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惕蝎子

从分配小戏子的谶法看,芳官藕官是男女主角,蕊官是配角。再加上藕官追悼菂官的线索。历来有学者研究认为,黛玉死之前跟宝玉已经正式定亲了,但当贾府遭遇一系列打击,继而覆灭,宝玉出走,黛玉身死。后来宝玉被甄宝玉送回,以续弦之礼娶了宝钗。甚至有学者认为刘姥姥讲的故事里茗玉小姐就是黛玉的化身,死的时候十七岁。而那个大龄剩女傅秋芳则是影射宝钗。待宝玉为嫡妻守丧期满后再续弦,宝钗嫁给宝玉的时候已经二十三岁了。

理工教授爱红楼 回复 @析惕蝎子

很有道理

树犹如此o 回复 @析惕蝎子

首先定亲不是结婚,所以宝钗不是续弦而是原配发妻,其次他们三个人一个比一个大一岁,黛玉17岁时,宝钗19岁,古时候丈夫死妻子一年后可嫁,妻子死过百日丈夫就可再娶,何况他们只是订婚,过周年,宝钗嫁过来也不过20岁,正是付秋芳的年龄,从感情上宝黛是独一无二,但是从伦理和世俗,宝玉宝钗是原配结发夫妻,

理工教授爱红楼 回复 @树犹如此o

结发夫妻又如何,宝玉终究意难平,出家,宝钗独守空房。按说宝玉既然有了续弦的觉悟,那不应最后出家,估计世界观冲突太大,而且宝钗太好教育人,她教育湘云黛玉是例子,宝玉在原则问题上很坚定,宝玉和宝钗这种冲突加家事败落导致最终宝玉悬崖撒手

树犹如此o 回复 @理工教授爱红楼

不是说结发夫妻就怎样,续弦就怎样,怎样宝玉心里还是只爱黛玉,但是读者再怎么喜欢黛玉也不能罔顾事实,事实上,宝钗确实是发妻而不是续弦,宝玉心里再怎么把黛玉当唯一,在形式上也不可能以续弦之礼娶宝钗,我只是纠正一下那位听友在基本事实上的错误理解

理工教授爱红楼 回复 @树犹如此o

你的观点很正确,尊重事实是应该的。我也觉得续弦可能性比正企妻小,但后面丢失就缺乏确定的证据,大家就没必要纠结这个了

析惕蝎子 回复 @析惕蝎子

宝黛正式结了婚约,即使他们俩无恙,但贾府应该是接连发生了元妃,贾母相继死亡的情节发展。这两位亲人的丧事守制不应该是短时间的。所以,书中的情节写了的,没写完的都可以通过前后照应推演出来个大概。数数贾家里里外外经历了多少个需要守制的丧事。就不难推测出宝黛婚事即使明确了,也无法正常举行。另外就是藕官追悼菂官的那翻说辞,无论他们是不是真夫妻,心里就是把对方当真夫妻。也就是影射宝玉心里只有黛玉一个妻子,也符合判词的说法

析惕蝎子 回复 @析惕蝎子

再补充一点。黛玉曾经有一句玩笑话的谶语,即做了两个和尚。就此历来的研究学者也认为宝玉是两次出家。但由于后四十回迷失,一是宝玉两次出家所遭遇的情状观点不一;二是黛玉死亡的时间跟宝玉两次出家的关联也有争议。

熙熙之风月宝鉴 回复 @析惕蝎子

宝钗不是续弦,是原配。只不过在宝玉眼里与续弦差不多。宝黛更好。

析惕蝎子 回复 @熙熙之风月宝鉴

红楼梦如断臂的维纳斯,从问世之初便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名著的不朽之魅力还会在一代代的爱好她,研究她,学习,体悟中承继,延续下去。

sz达尔文 回复 @析惕蝎子

有道理

大风起兮云飞扬___ 回复 @析惕蝎子

宝钗是个自尊自重的人,她的判词是,山中高士晶莹雪,我猜曹雪芹不会把她的结婚设计的那么卑微,像是接受施舍似的,还巴巴的等到23岁,等着人家用续弦之礼。进门当填房?

析惕蝎子 回复 @大风起兮云飞扬___

前四十个回细读文本不难看出宝钗主动退出了宝黛爱情,在宝琴来到贾府之后,贾母一系列的操作使得薛姨妈也彻底放弃了金玉之说,接受了现实和贾母的人情,转而开始去做王夫人的工作,促成宝黛。至于有学者研究认为宝钗最终做续弦,并不是抹黑她本人。后四十回迷失,我们不知道宝钗在黛玉死后嫁给宝玉是遭遇了什么样的情形。但在34-36回中宝钗退出宝黛爱情的关键线索里,35回转折点出现的傅秋芳,是宝钗的影射替身。到前四十回结束宝钗也无新的婚事发展,但她的岁数往往容易被忽略。可以推算出来,黛玉死的时候她应该过了二十岁了。未嫁女这个岁数在书中设定的时代是妥妥的剩女了,会直接影响婚配的质量。

