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本期为“你好,陌生人”系列视频直播节目的音频化再制作内容,音质略有受损,介意的听众也可登录“三联生活周刊”视频号,回看视频内容。

欢迎来到《项飙:你好,陌生人》系列对谈节目的第1期。

谈到陌生人,你的第一印象会想到什么?作为整个系列的首期内容,在三联人文城市及三联中读执行总编辑贾冬婷的主持下,项飙老师首先回答了他对于“陌生人”的理解以及为何会发起这样一个对谈系列。

根据德国社会学家格奥尔格·齐美尔的解释,“这些外来的陌生人,今天来了,明天不走,变成你的生活里面固定的一部分,但是不融入你的生活,只跟你建立经济交往意义上的功能性关系,没有建立一个实质性的、精神上的、社会性的联系”,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多。

在项飙和刘小东的对话中,人类学家和艺术家对于陌生人群差异化的视角观察,贯穿其中,比如对于一位画家来说,他是如何观看陌生人的?对于人类学家来说,社会分层是最流行的话题,他又如何对人群进行归类?人类学家被要求必须交谈,但画家却回避交谈……这种观点的碰撞使“陌生人”的概念有了更多重的探究价值。

“分类的目的……在于丰富你对个人的理解,而不是把整个社会变成一览无余的地图”,他们还谈到了“生活感”“青春的焦虑化”“诚恳和方便的关系”……节目的最后,有关“年轻人生活同时面临着意义过剩和意义缺失,如何在重复里看到好奇?”的疑问,我们也期待着未来能有更多的讨论。


【本期嘉宾】

主播 | 项飙,人类学家,马克思·普朗克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贾冬婷,三联人文城市及三联中读执行总编辑

嘉宾 | 刘小东,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


【时间轴】

05:12 项飙:生活议题为什么重要?

12:00为什么要聊“你好,陌生人”的话题?

16:03 刘小东:“化解和陌生人的冲突,就是以心交心”

20:22 在绘画中观察陌生人:个体与群体及具体的关系

25:16 人的痛苦来自过于悠闲?

29:28 我们谈的陌生人,是泛义的陌生人

33:28 对“诚恳化”的深入讨论

40:13 “你的朋友”:作为个体,我们要与人为善

42:07 人类学对人群的分类:“分类本身不应该是一个目的”

51:30 画家画人时,脑中会琢磨吗?

59:32 “酷”是有见识,是一种决断

1:08:49 “退货主义”影响下的年轻人

01:11:06 项飙×刘小东:如何“打开自己,建立和陌生人的联系”?

01:18:01 如何在重复中看到有趣的东西?

【问题征集】

你好,陌生人节目同时发起征集活动,欢迎各位提出自己对于附近陌生人的问题和困惑。故事和问题将有机会出现在推送和节目中,被项飙和各位嘉宾分享和解答。


【参与方式】

1. 在本期节目评论区留言,进行文字分享;

2. 发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至邮箱cityaward@lifeweek.com.cn,邮件标题请注明你好陌生人故事征集,音频和视频可以网盘或链接形式附在邮件中,请保证链接有效性;

3. 在小红书和微博发布内容笔记,带话题 #项飙你好陌生人# 参与征集活动,更多参与方法请关注各平台 @三联生活周刊 官方账号进行查看。



回复@Feleex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大行星bo

最近有意识的感知到自己表达友好的能力在逐渐消失,对程序化的服务的要求增强,矛盾的是我时常在工作中沮丧,埋怨别人把我程序化的狭隘

SS弃疾

不知道说些什么,没啥逻辑,想哪儿说哪儿,还是提前录制剪辑一下吧

孟泰齐

项老师配几个口麦接音频吧,收听质量会好点。

猴子的呐喊

好喜欢这期内容

Shelly_1z

一等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