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139块9

为了孩子的教育移民美国的,如今是不是有点讽刺啊!中国的教育也问题应该也是排在父母心中最焦虑的第一二位。

无限自由 回复 @Iphone139块9

怎么会讽刺?教育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水平,如果这样想,在中国读出来的水平最高,至少是中学水平的学生水平很高的。但是教育更重要的是逻辑、对这个社会的理解,思辨能力,体育、音乐、等等

双语教育 回复 @无限自由

自由君一定对国内这些年成长情况有误解,不是咱们那个年代了。我在美国12年后为了孩子教育回国的。目前很多中产以上家庭都有不错的国际化视野(美国孩子很少了解美国以外的世界)孩子们思想也很活跃和国际化,思辨和创新能力新一代也很强,当然音乐体育在新一代是必备技能。美国相对反而不太资源集中,好老师也是参差不齐。公立摆烂,普遍同学散漫和不坚韧的性格是问题。

无限自由 回复 @双语教育

为了孩子教育回中国,我真的是第一次听到,虽然我的听友跨中美的有几十万家庭,但是为了孩子教育回中国的,真的是第一次听到,大学也是准备在中国吗?

双语教育 回复 @无限自由

之后可以转国际学校,我是1-3年级home school娃英文的,4年级进国际无缝衔接进英文高班。几年国际之后厉害的娃还可以去人大附这类名校初中上1-2年感受一下竞争,了解中国青年一代。高中再转会国际或去美高。我们这一代就是因为了解中美两个文化才有优势。初中前就去美国就很难深刻理解中国社会了。国内还有多资源助力高中国际化学习,以后再聊吧。只是想说中美环境在变,不要让我们的思维定式限制了我们下一代搭上中国腾飞的机遇。

双语教育 回复 @无限自由

回国的优势有点像谷爱凌讲的,学尔思夏天2周学美国公立几乎一年的数学还更深。到申请大学时AMC竞赛成绩是不管你哪个系统出来的。藤校看你是否有national以上级别的特长。小学阶段1-3年级在中国公立很有意义,中文比英文难学得多,国内小学夯实了中文,数学,培养了严谨的学习习惯,还可以配合奥数学校为将来理科打下坚实基础。

双语教育 回复 @无限自由

那你就知道的局限于印证你的理念的圈子。建议你读一读Ray Dalio的原则2,the changing world order。这个桥水基金创始人在多年前还把孩子送到史家胡同小学就读过一段。我周围不少高盛等投资银行高管也是送娃进国内小学。我曾就读于清华,美国EMBA,曾是谷歌亚太总监,也带起过一家独角兽公司。应该不会太傻。在竞争的大环境下强大的竞争能力是硬道理。所谓的快乐教育和教育理念是相对的。真的建议不躲避应试教育的竞争,在国内环境都搞不定,将来怎么面对国际竞争。20几年前我还没有孩子时在西雅图就看到亚裔朋友的娃只上美国公立的gifted班或私立学校。课外补习程度不亚于国内。

无限自由 回复 @双语教育

哦,你这么说我赞同,我在之前节目也有说过类似的话,暑期带娃回国加强一些培训,学习中文或者对中国更多了解,这没问题。但是我还是难理解放弃美国教育,当然关于美国公立教育我也说过,现在的确偏左,我孩子选择私立。

双语教育 回复 @无限自由

理解你的角度。我30年前经历了你类似的移民过程,只不过那时的美国相对中国更强大,社会矛盾也没这么严重。但是我们这一代靠奖学金闯天下的同学几年后很快都从赞美国好山好水到面临各种美国很难改变的社会现实问题。最强和不安于安逸的一半多人回来了,伴随中国这20年的成长,我很开心做了这个选择,回来后每年我曾也出差去美国四次,但是眼见美国的发展慢慢被中国抛下。

双语教育 回复 @无限自由

现在20年前留在美国的同学娃开始上大学了。有些还是有些后悔因为不管假期回来还是家长企图传承中国文化,娃成了纯粹的美国人。也许你觉得当纯美国人没什么不好,但是如果你读了原则2,不难看出中国的发展趋势和从数据事实看到美国的衰落趋势。Dalio还是拿数据说话的人。所以非常推荐这本书。在这种大背景情况下,尽可能让娃有中国的沉浸式体验我认为高于小学去美国。我主要比较反对小学这部分。

