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究竟谁在“操控”谁】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婴儿一哭就过去,那父母不就被他控制了,婴儿长大后还得了?曾经在一节案例课上,我们讨论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妈妈刚生下孩子没多久,是个男婴,妈妈发现她必须亲自抱着婴儿,他才能睡着,只要放下,就会开始哭。妈妈就评价这个婴儿是“会操控人的小恶魔”,可想而知,在以后的相处中,妈妈会带着这个评价来看待婴儿的每一个信号。婴儿真的会“操控”人吗?就像成年人之间的尔虞我诈那样,来到这个世界上没几天就开始操纵自己的妈妈?

答案是否定的。妈妈其实是将自己的情绪和想法转移到了婴儿身上,而他根本还不知道他刚到来的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只是在试探性地传递一些信号而已,但却被错误地解读了。于是这位妈妈后来会对婴儿进行“沉默处理”,不管婴儿哭得多厉害,也不会把他抱在怀里,而是让他自己一直哭到筋疲力尽。看似妈妈的方法奏效了,但婴儿在这段时间里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绝望和痛苦,可能永远也无法知晓了,随后,这种情绪记忆就变成了婴儿在成人时期里无法解释的不安和恐惧。

所以究竟是谁“控制”了谁呢?准确地说,是一种不健康的习惯性模式在一代一代中用互动的方式遗传下来。这位妈妈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可能和自己在家庭中接收到的信号有关。模式遗传不同于生理上的基因遗传,并非父母那里有一个“爱发脾气”的基因,在我们出生的时候,也携带了一个爱发脾气的基因。模式遗传是在一个家庭中日积月累的语言习惯、情绪习惯、沟通习惯、思维习惯等习惯中互相影响、潜移默化而形成的。

比如在前面的例子中,妈妈在还不了解自己刚出世的婴儿究竟有什么脾气秉性的时候,就判定他是会控制人的小恶魔,那么这种认知会一直伴随着婴儿后来的成长。婴儿在这种影响之下可能会变成像妈妈一样的人,因为这是他最早接触到的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他跟妈妈提需求,妈妈会责骂他自私,不为别人考虑;那么当他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在面对别人提出需求的时候,也会条件反射般地产生对方是不是也是一个只会利用别人的自私鬼。如此一来,模式遗传就产生了,而这个婴儿本来可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就变成了未知。同样的道理,妈妈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易怒的人呢?是不是同样受到了她在父母那里的影响呢?也许,妈妈究竟本来会是一个怎样的人,也是没有机会真正发展起来的。

所以我们在之后的讨论中,希望大家能够建立这样的一个意识,我们之所以追根溯源到一切开始的地方,不是为了找出罪魁祸首,找到承担责任的人,而是要找到自己形成现状的原因。每个人的原因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能够相对客观地理解自己,才是我们的初衷。

也许我们没有办法一直追溯到那个起点,改变那个最先犯错的人,因为真的较起真儿来,一方面这个“错”可能需要追溯到你的祖父母辈,另一方面在这几代人的模式遗传中,有很多共同作用的因素,比如文化、社会等本来就存在的矛盾和冲突,这些因素并非在找出犯错的人之后就会得到解决。我们在改变自己的时候,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困境是,我们只能解决在我们掌控范围里的问题,接纳了这个困境,改变才会开始,也才可能真正实现。所以接下来我们能做的是找到自己成长的起点,然后带着现在的智慧,重新书写自己的历史,然后期待更多的人的改变能够影响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和世界。

周元辉1399990xxx

这个书是啥意思呢

回复@周元辉1399990xxx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昔屿壹

很好的书,将专业知识解释的通俗易懂。

文通有声 回复 @昔屿壹

谢谢您的认可,诚邀您对我们的专辑来一个五星好评哦

筱筱雨晨

这是让你知道婴儿时期是怎么形成性格的。

文通有声 回复 @筱筱雨晨

谢谢您的认可,诚邀您对我们的专辑来一个五星好评哦

孙同学27

把专业心里模式写清楚了。这本书写得简单清晰。读得也清晰 真好感谢

听友379477137

到四集了,我都没有听到对自己改变有用的信息

h跬步千里 回复 @听友379477137

听的我乱七八糟的

Litty酱

就是绝大部分父母没有把小孩子当做一个人,没有意识到哪怕是婴儿也是有自己的意识和想法的,所以其实很多家长在取笑小孩子的时候,孩子是会感觉到受伤的,但是家长们觉得孩子们是没有记忆的,伤害就伤害了

当前评论用户

6596

简介:禅修,中医

TA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