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三分钟热度,直抵体坛沸点。我是张闻。要问2022年的4月,最火的是什么?“露营”必须是高频词。帐篷一搭,小腿一蹬,田园牧歌,与世无争。这是去年,年轻人最流行的生活方式。有业内人士粗粗一算,说去年,光北京就有超500家露营地,可能每天都有一家新的露营地开门迎客。去年春夏那阵,投入十几万,整整草坪,摆几顶帐篷,拍两张美图发小某书,两个月就能把投入挣回来。

不过随着“乙类乙管”出行便利。去年最夯的“露营”,在2023年的4月,成了过气网红。很多露营地的客流并没有随着春天的到来回归。去年还需要花门票钱进场地、再花钱租帐篷的营地,早已不要门票钱了。但去年愿意在露营上一天消费几千的都市潮人,却扭头飞赴泰国打卡了。和远方的山川大海比,近郊的草坪瞬间不香了。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红得快,凉得快,就是流量经济的宿命。和露营一样,去年体育产业另一个超火的赛道,也露营好搭档,“飞盘”在这个春天,也面临着客源下降的现状。

流量啊看似是无限的,但其实人们的注意力是很有限的,新热点总会覆盖次新热点。而在流量刚来时跟风而入的经营者往往就被晾在了沙滩上。

2022中国文旅露营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报告》显示,预计2023年国内露营市场总体规模可达1781.4亿元,而2019年,这个数字还不到200亿。

供给扩张,需求没跟上。行业原有的问题也被暴露了出来。最突出莫过于场地。找一片荒地,支帐篷,然后用眼睛吞下“青山绿水”只是我们美好的想象。要以此做生意,必须得弄清楚,土地性质。

有不少从业者开始入局时才发现,「很多荒地其实是耕地或保护用地,不能做经营活动。」这么关键的信息,营地建设前经营者都没搞清楚。建了再被拆的情况很多从业者都遇到过。

再来,露营是怎么算到我们体育产业里来得呢?这是因为他属于户外运动大类。只要是户外,天气、季节等不稳定因素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经营。最简单的,冬天很多地方就无法营业。天气不冷,一阵妖风,可能也会造成意料以外的损失。

而短暂顶流后,营地的经营者们,要求生,我觉得也有一个小tips,那就是别忘了露营在很多场景下属于户外运动赛道。把帐篷支起来就拍照,重点在于帐篷和帐篷的美照。晒过了,也就不会再当回头客了。

换个角度,帐篷开始其实是“附属品”,它是为人们在户外登山、溯溪、徒步后提供的“临时休息站”。露营产业要持续发展,必须“走出帐篷”。其实呀,人们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不会过时,户外运动意识的觉醒也不会因为可以长途旅行了就再度关闭。露营产业的经营者,恰恰应该回归露营本质,帐篷外的天地,才是露营产业的广阔未来。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三分钟热度的全部内容,我是张闻。咱们隔天见。



敏敏之蕊

背景好吵

听友233577000 回复 @敏敏之蕊

新闻

回复@敏敏之蕊
表情0/300

其他回复(1)

当前评论用户

0213

简介:喜马拉雅电台我心灵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