双语教育 回复 @无限自由

国内高校这几年变化也很大,清华数学的求真书院是丘成桐和菲尔兹奖(数学的诺贝尔)获得者们创建的新体系。学生质量绝对比肩MIT,教学质量也很高。其它学科也会逐渐效仿。我们是希望孩子在将来20年处于一个社会发展最大化期,中国这种可能优于美国。你的娃在美国读完书可以考虑来中国工作感受一段。丰富人生经验和拓展发展机遇。Ride the right wave 比逆水行船要事半功倍。

Alex_bg 回复 @双语教育

你可拉到吧,现在高校里的教授只能照本宣科,稍微超纲一点就有被举报的风险。就这种环境,还能教出什么学生来?你说的那些科技领域,随着脱钩至于加深,今后抄不到作业了后,是不是在沙滩上裸泳,一目了然。

回复@Iphone139块9
表情0/300

其他回复(11)

无限自由

怎么会讽刺?教育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水平,如果这样想,在中国读出来的水平最高,至少是中学水平的学生水平很高的。但是教育更重要的是逻辑、对这个社会的理解,思辨能力,体育、音乐、等等

双语教育

自由君一定对国内这些年成长情况有误解,不是咱们那个年代了。我在美国12年后为了孩子教育回国的。目前很多中产以上家庭都有不错的国际化视野(美国孩子很少了解美国以外的世界)孩子们思想也很活跃和国际化,思辨和创新能力新一代也很强,当然音乐体育在新一代是必备技能。美国相对反而不太资源集中,好老师也是参差不齐。公立摆烂,普遍同学散漫和不坚韧的性格是问题。

无限自由

为了孩子教育回中国,我真的是第一次听到,虽然我的听友跨中美的有几十万家庭,但是为了孩子教育回中国的,真的是第一次听到,大学也是准备在中国吗?

双语教育

之后可以转国际学校,我是1-3年级home school娃英文的,4年级进国际无缝衔接进英文高班。几年国际之后厉害的娃还可以去人大附这类名校初中上1-2年感受一下竞争,了解中国青年一代。高中再转会国际或去美高。我们这一代就是因为了解中美两个文化才有优势。初中前就去美国就很难深刻理解中国社会了。国内还有多资源助力高中国际化学习,以后再聊吧。只是想说中美环境在变,不要让我们的思维定式限制了我们下一代搭上中国腾飞的机遇。

双语教育

回国的优势有点像谷爱凌讲的,学尔思夏天2周学美国公立几乎一年的数学还更深。到申请大学时AMC竞赛成绩是不管你哪个系统出来的。藤校看你是否有national以上级别的特长。小学阶段1-3年级在中国公立很有意义,中文比英文难学得多,国内小学夯实了中文,数学,培养了严谨的学习习惯,还可以配合奥数学校为将来理科打下坚实基础。

其他用户评论

1389488uoht

自由君,问卷调查表,是不是没有中美关系的问题选项?

无限自由 回复 @1389488uoht

老百姓最多关心乌克兰,很少关心国际

无限自由 回复 @1389488uoht

所有的选项都有,可以自己加上去

1389488uoht 回复 @1389488uoht

谢谢解惑

jerrymjw

中美对抗的时代,在美华人怎么办?这个不担心吗?

玲子玲1

人都没享受脚部按摩.兔子倒是立法享受.真是天大的笑话.胡闹

13813826nqa 回复 @玲子玲1

估计是家养的宠物,野生动物根本逮不到。这样就好解释了,物以稀为贵,人远远多于兔子。给人按摩,预算不够。

redflydragon

啊,BGM: dance monkey

鑫v动

美国人少地多,规划城市就是摊大饼,默认所有人都有汽车,就没想发展公共交通啊

无限自由 回复 @鑫v动

大城市还是要有地铁等公共交通的,否则不能称之为国际大都市,大批游客外来者需要更为便捷的公共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