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1991年12月25日,对于世界而言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因为就在这一天,作为超级大国的苏联轰然解体。

随着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并当场辞职,克里姆林宫穹顶上镰刀锤子旗被三色旗取代,苏联从此不复存在。而伴随着这个社会主义阵营老大哥的分崩离析,与资本主义阵营针锋相对的社会主义阵营也最终烟消云散。

苏联解体作为改变世界格局和历史走向的标志性事件,始终是各国讨论的热点话题,即便到了30多年后的今天也依然热度不减。而在关于苏联的话题中,苏联解体原因始终是热中之热。

根据人教版历史教科书的记载,苏联解体遵循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即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依据,所以积重难返的斯大林模式,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但纵观20世纪风云激荡的历史发展轨迹,外因似乎是这个超级大国崩塌的最大推手,比如让苏联痛不欲生的阿富汗战争。

而在静夜史看来,相比于阿富汗战争的欲罢不能,时间稍早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才真正让苏联生不如死,毕竟虽然这场战争的枪炮并没有砸在苏联身上,但却让苏联的盟友越南被揍得鼻青脸肿,进而导致被捆绑的苏联不断被放血。而苏联在当年的历史背景下,根本不敢“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地在我们的北方为越南两肋插刀,于是只能元气大伤又颜面扫地。

而对越自卫反击战争之所以能成为我们扳倒苏联的神来之笔,最远还要追溯到50年代末的中苏交恶。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起来,我们就确定了“一边倒”向苏联的外交政策,并在1950年2月14日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正式结为军事同盟。而后随着新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美国等西方国家加紧了对新中国的围追堵截,苏联则对新中国刮目相看并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援华。

在苏联的大力支持下,新中国在短短数年时间里建立了强大的工业体系,完成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迅速蜕变,中苏关系更是亲密无间到同志加兄弟。

然而,随着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等国际会议的圆满成功,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升,并很快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与苏联取得了并驾齐驱的地位。虽然彼时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意识到新中国并非东欧卫星国,需要更多的尊重,但依然改不了“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等大国沙文主义行径,令新中国大为不满。

而后以1958年的金门炮战为标志,中苏关系急转直下,并最终在1959年6月全面交恶。

中苏交恶的直接后果就是新中国的国际环境空前险恶,需同时面对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的疯狂围堵。但这也为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打下了基础,毕竟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综合国力登峰造极,而美国则深陷越南战争泥潭无法自拔,于是以1969年珍宝岛冲突的中美默契为基础,两国最终在1972年实现了关系的正常化。

以此为契机,美国在1975年从越南成功脱身,而完成统一的越南则在1978年与苏联结盟,同时加紧了对我们的疯狂挑衅,并最终引爆了震惊世界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争。

因为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美国的“中立”立场,苏联始终不敢在我们的北方轻举妄动,对越自卫反击战成为苏联崩溃的根本原因。

可以说,从苏联不顾后果地同我们反目成仇,就决定了苏联万劫不复的最终命运。毕竟作为美苏之外的“第三极”,我们不可能被忽略,而且但凡我们加入其中一方,另一方必然极其被动。

然而,美国似乎并不在意这些,从1949年新中国横空出世至今,在长达70多年的时间里,除了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到1991年苏联解体的20年时间,其他时间里,美国都将新中国视为不共戴天的宿敌,而中俄两国则不断靠近。尤其是冷战结束后,为对抗共同的敌人,中俄逐渐形成了“背对背拥抱”的抱团取暖关系。

那么,面对中俄两国的携手并肩,美国害怕吗?当然,否则也不会无所不用其极地针对我们,尤其是发动所谓的贸易战。

那么,美国会重蹈苏联解体的覆辙吗?静夜史认为当然不会,毕竟美国和苏联的发展轨迹大相径庭。

苏联解体的直接前提,是列宁提出的“民族自决”政策。说白了,因为出于对抗国内白军反扑和帝国主义干涉以及将来发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考虑,列宁允许境内各大中民族建立苏维埃政权并以平等身份加入苏联,才为将来苏联的分崩离析埋下了祸根,毕竟民族主义一旦被唤醒,就再也回不到从前。

而美国,从建国13州开始,就和沙俄帝国一样,开始了前所未有的猛烈扩张,至1898年吞并夏威夷,美国领土猛增10多倍,一跃成为西半球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因为“南北无全国,东西两大洋”的优越区位,美国不曾经历苏俄革命的内忧外患,因此也不存在“民族自决”的土壤。事实上从美国建国至今,其面临的最大危机就是南北战争,而这场决定美国国运的“二次革命”,也奠定了美国各州“自主权很大但向心力更强”的基础。