析惕蝎子 回复 @大风起兮云飞扬___

根据傅秋芳的描写,在这个岁数还一心非豪门不嫁。唯有碰机缘做续弦。按惯例豪门家娶妻,尤其是当家主母,不会娶个门第低微,超龄剩女的。

析惕蝎子 回复 @大风起兮云飞扬___

宝钗的结局也是千红一窟中的一员,跟死去的人一样都是悲剧。而且就从判词里看写的明明白白,她即使活着结了婚,但生活过的并不是她如愿的样子。婚后不久即被抛弃,最终的死亡可能很悲惨,这是根据她自己的热病,还有嫂子夏金桂的迫害,推测的。她的冷香丸在贾家覆灭之后还有钱去配制吗。她没了冷香丸发起病来就是没救的。她被宝玉抛弃后应该回到薛家,夏金桂不会善待她。很可能她的热毒发作没有冷香丸救治而死,被夏金桂草草的拉到山中葬了,皑皑白雪覆盖,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大风起兮云飞扬___ 回复 @析惕蝎子

宝钗结局肯定是悲剧,可结婚的时候好歹也是明媒正娶的是原配夫妻,不是什么续贤填房,那个热病像是爱上火的体质,长期吃滋阴的补品最好,没有也不碍大事,离要命还远着呢,嫂子的迫害更谈不到,你太高估他嫂子了,就他嫂子那个德行,婆家败落,早跑回娘家去享福了,嫂子娘家是大富翁,又是独生女,才不肯在婆家受穷呢

幽窗棋罢指犹梁 回复 @析惕蝎子

傅秋芳是谁

析惕蝎子 回复 @幽窗棋罢指犹梁

傅秋芳在前八十回里的第三十五回出现。虽然文本里一带而过,可信息量极大。后面九十回又出现过。但后四十回回不是曹公原笔。傅秋芳本来设计的线路结局不得而知了。但从人物出场时的交代,我个人认为傅家是薛家的影射,傅秋芳是薛宝钗的影射。

幽窗棋罢指犹梁 回复 @析惕蝎子

你好厉害 我看了文本都没有印象了,回头再好好看看

析惕蝎子 回复 @幽窗棋罢指犹梁

阁下谬赞,不敢当。红楼前八十回,没有费笔。哪怕是出现的银钱数字,一笔笔账都能对的上。此处,数学家陈大康先生作为红迷学者,用他数学家的专业视角写了一本《荣国府的经济帐》,让广大读者看到了红楼作者的非凡文笔能力。35回写到傅秋芳,她的哥哥傅试,这个名字就是红楼里惯用的谐音法,即“附势”。文本叙述的很清楚,他一心想用妹妹作为联姻工具攀附豪门,但他家的出身在豪门眼里就是穷酸爆发户,看不上的。所以,傅秋芳一直待字闺中成了老姑娘,她的年龄交代的很清楚,已经二十三岁了。这个岁数的女孩在那个年代还未嫁,是不得了的事。世家大族不可能选这样的超龄剩女做当家主母的。且细读文本,对傅家的描写充斥着被豪门嘲笑的味道。

回复@析惕蝎子
表情0/300

其他回复(25)

树犹如此o

首先定亲不是结婚,所以宝钗不是续弦而是原配发妻,其次他们三个人一个比一个大一岁,黛玉17岁时,宝钗19岁,古时候丈夫死妻子一年后可嫁,妻子死过百日丈夫就可再娶,何况他们只是订婚,过周年,宝钗嫁过来也不过20岁,正是付秋芳的年龄,从感情上宝黛是独一无二,但是从伦理和世俗,宝玉宝钗是原配结发夫妻,

理工教授爱红楼

结发夫妻又如何,宝玉终究意难平,出家,宝钗独守空房。按说宝玉既然有了续弦的觉悟,那不应最后出家,估计世界观冲突太大,而且宝钗太好教育人,她教育湘云黛玉是例子,宝玉在原则问题上很坚定,宝玉和宝钗这种冲突加家事败落导致最终宝玉悬崖撒手

树犹如此o

不是说结发夫妻就怎样,续弦就怎样,怎样宝玉心里还是只爱黛玉,但是读者再怎么喜欢黛玉也不能罔顾事实,事实上,宝钗确实是发妻而不是续弦,宝玉心里再怎么把黛玉当唯一,在形式上也不可能以续弦之礼娶宝钗,我只是纠正一下那位听友在基本事实上的错误理解

其他用户评论

虎渡生

戏子入园,让园里的人更加人生如戏。读原著没想到分配几个戏子的玄机,蒙曼老师解开了密码。👍

1555511mwxj

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角色,每一出都没有彩排,都是现场直播。所以要定位自己的角色,演好人生这出戏。让人生精彩纷呈!

熙熙之风月宝鉴

白海棠和菊都是开在秋季的,所以应是秋季。

格兰芬多万事通小姐33 回复 @Bright_婉如金凤_墨香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DavieZhang 回复 @熙熙之风月宝鉴

。,,现在也是不是很

红楼梦粉粉 回复 @熙熙之风月宝鉴

我换了新的帐号,你得重新关注

简简简单单单简单

听蒙曼老师讲课真幸福

听友384150600

新版本的喜马拉雅真难用,越改越难用

当前评论用户
TA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