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孩子立定人生志向

2022-06-29 17:46:5615:48 123
声音简介

如何帮孩子立定人生志向?



立志要趁早!


      人一定要立定志向,而且要从小立定才会有成就。范仲淹先生在小时候,看到一个算命先生,就问他:“请你看看我的命,以后可不可以当宰相?”算命先生从未遇过口气这样大的小孩,就跟他说:“你口气未免太大了!”范仲淹有点不好意思,接着又问算命先生:“那你帮我看看,我能不能当医生?”这位先生很好奇,为何两个志愿差别这么大?范仲淹回答:“唯有良相、良医可以救人。”良相可以救一国的人;良医可以随分随力救人的生命,救一个人的生命,可能是改一个家的命运。算命先生听完以后很感动,因为范仲淹念念都是要救人,所以他跟范仲淹说:“你有这样一颗心,就是真正的宰相之心,你以后一定会当宰相。”这位算命先生也很懂得鼓励孩子,后来范仲淹真的当了宰相。

      我们思考一下,范仲淹年轻的时候,念四书五经是要念出什么?是要念出修身、齐家、治国的方法。而其他读书人是要念出什么?是要念出功名利禄。所以他们对于经教的领会有相当大的差别。范仲淹这样念了十年、二十年,他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是铿锵有力,而且是针对时弊,所以他能顺利地在仕途中步步高升。

       文天祥有一首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丹心”是指一个人的至诚心、真诚心,“汗青”代 表史册、历史。“照汗青”,用我们的真心鉴照哪一部历史?中国历史。在中国几千年的承传当中,现在第一次出现灭种的危机,灭圣贤种。中国文化的承传,最重要的两大支柱就是孝道和师道,现在孝道是否还存在?岌岌可危。而师道又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所以我们有责任把孝道、师道表演出来,并且传承下去,这样才能承先启后,才对得起祖宗对我们的慈爱。

      我们要修身、齐家、治国,要先鉴照谁的历史?修身要从自己开始,人一定要对得起自己,不可以自欺欺人。我们回头看看,这几十年的人生路,自己是否觉得踏实?假如已经感受到了岁月的蹉跎,时光的流逝,那就要赶快转变态度,珍惜时光,好好学习,开发智慧,不要等到年老的时候才感叹“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我们要齐家,就要用这一生的努力去鉴照我们父母的历史,要让父母感觉到,养育我们这样的子女非常值得、安慰。假如给父母这样一种感受,我们就真正尽了一分孝心。

    我们除了要鉴照父母的历史,还要教导子女学习圣贤教诲。当孩子长大进入社会与人相处,他会感受到,就是因为得到了父母传授的圣贤教诲,他才具备了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人生态度,才让他一生立于不败之地。当子女对父母是这样的感受与感恩,那父母这一生在子女的历史上,也写下了相应的责任、义务与恩义。

     我们还要鉴照谁的历史?我们的另一半。时光很快会逝去,当我们年老的时候,希望多做些事,可能都来不及了。现在趁年轻的时候,要尽心尽力去爱护对方,使对方感受到我这一生就是因为娶了这样的好太太,我的家业、事业才会有这样好的发展。当先生对太太是如此的评价,是这样的一种体会,这个太太就做得相当圆满。

     人生的价值在于成就身旁所有人的人生价值,这就叫中国文化的承传。当人有这样的志向,自然就会好好地充实自己,好好规划时间,而不会蹉跎岁月,消磨光阴。



立志始于当下行孝

     孩子在学习圣贤学问的时候,我们应该正确地引导他们立志。假如他说他要做总理,这个目标对他现前的生活来讲比较远,我们应该引导孩子:立志要从现在开始做起,在家里做一个孝子,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从这里开始做起,才是真正的立志。孩子就会觉得,我现在学习圣贤学问,帮妈妈端一杯茶,帮妈妈洗脚,都是在力行圣贤教诲,都在学习做一个孝子。很多孩子会说:“妈妈,我长大之后,一定买大房子给你住,买大车子给你开。”妈妈听了高兴得不得了,尽管孩子每天都会跟她吵架,但她仍梦想着以后孩子会买大房子给她住。孩子的孝心不应该寄望在几十年之后,真正有孝心的孩子会从当下开始做起。

      我们常用《弟子规》去引导孩子,与父母讲话要和和气气;每天要帮母亲分忧解劳,做家事;书要认真念,让父母放心,这些都是做孝子的必要条件,所以引导孩子不能让志向与生活脱节。我们引导得正确,孩子在做的过程中就会非常高兴、踏实。

      通过德行教育,有个孩子一周就做了43件孝行,老师们从心里为之感动,这就是孩子落实在家里做一个好孝子,在学校做一名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还有很多孩子搭乘公共汽车时,看到长辈、老人一上车就会立刻让座。这么小的孩子都懂得让座,其他的长辈以及小朋友就非常感动,进而大家就会效法,得到助人为乐的喜悦。



    文言文是开启圣贤智慧的金钥匙

      以前我的语文学得不好,文言文看得相当少。有一次,我在电视上听到师长讲课时说到,何以四大古文明现在只剩下中国?中国文化绵延几千年而不断,绝非偶然!这就证明我们中国老祖宗有超人的智慧,老祖宗了解语言跟文字如果不分开,一两百年之后,言语改变了,所写的文章也就会不同,时间愈久,一两千年之后,语言的变化就更大了,假如文字跟语言一样,后人就看不懂前人的文章。