毕竟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总统将美国的立国基础从所谓的契约修改为先烈浴血奋斗的结果,这意味着即便宪法规定各州有自由退出美利坚合众国的权利,却没有任何一个州能够远走高飞。

再加上美国以欧洲白人后裔为立国基石而不是以沙俄式的主体民族为中流砥柱,使得美国比沙俄更包容和开放,更容易吸引世界各地尤其是欧洲的移民,为美国的快速崛起提供了强劲动力。而一飞冲天的综合国力,也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族裔对美国有了更强的认同感。

所以,美国不仅不会重蹈苏联解体的覆辙。相反,因为五洲四海族裔的不断涌入,美国始终保持着相当的活力和实力。

那么,这样的美国是不可战胜的吗?静夜史认为当然不是。相反,因为将我们视为不共戴天的宿敌,美国即便不会和苏联一样走向解体,也必然会经历盛极而衰甚至万劫不复的结局。

虽然身在北美大陆,但美国作为英国的Plus版本,本质上也是统治美洲大陆的“岛”,对亚非欧复制了英国对欧洲大陆“离岸平衡手,大陆搅屎棍”的模式。

所以,美国对曾经的中苏和今日的中俄,本质上是海权国家对陆权国家的围堵。美国之所以忌惮中苏结盟或中俄走近,根本原因在于中俄背靠背之后,将会在欧洲和亚洲两个方向进行强力突围,令美国苦心孤诣构建的包围圈顾此失彼。

虽然作为山水相连的大国,中俄历史上有过太多不堪回首的记忆,但在抗击美国围堵的共同目标下,两个陆权大国具备勠力同心的前提条件。

如今,俄罗斯依然未能从苏联解体中恢复元气,俄乌对抗更是将力不从心的尴尬暴露无遗,说直白些已经不具备在欧洲独当一面的实力。但俄罗斯选择顺势而为地默认并接纳“一带一路”倡议的延伸,毕竟作为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俄罗斯是“一带一路”倡议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所以,我们将以一日千里的实力为支撑,不断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蓬勃发展,并在亚欧大陆向外突围的同时,尽可能地排挤美国在亚欧大陆周边的势力,比如欧盟,比如中东,比如东南亚。

毕竟,作为美国国之柱石的美元石油霸权,就是以控制中东等国的石油为手段。而美国主导的国际市场,则囊括了欧盟和日韩等国家,可以说为了围堵中俄,美国在欧洲和亚洲“东西对进”,不断压缩中俄的战略回旋空间。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能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整合亚非欧大陆,将美国势力一步步逼出亚欧非大陆边缘,则美国必将元气大伤。尤其是亚太地区,当美国不得不退出西太平洋,尤其是第一岛链,那么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必将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

所以,为了避免被我们挤出东半球,美国一方面在针对中俄的同时离间两国,与俄罗斯某些试图拉我们下水的论调遥相呼应,另一方面拼命地拿台海问题做文章,毕竟一旦我们方寸大乱地与美国在台海兵戎相见,美国则可以纠集一众鹰犬组成反华联盟,逆转被我们一步步逼回西半球的尴尬命运。

而为了尽可能避免美国的狗急跳墙,我们也在尽可能地主动出击,比如驱逐舰到美国西海岸附近过大年,将可能兵戎相见的战场尽可能地落在更靠近美国本土的地方。

概括来说,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可阻挡的情况下,美国因国情不同,不会像苏联解体一样走向分崩离析,但却会因综合国力力不从心遭遇比苏联解体更加悲惨的命运。

从今天英国日薄西山的尴尬局面来看,更加登峰造极的美国,飞得更高也必然摔得更惨。

在这样的情况下,保持战略定力,尤其是等待力不从心的俄罗斯认清现实并与我们真正携手并肩,我们才能作为陆权国家的代表,真正取得对海权国家即美国的最后胜利!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1399797ujxf

符合普通听友的爱好。

回复@1399797ujxf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789456321哈哈

满嘴胡扯八道

不摇就滚_xd 回复 @789456321哈哈

我看见你这只狗嘴吐🤮了

王大哥三 回复 @789456321哈哈

你自己不懂就不要乱说

毛功成

逻辑混乱,胡诌八扯!

听友92759701 回复 @毛功成

实在听不下去了,拜拜了

BETTER96 回复 @毛功成

谢谢,不听了

老丁郑州

没有根据的分析,点赞你的胡扯

李名凡

胡说八道,痴人说梦

一半清醒一半醉_nh

希望美国早日土崩瓦解,分裂成100个小国。

当前评论用户
TA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