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长江讲坛】广阔的文学

主讲人:余华 著名作家

时间:2017年4月15日下午3:00


主讲人简介:余华,当代作家。1983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其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瑞典、希腊、挪威、俄罗斯、捷克、以色列、巴西、日本、韩国、越南、泰国和印度等国家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首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05年)等,第一届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


讲座概要:

       “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这是余华小说《活着》自序的开篇,正是对这个原则的捍卫与坚持,余华的作品总是简洁有力,直抵人心。出道30余年,余华的作品被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所喜爱和追捧,多部作品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出版,这也使他成为蜚声国际的小说家。


       讲座中余华讲到,文学的广阔性在于它是包罗万象的,什么都有的,文学是扎根于社会和生活的,而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接着,余华用自己多年来的阅读经历,同大家分享了他喜爱的文学作品里的故事。余华认为,鲁迅的《风波》和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对主要人物细节的刻画与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作品、人生和历史的态度。他还同大家分享了茨威格传记作品《人类群星闪耀时》里“千年帝国拜占庭的沦陷”和“滑铁卢的一秒钟”的故事。余华还多次提到法国文艺复兴后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他说,蒙田的作品思想内容及其深刻,但是在表达方式上擅于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娓娓道来,很会处理叙述故事时轻和重的关系。


Echo_zh

光棍必须死了

回复@Echo_zh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边境线阳光

为什么举例都要引外国古文学?中国国学文化没有类似例子吗?没有这种故事吗?...

莫尔强

讲得真好。全程无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