      我有个朋友离开故乡二十年,再回去跟亲朋好友聊天时,已经出现一些言语障碍了,还要解释一下才能听懂。所以,假如写文章跟言语一样,二十年有一个小变化,两百年就有一个大变化,两千年之后,人们就看不懂两千年前的人所写的文章了。老祖宗了解这一点,就把语跟文分开,无论语言如何变,写文章都用文言文。只要我们懂得文言文,就可以进入几千年前的智慧海洋,领受圣贤之教。我们学会文 言文,就能深入《论语》《孟子》,等于我们几千年之后的人能直接受教于孔夫子、孟夫子而没有障碍,所以使用文言文写文章是老祖宗给后代子孙最大的恩泽。

      我听到师长这样的说明,内心很惭愧。平常别人端一杯水给我们喝,我们都感谢,老祖宗如此大的恩泽,我们却视而不见,还把古圣先贤的教诲丢在一旁。知耻近乎勇,我更加珍惜老祖宗的恩泽,从那时起我就开始读诵文言文。说来也奇怪,从此以后,当我一展开文言文的文章,不但觉得在学习上没有困难,还感到格外亲切,从中也能领会到种种宇宙人生真相。为什么以前看文言文的障碍很大?因为觉得它很困难,自己的心障碍了自己;现在转了念头,不排斥了,甚至是珍惜、感恩,障碍自然就破除了。



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师长教导我们,只要能背50篇文言文,就能看文言文;能背100篇文言文,就能写文言文。我们背了几篇文言文?《弟子规》可以当作六篇文言文,入则孝,出则悌,谨,信,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再背《了凡四训》,《了凡四训》算四篇文言文。接着可以背《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是中国文化的纲领,是最重要的基础。师长也期许我们,一个星期背300个字,一年能背多少?约50篇文言文,那时我们文言文的能力就提升得相当快。

      很多人都说,“我现在背文言文可能背不下来”。诸位朋友,我的记忆力一直都还保持到现在。我在二十六岁以后还参加过很多考试,因为读文言文之后,记忆力愈来愈好,所以考试也都很顺利,所以确实我们不要被自己障碍住。很多的理论都说记忆力跟年龄成反比,年龄愈大,记忆力愈衰退,有没有道理?看起来很有道理,但那是一种结果。年龄愈大记忆力愈差是结果,请问原因在哪里?我们要把原因找出来才能对症下药。

      我们来分析一下,人为什么年龄愈大,记忆力愈差?因为随着年龄增长,道理又不明白,所以人生会增添非常多的烦恼,烦恼一多,记忆力衰退,思考能力也一直下降,常常要想些什么事就觉得头痛死了,想不起来。所以原因出在随着年龄增长,确实人的烦恼障愈来愈严重,所以自然而然记忆力就衰退下来。当一个人对做人处世的真相清楚明白,他理得,心就安,就清净,记忆力就能持续保持下去。李炳南老师活到九十七岁,老人家九十几岁讲课的时候有没有翻书?没有翻书,引经据典从来不看书的,所以他的记忆力并没有随着年龄增长而衰退,所以很多的真相要靠我们自己去印证,不要人云亦云,把自己都吓死了。

     《三字经》也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轼的父亲几岁才开始读书?二十七岁。因为两个儿子比他优秀,被刺激了,觉得自己很丢脸。其实觉得很丢脸是好事还是坏事?好事。孔夫子说“知耻近乎勇”,知道羞耻的人才会有勇气奋发图强。所以苏老泉也是二十七岁才开始深入圣贤教诲,而他后来也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成就也是相当地高。诸位朋友,只要有开始都不会嫌晚,所以我们要有信心来学习。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NO平常心

很好的一本书,主播声音好听

猜你喜欢
如何帮助孩子做情绪的主人

每个人都需要学习情绪管理。有效的情绪管理,是体现情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个能够觉察、管理自己情绪的孩子,才有能力去觉察、去应对他人的情绪,并在人际关系中拿捏...

by:心智邦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

本书围绕“如何说”和“怎样听”两个主题,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和操作性建议,让父母切实掌握这些技巧,灵活运用。当家庭教育出现类似的问题时,...

by:静舞初梦

如何帮助孩子“幼小衔接”

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要面临一个全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学习生活,很多孩子并不能很快适应。有的孩子经常经常和同学闹矛盾,不被大家喜欢;有的...

by:東联教育家长名师

曹志涛|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沟通

当代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期来的太早,父母困惑不知道如何去教育青春期的孩子,孩子会出现一、跟父母顶嘴,不尊重父母二、沉迷手机游戏,不理会父母的说教三、孩子早恋,让父母...

by:专注青春期教育

如何爱孩子

《如何爱孩子》是古国治先生所著,先生于2008年开始讲述“如何爱我们的孩子”这一课程,这本书是由课程录音整理而成。现在我开始拜读此书,为了保证学习效果,特在读时...

by:清明常在

如何爱孩子

“没有孩子,只有人”,科扎克超越了时代,一直在向成人表达着如何去爱,去理解和尊重儿童。在他所有的著作中,《如何爱孩子》是他的儿童教育理念的基石。这本书能为所有的...

by:爱如花在野

孩子如何学习

在《孩子如何学习》中,3位世界知名儿童发展专家,首度揭示了孩子学习的奥秘,用丰富而具有创造性的实验,将孩子超越成人的学习天赋细致入微地展现在你面前,从理解他人、...

by:湛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