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奥古斯丁《忏悔录》上:信仰对人生意味着什么?

2017-11-20 05:00:0018:01 5.5万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199 喜点

1377800qssf

对我来说,艺术就是信仰,可是,当艺术达不到你期待的高度时,痛苦便产生了。

回复@1377800qssf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Spring1126

如果说恶是善的缺乏,那么缺乏的程度也很大差异。比如《朗读者》中的女主,行为也是恶的,但她只是在行使职责。毒奶粉厂家里的工人可能生活也挺艰辛的,有人说如今是个互害型社会……回看江歌案中的刘鑫,不会受到法律制裁,然而她肯定是恶的,因为我们最接受不了的不是她贪生怕死,而是她在经历这样的事件后没有愧疚和难过。如果愧疚就善了吗?所以,不恶不等于善,但是作为一个人,我们首先应该自己不作恶。其次,不要挑动恶培育恶。熊家长教育出熊孩子,对某些恶行的追随赞许放纵,这也是恶。人不见得一定信佛,信上帝,就算信自己,也要在心中建立道德律。人生不是要脱离恶才能成就善,而是明知有恶,依然为善。

庵溪

郁老师这一期的问题真是层层深入。先问有没有信仰,相当于“人之初”是什么?然后又抛出奥古斯丁的观点,恶是善的缺失,相当于“性本善”。再问我们可以举出反例吗,最后问我们,恶是如何产生的,相当于“性相近,习相远”。反例不少,一个恶人会对自己家人很好,说明善并不缺失。我曾听过一句话,恨是我们误用了爱的力量。我想如果把善和恶,都归因于人的心灵,那恶的产生只是心灵走上另外一条路。我信仰什么呢?我信仰人类的情感,我对人可以被情感影响深信不疑。那么在我的信仰中,恶就是情感强烈而偏执,走向了极端和异化。所以恶必须靠善去化解,并不能靠惩罚和威胁去杜绝。但是信仰是一回事,现实往往又是另外一回事。

1581777odvn 回复 @庵溪

坐而论道 夸夸其谈 美丑善恶 只在人心 万物作焉 。无恶之善 善居何地?

不求也是求 回复 @庵溪

慈悲更像是一种情感的升华,那是高于个人爱恨情仇的,更多的表现在宽容方面,提倡一种无私的境界!

庵溪 回复 @不求也是求

情感并不仅仅是爱恨情仇,宗教都讲大爱大慈悲大宽恕啊。

YingL

我们想听老师的观点,不想听你读书。

1581777odvn 回复 @YingL

自己不读书 可以听别人读 善莫大焉

张郭文

我觉得没有绝对的善与恶。善是通过恶反映出来的,恶是通过上善反应出来的。善和恶是相对的。

Candy残

除了“自我感受”之外,好像并没有什么事情可以绝对信赖,不加怀疑的,有哲学倾向的人仿佛总是怀疑一切的,甚至于怀疑到他自身的存在,他自己,一切时时皆幻象。

1581777odvn 回复 @Candy残

你只有先信仰 才会用信仰去判断善恶 。如果不信仰就没有上帝说的善恶

当前评论用户
TA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