心可以使我们触目生春,所及之处充满了快乐。”


所以说,有时候感性和理性是需要并存的。


一个人少了感性,会显得没人情味;少了理性,又会显得太死板。


正确的做法是,寻求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平衡。


当你感受到快乐时,你要让感性尽情飞驰;当你感受到痛苦时,要让理性来干预感性从而减轻不适。


03

3个状态:每个人都有儿童、父母以及成年人的状态,三位一体,成年人之所以痛苦,恰恰是因为不在成人状态。


苍鹭在蛤蟆先生咨询的过程中,将我们的人生分为:儿童、成人、父母三个状态。


1. 儿童自我状态。


当一个人处于儿童自我状态时,他会下意识用童年时的习惯作出反应,表现出像孩子一样的感受和行为。


在这种状态下,他会本能地顺从和依赖他人,再现过去的情形,体验过去压抑的痛苦情绪,学不到任何新的东西。


2. 父母自我状态。


处在父母自我状态的人,不是在挑剔别人就是在挑剔自己。


处在这种状态下的人,会用言行重复父母那里学到的是非观和价值观,想方设法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这套想法。


甚至会将审判的矛头指向自己,进行毫不留情的自我批判。


3. 成人自我状态。


在成人自我状态的时候,我们能摆脱情绪化的控制,合理地计划、考虑、决定、行动,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当下的事情。


成人自我状态,是唯一能学到自我新知识的状态。


因为在儿童自我状态里,只是在体验过去的情绪;在父母自我状态里,不是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这两种状态都不会学到东西。


那么,我们该如何适时调动成人自我状态呢?


其实,这又回归到了第一个话题——认识你自己。


你需要不断思考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你该如何才能到那里去。


蛤蟆先生在认真分析后意识到,成年的他其实一直处在儿童自我状态。


童年的蛤蟆,出身显赫,却一直不快乐。


父亲时常对他批评责备,母亲则是对父亲的权威百依百顺,很少去拥抱、安慰自己。


为了讨好父母的爱,童年的蛤蟆不得不做出,顺从、取悦、道歉、依赖等行为,并逐步形成了依赖及取悦型人格。


而成长的本质就是逐渐打破依赖关系,成为独立人。


顺从导致蛤蟆把依赖当成生活本身,童年依赖父母,成年则依赖外界的肯定。


一旦收到否定反应,他要么取悦别人,要么自我批判,痛苦不堪,所以一直长不大。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作画的人,白纸变成怎样,关键在父母。”


成年人的行为习惯都是从童年学来的,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一生。


04

4个坐标:人生有四个坐标,你选择的坐标决定了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好我好”是我们奋斗的终极目标。


苍鹭曾问过蛤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你是怎么看自己的?你好吗?


第二个问题是:你是怎么看别人的?他好吗?


根据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产生了以下四种人生坐标:


1. 你好,我不好。


处在这个坐标的人认为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无法掌控人生,从而产生焦虑、抑郁、自责等情绪。


2. 我好,你不好。


处于这个坐标的人常常会占据权力和权威的制高点,时常攻击、指责别人,产生愤怒、挑剔、指责等情绪。


3. 我不好,你也不好。


处于这个坐标的人更确切来说是“犯罪者”。


既自卑又自大,既自我贬低也攻击他人,情绪反复无常,很容易产生报复社会的行为。


4. 你好,我也好。


这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选择和承诺。


你相信自己是好的,更相信别人是好的,通过行为和态度,持续对自己和别人展现美好。


蛤蟆先生在最后一次进行心理咨询时,放弃了以前迷恋的汽车,选择了骑自行车到苍鹭那里。


他欣赏沿路的风景,聆听大自然的心跳,觉得身心愉悦至极。


到达苍鹭那里后,苍鹭一如既往的问他,感觉怎么样。


蛤蟆这次毫不犹豫说:“我感觉好极了。”


他已经在着手规划未来,不像以前只是想一想,而是真正有细节、有日程、有行动。


蛤蟆先生给自己的“情感温度计”打了9分,并把自己的人生标记在 “你好,我也好”的坐标里。


因为此刻,他内心有足够的安全感,相信自己的成长和能力,同时也欣赏他人的优点,能够与他人很好地合作,相互促进。


在和蛤蟆的面谈中,苍鹭也收获了成长,他不再像以前那么教条、严苛。


他对蛤蟆先生说:“在咨询中,学习一直是个双向的过程,只是彼此学到的东西不同。”


苍鹭把这个过程称之为共生,共生意味着接纳自我和接纳他人,有效联结,共同成长。


共生表现在情绪反应上就是共情,而共情能力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首先要爱自己。


一个人和自己的关系决定了他与外界的关系。


一个内心有爱的人更容易传递出爱,一个内心充满仇恨的人必然会向外界投射更多的仇恨。


唯有懂得爱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才能成为一束光,去照亮他人。


05

心理学家荣格说:“没有任何一种觉醒是不带着痛苦的。”


与其沉溺于悲伤之中,不如直面自身的痛苦,不再避开它、掩饰它、否定它。


所谓活得真实,就是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


让真实的自我摆脱过去经历的束缚,在自由中成长为真正的自己。



Sam刘子涵

看过这本书,没有什么感觉

回复@Sam刘子涵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下雨的深林

明天就要上班啦!

艾米313 回复 @下雨的深林

为啥明天上班?

听友297467890

看过这书,挺有意义的

艾米313 回复 @听友297467890

哇偶,好棒,我还没看过

燕梓时光

好听的声音 想买这本书

艾米313 回复 @燕梓时光

哈哈哈哈,我是不是考虑下带货

沧海横流1977 回复 @燕梓时光

防止带跑偏

燕梓时光 回复 @燕梓时光

嗯嗯,

泥石流A

好听的声音

风儿阿姨

声音好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