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1、牛回了吗?


最近已经有很多社群老朋友问我是不是牛回了。


不仅是因为他们看到币价涨了,更是看我又更新了,不仅日更,甚至有时一天两更。


无利不起早,V客要不是缺钱了,那肯定就是牛回,才候鸟一般返场。


这话对了开头。


的确,币圈,大多因利而来,我也不例外。


但我一不缺小钱,二牛没来,只是快来了。


大概多久呢?反正我是看好2024年第二季度。


随着比特减半,以太坊分片完成,诸多赛道已经展开创新叙事蓝图,配合资金走向,该来了。而我的良师益友,许院团队,从盘面技术指标也判断,明年3月份-5月份,会是牛市重启之时。


所以,我来起大早,赶早集来了。


所以,不用再问我牛何时来了,《狂暴牛市》系列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



2、赶早集干什么?


其实很简单,就是三件事。


第一,  提前8个月做认知布局,否则牛市到来,认知如果是洼地,还没搞明白一个项目是馅饼还是陷阱,时间就没了。


第二,  提早做投资布局,尤其是挖掘百倍币。比特以太有机会在接下来的二次探底中抄底,定投可以早点做,资金规划做好,就有更多的杠杆资金去提前布局类似上一轮SOLMATICAXS等确定性较高的优质赛道的优质项目。


第三,  提前做事业布局。牛市之前,短期做二级;中期靠撸毛和测试节点搭建;长期靠定投囤币,还有投入研发zkASIC芯片机。


1) 关于认知布局。


现在仍在熊市,我曾说,熊市就应该过冬歇着,啥都不赚,就等于不亏,无为等于有为。


但为什么现在返场认知布局呢?


一方面,现在的熊市应该是三九之前最后的冬天,过了三九,一切回春,煎熬得不用太久,可以大力认知布局了。


另一方面,我也想通一件事——所谓知行合一,未必要完全统一。


熊市早期,行少一点,最多做空,知不能停,主要聚焦在牛市回顾和行业痛点;


熊市中期,行可以多一点,因为一般有小牛,知要持续,主要关注行业痛点的解决方案;


熊市末期,行慢慢加大力度,敢于投入,知要加速,主要关注解决方案中的优质项目;


牛市初期,行加速投入,知更要加速,主要聚焦在专注领域的优质项目;


牛市中期,行慢慢退场,知保持速度,开始扩散到各个板块轮动的龙头项目;


牛市末期,行快速退场,知维持低能耗,减少资讯轰炸和认知负荷。


由此,周而复始。


总结而言,大知小行,甚至不行,知要大于行。


2)关于投资布局。


比特以太就不说了,80%以上都会布局这两位,究竟是比特还是以太重仓,以后我会分析。


主要说百倍币,上轮牛市,我们只会有一个粗放模型,比如市值在多少范围以内,上线时间是熊市或者牛初,币是新币种,是否是好的赛道等等。


这种策略在上轮牛市可以海投,所谓的基本面分析,大多数KOL都很表面,没什么用,本质就是找排名靠后的币海投,也并非不可行。


但现在海投也没用了,因为新的项目层出不穷,指数级增加。


现在,通过反复研究,我们的模式更加清晰了。


百倍币新模式


百倍币的模型应该是有一些必选项和可选项。


可选项一般归类就在7个因素里,在必选项都满足的基础上,


如果符合可选项1条,中标概率2-4%;


……


符合可选项3条,概率为5-9%


符合可选项4条,概率为8-12%


符合可选项5条,概率为10-15%


符合可选项6条以上,概率为12-20%


我现在有一个6人行研团队,2个技术背景,2个金融背景,2web3老鸟,就目前在币安都大裁员的背景下,这个配置在熊市里可谓豪华。


发现45个百倍币


从现在开始,用8个月的时间,研究6个赛道,10多个子赛道,200新个项目,从中筛选出中标概率12-20%5个左右,概率8-12%15个左右,概率5-9%25个左右。


经过加权,我们选中的45个项目,平均概率在7-12%,假设取概率中位值10%,那么就有5个满足百倍币,剩余40个项目如按照10+的涨幅,那么获得的综合收益率为20倍,会远超一般的二级市场,又比一级项目更具备确定性。


