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江歌案突然又起波澜。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疑似江歌遗体局部的照片,并配文:“辟谣:双手没有严重受伤。双手并非网络造谣的受伤严重,实际手部的刀伤少而浅,特此辟谣。”照片包括江歌双手的受伤情况、江歌颈部创伤情况等。

对此,江歌母亲江秋莲表示,“我的愤怒已经无法用语言表达了。”确实,在社交媒体公开发布遗体照片,不仅是对逝者的冒犯,也是对公共道德底线的挑战。不光江歌母亲难以接受,不少网友也在评论区内留言,严厉谴责这一恶劣的行为。

该账号发布上述信息,或许是想要通过所谓的“辟谣”,在网络空间掀起一场更大的舆论风波,达到一定目的。众所周知,江歌案“本案”在日本已经一审宣判,凶手陈世峰被判刑20年。而在国内,江歌母亲与被告刘暖曦(原名刘鑫)生命权纠纷案也已经一审宣判,因为刘鑫上诉,目前二审仍在审理过程中。

也就是说,江歌案尚未尘埃落定,最终的结果还要由法律来裁决。网络空间内的争吵和撕扯非但无关事实真相,而且只会给当事人平添更多痛苦,给法院依法审判带来干扰。如果知情人掌握了所谓的“内幕”,完全可以提供给法院或当事人,但是该账号偏偏不走正常的法律渠道,执意要在社交媒体上挑起事端,显然有挑动舆论之嫌。

果不其然,社交媒体上已经出现了各种杂音,江歌母亲和刘鑫各自的支持者在网上相互指责,再次造成舆论场的撕裂和对立。然而,情绪不能代替法律,舆论更不等于真相,所谓的“辟谣”,本身也要接受法律的审视。必须明确,只有法治才能保障正义,只有正义才能给予安慰。

应该注意到当下一种不良的倾向——现实生活中遇到矛盾冲突,总有人不是第一时间找法律,而是喜欢到网络空间里“写小作文”“爆黑料”,意图把对方搞臭搞倒,达到挑动舆论的目的。这类做法不仅常常浪费公共资源,而且正在让网络舆论场变得极端化、非理性化。对此类行为,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和清醒。

更关键的是,江歌案是不公开审理的刑事案件,涉及当事人个人隐私。对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即便是已经审理完毕、作出判决,相关人员仍然不能泄露案件中不应当公开的信息。到底是谁在网上发布江歌遗体照片,目前尚不得而知。但在真相未明之前,广大网友也不该轻易“站队”,加入无谓的网络骂战。

不管这个发布者到底是谁,其泄露案件信息和挑动舆论的行为,都是性质恶劣的。目前,江歌母亲已经报警,相信真相很快就会水落石出,任何挑战法律的行为,都不会逃脱法律的惩罚。

(原题为《江歌遗体照片泄露,是谁在挑动舆论的神经?》 作者 李勤余 来源 澎湃新闻)

回复@sxuo2l8号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四月天_4k

刘鑫刘暖曦还是个人吗。支持她的,拿她的钱支持她的都是一丘之貉,没有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