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近日“供销社重启”的消息刷屏,股市供销社概念股强势上涨,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标志性产物,供销社在新时代重启有何意义呢?

80年代之前生的人对于供销社可能并不陌生,在大家的印象里,供销社就是一个“小卖部”,在物资匮乏的时代,人们的基本生活物资都需要用粮票、肉票等去换,因此,大家对供销社的印象还停留在“吃大锅饭”的计划经济时代。

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是中小城市、特别是农村物资供应的主渠道,甚至可能是唯一渠道。在农村、小城镇,大家购买重要生活物资、生产物资只能通过供销社来进行。除了“卖”,供销社还可以“收购”和“代卖”,也就是收购农产品,提供寄售服务等。

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也成为国家掌控经济的重要抓手。就像邮政系统一样,供销社扎根基层成为计划手段发力的落脚点,是连接农村生活与国家宏观调控之间的纽带。

供销社在时代的发展下之所以淡出了大家的生活和视线,是因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个体经济、民营经济日益发达,再加上外资进入,各种小店铺、超市、大卖场不断涌现。

随着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供销社的短板日益凸显,比如: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不高,经营机制相对僵化,竞争意识淡薄等。供销社在农村、小城镇的垄断地位终结了,商业服务短缺时代结束了。

但供销社扎根基层的优势即使在市场经济时代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农产品不比其它商品,并不能完全市场化,国家需要通过收储制度保障粮食安全、调剂余缺、调控宏观经济,因此,供销社的传统职能并不应被抛弃。只是在物资丰富的时代,需要重新定位,老树发新芽,展现出活力。

为什么现在要重启供销社呢?路路认为原因有三:

第一,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定海神针。

国家对农业战略物资的收储需要落地,而分布在基层的供销社可以起到上下通达的作用,我更愿意解释其为农业“做市商”,撮合的是农民和国家之间的农产品交易。

我们知道,农产品特别是大米这样的粮食,并不是一个十分市场化的市场,农民一般是按照指导价把粮食卖给国家,由国家战略收储,同时,种粮还有补贴。战略收储制度对于保障农民的收入和国家粮食安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么,供销社的存在,可以避免谷贱伤农,确保农民销售粮食的渠道是通畅的。同理,其它农产品的收购与销售也由供销社承担,这样可以保证稳定的购销渠道,对于防治高通胀和保障灾害时期的物资供给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是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的战略需要。

虽然供销社承担了部分计划经济的职能,但是在新时代下,也将体现市场经济的一面,对于农产品的价格可以起到熨平波动的作用。

前些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蒜你狠”“姜你军”等农产品价格被炒作的现象,就是因为有民间中间商利用信息不对称和供求失衡哄抬物价,造成重要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的现象。

现在有了供销社统购统销之后,农产品价格被爆炒或者异常打压的情况会得到很大的缓解。由于供销社的存在,对于构建国内统一的农产品市场可以起到战略堡垒的作用。农民也可以因此受益,得到稳定的收入。

第三,是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

在数字经济时代,供销社可以做到线上线下融合,帮助农民找到稳定的市场,即使最坏也有国家兜底,这比纯市场化的电商平台更有保障。

新时代的供销社必然是以新技术加持的与时俱进的机构,它既可以承担农产品和农业物资机械的销售、收储、租赁平台,还可以对外畅通销售渠道,通过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优势,实现价格平抑功能,并且精准引导农产品的流向,让农民放心,也让大家吃的安心。

现今的农产品带货渠道是非常市场化的,主要依靠农民自己或网红在相关电商平台带货,受到市场和渠道的限制,农民需要自负盈亏,其实并没有特别强的保障。而供销社不一样,通过统一大市场的调配,农民可以先将农产品卖给供销社,由供销商寻找渠道撮合交易,这样农民的收入预期是比较稳定的。

另外,供销社的存在,可以作为农村扶贫的抓手,巩固全面小康的胜利果实。对于因病返贫等客观存在的现象,供销社作为物资供应的渠道,可以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并且可以为返贫者提供新的致富门路等。

总之,新时代的供销社,已经不再是当年的一个个小商店、物资供应点,而是“实体店+网上服务”的立体模式,从农资、土地、金融、营销等多角度全面介入了乡村振兴。

“稳增长”背景下,多地供销社恢复重启,对于保供给、稳物价、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亦有利于振兴实体经济。

供销社作为为农服务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将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塑物资供应链等方面大有作为,未来供销社将有望成为“三农”要素配置的“定海神针”。

在路路看来,供销社是一个农产品和农用物资线上线下融合收购和销售的平台,在数字经济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新时代的供销社已经和传统供销社有了本质区别,是与时俱进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产物。

同时,供销社的重启也在股票市场上引发了赚钱效应,相关概念股非常强势。中农联合和天鹅股份都是三连板,说明资金非常看好供销社重启的作用。

中国供销集团下辖的供销子公司包括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中国棉花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资源开发再生有限公司等机构,分别采用控股、参股的方式开展业务。现在中央和地方的供销社相关的上市公司股价表现都非常亮眼。

据报道,中国农村5万个供销社已经启动,农产品的收购与销售将由供销社完成。目前属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前夕的特殊时点,整个乡村振兴的大题材都有望反复活跃。预计供销社概念股将继续保持强势。

出g个

呵呵

回复@出g个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听友261558277

胡扯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