投资一级,最大的风险不是项目好不好,是项目何时发币你不知道,比如ICP脑抽,非要牛末才上线。


为了有效督促认知提升,也为了督促百倍币研究的自律,我们通过不断对外输出研究成果,有些通用的部分就直接发在公开频道里,并且保持日更,甚至日两更。更多的研究成果会犒赏陪伴我们渡过寒冬的社群伙伴。


3)关于事业布局。


二级市场,强强联合,认知交换


二级市场方面,我也花了几十万上课,也在投资市场上交了几百万爆仓的学费,如果说做很多新韭菜的老师,我认为我是够格了。


然而山外有山,在我所有上过的课程里,我寻觅到非常值得信赖的一个团队—投商学院,他们在线下经营了5年的时间,屹立不摇,可见水平的稳定和人品的可信。最重要的是,就算我能看得过来比特和以太,也看不完所有币种,有一个团队帮我看,我只要操作,并且付点咨询费,这是很划算的买卖。


熊市结束之前,短期是很难赚钱的,我又不割韭菜,就拿一小部分资金,保持个月化8%左右,这小部分资金经过8个月也超过80%的增值,至少可以维持熊市日常开支。你觉得月化8%高?那你是不知道,我前两个月跟着他们,把握了BCHMKR两个币种,月化40%


撸毛方面,本金翻番可期


撸毛方面,现在有一支7人团队,测试节点搭建方面,有两个科学家。


回报周期大约要等6个月,目前已经形成了从研究到批量操作管理的体系。


为什么投入比较大?


因为在硬件挖矿时代逐渐萎缩的情况下,POS会是主流,这其实在换一种形式继续挖矿。


而之前的ARB,我的团队也尝到了甜头,几十万个ARB缓解了团队在熊市的痛苦,而接下来的ZK赛道还有诸多更加好的项目也应该有不错的空投,这个事就是熬,在牛市到来之前正常发了币的话,能让你投资牛市的本金先翻个几番。


硬件加速最后的滩头,把握好就是几十亿的大生意


至于物理矿机,其实是上轮牛市发家之路。


这一轮我们渴望找到如FIL这样破圈的项目,然而分布式存储的故事讲完了,分布式网络的故事被HNT讲坏了,分布式计算的故事似乎随着ETH转为POS也快到尽头了。


这一轮唯一的希望就是ZK的硬件加速,如果能够顺利的采用POW方式来奖励硬件加速提供商,我投入的1000多万的研发费用就不会打水漂,甚至ZK的确定性和市值规模,是远超FIL的,只是按照FIL矿商的定位,盈亏比也是极好的。


这一轮,我从分销商,走向研发商,是进化的必然之路,我们会在香港进行合规经营,希望一切顺利。


3、那么究竟是像V客返场对,还是良心和狂人离场对呢?


坦率说,我要是像狂人一样有钱,我也就去休息了。


我要像良心哥一样,得罪了太多恶势力,我也要躲。


至于两位大V的退圈是否有听到什么内部消息,我不知道,很多散户看到这样的消息,本来想返场,但一想大V都退了,看来不是行情不妙就是政策不妙。


对我而言,我的主体已经来到香港,在合规的地带经营,并且绝不从事任何WEB3的发币行为以及其他政策监管不允许的行为,只是做行业技术知识和个人投资心得的分享。


我一个内容创作者都不担心,作为散户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所以,深耕行业,符合当地政策法规,做好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返场的V客是对的。


但是不是这个时间点返场最好呢?如果你也认同我的判断,想和我一起返场,蹭一蹭我的研究成果,你能怎么更好地抱上大腿呢?我们下期来说。

区块链之财商

终于更新了,买老师的fil矿机亏惨了哈哈哈

元宇宙思维 回复 @区块链之财商

哎,没有高位出手,的确下跌得太厉害,这一轮牛,分布式存储的故事不好讲了。

回复@区块链之财商
表情0/300

其他回复(1)

元宇宙思维

哎,没有高位出手,的确下跌得太厉害,这一轮牛,分布式存储的故事不好讲了。

当前评论用户
TA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