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缅北,这个滋生野蛮与暴力的电诈聚集地,在一些人眼中却是淘金的目的地。公安干警老张从2021年开始从事反电诈和劝返营救工作(身份已做模糊处理),两年多时间里,全国经老张劝返从缅甸回到国内的大概有七八千人。仅老张所在的市,偷渡去缅甸的人员就有1600多人。他说,在自己接触到的案例里,“95%的人都是自愿过去的。”老张说,他接触的前往缅甸淘金的年轻人主要是80后和90后,几乎都是男性。他们大多来自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其中一些人在国内欠了钱,或是有案底。他们学历不高,大部分人只读完初中,毕业后就成了“街溜子”:骑着高转速的摩托车在街上转,天天打架斗殴,也不找工作。一些家庭拿了拆迁补偿款,就被这些人拿去赌,钱败光了,混不下去。他们没什么技能,又看不上三五千一个月的工作,就想铤而走险,去缅北诈骗挣快钱。在老张看来,即便了解去缅北从事电诈的风险,许多这样的年轻人还是禁不住金钱的诱惑。老张曾经在云南边境拦下一个人,苦口婆心跟他解释,“去了之后你就是别人盘中的菜,他们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对方不听,老张给他买了回家的机票,但对方回去后又想办法偷渡出去了。疫情后国内经济下行,就业压力大,还有年轻人在被劝返回国后再次回到缅甸,不断走进循环。少数人在缅北骗到了钱,赖着不愿回来。家属觉得能赚到钱,也不劝他们。有人把国内手机交给家人,让国内的家人在微信上给老张发位置共享。微信显示位置还在国内,但实际上人已经在缅北了。有次老张遇到一个诈骗犯,老张劝他尽快投案自首,但从未收到回复。老张去找他的父母,父母态度很暧昧,在老张面前装糊涂,“谁要他赚这个钱了?”老张了解到,他转了一百万给父母,父亲拿去买了辆奔驰。他不愿意回来,老张也无能为力,只能等下去,但,“十年,二十年,他早晚有一天要回来的。”所以说,很多人去缅甸都知道是去做诈骗的,只不过他们只想着去放烟花,没想到自己业绩不行会挨打。反电诈和劝返解救的工作,还将在国境线上不断继续,对于老张来说,虽然疲惫,但只要还有一个人向他寻求帮助,他都要帮助他回家。

俞小枫

五六年前,有个人带了两行李箱钱回来,到现在也没回来。

回复@俞小枫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1504446netl

那5%的人不愿去的,咋回事?

白往黑归e以黑为白 回复 @1504446netl

被骗去,或者被绑走的

CBN制造

自愿过去的不值得可怜

月伊洛_

我觉得大多数是被骗过去的

海鲜大将 回复 @月伊洛_

怎么说都是听别人说能搞快钱跑去的,就和传销一样,我表哥就是这样

1591855abao

对了!我朋友圈那两个就是这样的

听友478690811

少转移话题给缅甸洗白了

当前评论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