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听书找禾也,各位好,我是小禾,欢迎收听禾也书声。


在不久前呢,有一部电视剧非常火—《狂飙》,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或者听说过。现在打开手机,铺天盖地都是关于《狂飙》的各种消息。这部剧本身呢是一部反黑题材的电视剧,但是与扫黑除恶相比呢,大家似乎对反派逆袭的过程更感兴趣。剧中人物高启强,从一个卖鱼的小商贩,一步一步成为了当地的黑社会老大,而在这个过程中呢,网友们关注到一个细节,就是高启强非常喜欢读《孙子兵法》,并且从中学到了很多的决策之道。于是一时间,各种版本的《孙子兵法》冲上了售书平台古籍畅销榜的第一名,甚至有些出版社的作品一度热销到断货, “看孙子兵法,品启强人生”更是成为了网络热词。


事实上,在历史上,很多名人都研究过《孙子兵法》,但这本书其实并不好读。《孙子兵法》一共只有6111个字,篇幅很短,每个字呢看起来又似乎非常的有玄机,这让很多人是望而却步。还有一些人只读懂了表面的意思,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应用到日常的决策之中。


所以呢,今天为各位找来的这本《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呢,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彻底的解决这个问题。这本书从2015年出版以来呢,口碑就一直都很好,在豆瓣上的评分也是高达8.9分。作者华杉,通过对《孙子兵法》二十多年的研究,在书中向我们总结了兵法的根本思想,并且通过解读曹操、杜牧等11位历史名人的注解,从不同的角度去还原兵法的原意。


好了,下面呢,我们就正式进入到本书的第一章,计篇。


作者说,我们读《孙子兵法》,往往第一个字就读偏了,这个字就是“计”字。人们常常把《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并列,但其实《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因为三十六计的计,是奇谋巧计和阴谋诡计;而《孙子兵法》的计,是计算的计。换句话说,孙子认为,要打胜仗,靠的不是计谋有多高超,而是要在打仗之前,依靠计算来对比双方的实力,看看自己的胜算到底有多少,否则不要盲目出兵。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句话的意思呢就是,军事是国家的大事,关乎到生死存亡,不能轻举妄动,一定要仔细研究,看看自己还有没有疏漏的地方。可以说,孙子把对战争的敬畏心提到了非常重要的高度。


打仗从来就不是简单的一个决定,一旦你打算开战,那么将牵涉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包括:你的人民支不支持你?你的钱够不够?战场设置在哪里?打算打到什么样程度再进行谈判?打赢了怎么办?打输了又怎么办等等。就比如俄乌冲突,本来俄罗斯想想收拾乌克兰应该可以速战速决,但是没想到战争却陷入了僵局,结果仗打了快一年还没结束,而时间拖得越久,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造成的伤害呢也就越大。


所以,《孙子兵法》讲究的是“不战”,而不是战。也就是说,在打仗之前,首先要追求的是,兵不血刃、未战先胜、不战而胜的效果,力求把自己付出的代价降到最低。


那么,这对我们日常的决策又什么样的启发呢?作者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一份敬畏心和责任心,认识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可能是对自己,对家庭,对公司,对他人,以及对社会的“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有时候,我们一个举措下去,短期可能看不出什么影响,但只要你错了,终究还是会受到惩罚的。


接下来,孙子说,“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比较双方的优势和劣势,以分析自己在较量中能不能胜出。这五个方面是:道、天、地、将、法。那么他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第一个,是“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这句话的意思是,所谓“道”,就是让人民与君主、士兵与大将,意见一致,只有这样,打仗的时候大家才能生死与共,不惧危险。换句话说,你要打仗,先要看你的人民支不支持你,他们愿不愿意为你奔赴战场,甚至牺牲生命。而要获得人民的支持呢,关键就要看你如何利用宣传手段去做思想工作了。比如,在二战时期,无论是丘吉尔还是希特勒,无论发动战争的动机是正义的还是邪恶的,用孙子的标准来看呢,他们只要能够煽动人民的战争情绪,在道的层面上就已经胜出了。


第二个,是“天”。“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利用不同季节不同气候去跟对方作战,让自然气象成为我方的优势。就比如像是大家熟知的赤壁之战,在开战前呢,周瑜就跟孙权分析说,曹操在寒冬天气,带着士兵长途跋涉,不仅马没有草料吃,更重要的是,士兵一旦水土不服,就很容易生病,这正是用兵大忌。


第三个,是“地”。“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意思就是说,在打仗之前呢,要充分掌握战区的地形,比如哪里可以展开兵力,哪里可以一夫当关扼住咽喉,不同的地形采用不同的战术。作者说,打仗最重要的不是交火,而是行军。很多人认为双方开炮了,才算是真正的交战了。但实际上,开炮的时候,胜负就已经定了。而真正决定战斗胜负的,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出现正确的兵力。比如,解放军将领粟裕就非常善于利用地形,他在打仗前会把战区的地图背的滚瓜烂熟,知道哪里行军最安全,哪里交火最有利,哪里宿营最合理。因此呢,他总是能够把一支部队用成十支部队的效果,打起仗来游刃有余,神出鬼没。


第四个,是“将”。“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也就是选择将领的时候呢,必须具备这么几种条件:第一是要有谋略,按照孙子的价值观呢,是先胜而后战,谋定而后动,追求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所以首先他强调的是,用智取胜。第二是能够取得下属的信任。怎么样能够让别人死心塌地的跟着你干呢?只要你心里始终装着对方的利益,并且赏罚分明,下属自然也就有积极性了,所谓财散人聚,财聚人散,就如一家公司,如果只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而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的话,那么员工永远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三是要有爱民如子的胸怀,换句话说,就是要发自内心的去关心下属,能够与下属同甘共苦。第四是勇敢果断。所谓有得必有失,生活中永远没有一个完美的决策,所以,在分析完一件事情的所有利弊之后呢,领导者必须要有拍板和行动的勇气。第五是能够树立威信。作者说,自古以来呢,名将一出兵就总是找各种理由杀自己人,而且经常杀那些地位显赫,对国家又没有实际价值的人,因为这样一来呢,既能立威,又对国家没有损失。


总之,要做一个好的领导呢,最重要的不是身先士卒,也不是计谋高超,而是要分配公平。也就是说,谁有什么功劳你必须心里十分清楚,然后准确的衡量赏罚,只有这样呢,下属才能够个个放心,人人奋勇。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结束了,明天同一时间,我们继续为大家讲解《华杉讲透孙子兵法》,我们将接着来看打胜仗的最后一个决定因素“法”是什么意思?我们明天见!




青釭

回复@青釭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听友227728731

这是按《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原文讲的吗

当前评论用户

007

简介:阔滴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