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听康伟老师说”五行”与步法
邓一琳 2017年
曾在中华武术杂志发表(相对初级内容,需要中级读者。若初学者能明白,希望告知我。谢谢。)
前言
每每我与康老师谈起我们的晨练中有走猫步这一项基本功修炼内容时,康老师总是说:现在不要带大家走猫步。越走对以后的太极拳的学习干扰越大。我十分不解。走猫步作为基本功练习,为何不可?康老师说,不懂什么叫进退顾盼定,按照目前人们对所谓猫步的要求来做,只会对以后的学习增添障碍。康老师也不解释。我知道康老师认为还不到时机。我说,我们就按您规范过的85拳中的搂膝拗步和倒撵猴来做也不可以吗?康老师说,那可以。
直至今年四月份,康老师才对我讲解了太极拳的步法与易经中的五行的关系。康老师说,太极拳中只有五种步法,没有步形。即:进退顾盼定。这五种步法对应易经中的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不管脚是否移动,只要双腿有动作,重心有移动,如定步推手,就会体现出这五种步法。进,即前进;退,即后退;左顾右盼,或者右顾左盼,都可以。顾盼不是指步子向左或向右,而是指进或退当中的腿的旋转;定,即中定。
这五种步法对应五行之金木水火土,有什么讲头呢?
进,对金;退,对木;顾,对水;盼,对火(或顾盼对火水也可);定,对土。
这五行,金木水火土,是指的五种性质。世上万事万物有万种性质,但大的归类,只有这五个性。就如同中国人有14亿,但都可以纳入12个属性一样。
金性收敛,木性生发,水性润下,火性沿上,土性中定。
与步法结合。进步对应金,其性收敛。即在进步中,其内劲儿要收敛。也即步子虽然向前,但其内劲儿是往后收的,而且越来越小,直至没有了。否则,人往前,劲儿也往前,人手一拎你,就过去了。所以才会要你一个步子迈出去,像猫一样,极轻极灵,拎着劲儿,等脚踏实了,劲儿也没了。所以前辈才会说,太极拳的步法如“脚踏浮萍,如履薄冰”。
退步对应木。木主生发。也即虽然在退步,但内劲儿却是往前发散的。别看我在退步,身体在往后,但我的内劲儿可是往前的,内劲儿是在长的。
康老师怕我还不明白,又举一例:如一大桶水,你就是这水。拿一大空心球往水下按。球越往下按,水在后退,但水中出的劲儿却越来越大。当球后退时,水面上升,但劲儿却越来越小,当球拿出水面,水面不再上升,劲儿也没了。
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康老师一直在强调不要用力蹬腿。本来在往前走,后腿一蹬,劲儿也是往前的,发散的,对方一拎你,可不就随之出去了么!
那顾盼呢?不是向左迈步,向右迈步么?要不就是前进或后退当中,眼睛向左看或向右看?康老师笑了:步法呀!不是眼法呀!顾盼对应水火。水之性,润下;是朝下行的。火之性,沿上,是向上行的。顾盼的原意是指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用在步法中,是指腿的旋转。我们把腿看成一个圆,把此圆分成两半。当圆转动起来时,朝上转的一半就是火性,沿上;另一半就朝下转,这就是水性,润下。一半往上,一半往下,不停旋转。在太极拳的步法当中,也即前进或后退当中有顾盼,有腿的旋转。
那中定呢?定对土性,即中定。可不是定在那里不动!所言进退顾盼中不离中定,是指在步法的转换当中不失自身的平衡。也即身体重心在两脚中间的三分之一的范围内平移,也是胯圈儿的范围。
前进步或后退步,或者横向的平行步,均离不开这进退顾盼定五种步法,均离不开金木水火土这五种性质。即便是定脚不动的步子,比如说定步推手,这五种步法的特性也都在其中。
这五种步法里有那么多的讲头。怪不得康老师一直不赞成我们练猫步!瞎练是没有用的!使劲儿蹬腿,等我们要讲松下肢的时候,只会徒然增加难度!难怪!
太极拳也叫十三势,即易经当中的八门五步。我还想进一步了解八门与棚捋挤按采挒肘靠的关系,为此我专门参加了一个易经基础知识学习班,对八卦有了一些最基本的了解。等待康老师的讲解是我今年(2017)的目标。
谢谢康老师!

纤雪幽光

声音中气很足!

回复@纤雪幽光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濯尔

不简单!!受益匪浅!

170256347

感谢邓老师大爱!

听友201770228

步法如劲法一样,应该是懂劲以后才能运用

听友201770228

感谢邓老师,您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