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喜马拉雅的小听友们大家好,又和大家见面了。12月的下旬,也到了年底总结的时候了,很开心,今年收获很多真爱粉,是你们的支持,让我有了继续开新篇章的勇气。从滕王阁序到小古文100篇,再到兰亭集序,我自己也没有想到能够坚持写下来。我想,应该是你们给了我勇气,让我能把热爱坚持下来。希望我的热爱也能感染到你,咱们可以一同畅游在古典文化的海洋里,我相信,那份经历千年沉淀下来的语言精华,一定能带给我们最温柔的精神抚慰,和最坚定的前行力量。

从今天开始,咱们共同来背诵新的名篇,岳阳楼记。还是和之前的习惯一样,咱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和成文的时代背景。由于内容比较长,咱们分成上下篇,先来介绍作者,下一期咱们来介绍岳阳楼记的成文背景。

《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字希文,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他刻苦自律、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立主改革,一生数次遭贬却始终不改其为国为民之志。

范仲淹是汉代汝南范滂(pāng)的后裔,我们都知道,他是北宋的宰相,实际上,他的祖上也有一位享誉盛名的先贤,据范仲淹写的《岁寒堂诗》记载,“我先本唐相”,就是说范仲淹的祖先是唐朝的宰相,这里说的就是范仲淹的十世祖范履冰,他于唐高宗显庆元年也就是公元656年进士及第,这一年,王勃才6岁。在王勃写完滕王阁序的第二年,也就是王勃英年早逝的这一年,公元676年,武则天改革考试制度,范履冰脱颖而出成为京官,担任北门学士,10年后,又被武则天任命为春官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兼修国史相当于宰相。但是范履冰一生忠于唐室,这就动摇了武则天的利益,于是,三年后来俊臣诬陷范履冰并将其打入大狱,公元690年,武则天以莫须有的罪名将范履冰杀害,在杀害了这位“固执”的李唐贤臣之后,武则天这才心安理得的更改国号为大周,登基坐上了龙椅。可见,范仲淹的刚正不阿、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也是承袭了先祖的遗志。

范履冰和几千名大唐忠烈在含冤而死二十余年后,才在姚崇和狄仁杰等重臣的努力下得以昭雪。范家除了恢复过往的名誉外,朝廷还给予了大量的经济补偿,范履冰的后代则世袭国公。但是范履冰的六世孙范隋在唐懿宗时期调任浙江丽水担任县丞,因为战乱不得北归,因此定居在了苏州吴县。

到了范仲淹的父亲这一辈,也就是范墉,在五代十国的吴越国也是个公务员,后来跟着末代国君钱俶(chù)归入北宋。到了北宋的朝堂上,范墉也是鞠躬尽瘁,公元989年,范墉任职武宁军掌书记的时候,他的继室夫人谢氏为他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范仲淹。但是没想到,两年后,范墉就撒手人寰。具体原因,是因为常年操劳伤了肺气,扶病上任,舟车劳顿更是加重了原本的肺病。最终,范仲淹也是和父亲一样,病死在上任的路上。

说到范仲淹的母亲,也是一个知书达理的富贵人家的独生女,她嫁到范家时,是因为范墉夫人陈氏难产而亡,留下两个幼子,谢氏进门后努力相夫教子,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没想到过门仅仅两年范墉就病逝了。更没想到的是,当他们扶灵回乡后,范家与陈家将范墉与陈氏合葬,并安顿好陈氏所生的两个孩子之后,把谢氏和范仲淹赶出了家门。于是谢氏不得不带着年幼的范仲淹去寺庙里为范墉守孝,虽然日子艰辛,但是谢氏不忘教范仲淹读书识字。守孝期满,夫人谢氏无力抚养幼子,只得改嫁。嫁的是山东济南的一户小有资产的读书人家,继父是淄zī 州长史朱文瀚,从此,小范仲淹也随着继父改了姓名,叫做朱说(通“悦”)。幸运的是,朱家对范仲淹很是不错,继父也是一直对范仲淹保守着秘密,没有让他知道自己不是亲生,还给他提供了良好的读书环境。

范仲淹15岁这一年,也就是公元1004年,辽国派大军南下进犯大宋。宋真宗想迁都南逃,被宰相寇准劝阻,才勉强到澶(chán)州督战。宋军见皇帝亲自督战,士气大增。宋真宗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议和。宋真宗畏敌,历来主张议和,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大宋国,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史称“澶渊之盟”。这一年,范仲淹16岁。堂堂的大之国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小小部落,竟然签订了如此耻辱的盟约,宋朝的读书人无不痛心疾首。这件事对范仲淹的触动也很大,他树立了远大的志向,要进入仕途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朱家在当地也算是有些财产,但他为了励志,经常到附近的醴(lǐ )泉寺寄宿,每天天未亮就起身读书,至深夜方才入睡。宋朝释文莹《湘山野录》和魏泰的《东轩笔录》都记录了他在寺里苦行僧般的刻苦读书的事迹,每天只煮一锅稠粥,等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拌上醋汁,吃完继续读书。因此,“断齑(jī )划粥”成为了美谈,用来赞美贫苦力学的人。

1009年,当时还以朱说为名的21岁的范仲淹被举为学究。但是学究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一个大学文凭,还不是公务员序列,于是他去了河南商丘,也就是当时的应天府求学。进入了食宿全免的应天书院。为什么选择这里呢?因为这时候范仲淹已经23岁了。而且关键是,他原本以为作为朱家的长子,管教好幼弟是他的职责,却不料在有一次的管教中,被弟弟怼懵了,弟弟们说,我们用的朱家的钱,和你有什么关系。范仲淹愕然,才知道自己并非朱家长子,于是他再踏上求学之路后,不愿意再接受朱家的钱财。经过刻苦读书,终于,1015年,27岁的范仲淹高中进士科,不久就被派往安徽省广德县担任从九品广德军司里参事,大约可以等同于一个地方法院的院长。2年后,范仲淹决意改回范姓,29岁的范仲淹,在临近而立之年,终于认祖归宗。

1043年,官场沉浮28年的范仲淹终于被任命为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回首这28年,他深入百姓中,以做好父母官为己任,访贫苦、修堤坝,建学校;28年中,他也不顾艰险奔赴前线,为国家的和平而战,并写下那首流传千年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我想,他应该想不到100年后的南宋,有一位叫做辛弃疾的文人将军出生了,他也曾在秋风弥漫的沙场中,吟唱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绝唱。担任参知政事后,范仲淹开启了他变法改革的进程。

推行变法的范仲淹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阻力过大,新政失败,宋仁宗的改革热情也被兜头泼了一大盆冷水,范仲淹自请出知邠(bīn)州,仁宗准奏,罢免了他的参知政事之职,改为资政殿学士、知邠州,兼陕西四路缘边安抚使,然后渐渐取缔实行了仅一年多的新政。同时,他的好朋友滕子京也被贬去了湖南的岳州。至此,岳阳楼记的两位核心人物都已经正式就位了。那么《岳阳楼记》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下期接着分享。


养心亭

断齑划粥

回复@养心亭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吉米_mn

背景第一次知道,谢谢你

18622718eqh

我是老听友

安清心 回复 @18622718eqh

感谢支持

欧阳宁东方

好听~背景详细~

当前评论用户
TA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