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读懂印度>>

原文 


解读全球热点,读懂世间好书,你好,这里是“热点讲书”。


当地时间9月5日,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总统德劳帕迪·穆尔穆在即将于新德里举行的20国集团(G20)峰会晚宴邀请函中将印度称为“Bharat(巴拉特)”,而非常用的“India(印度)”。同日,印度执政党人民党发言人分享了一张邀请函图片,上面将印度总理莫迪写作“巴拉特总理”。


目前,《今日印度》等多家印度官方媒体发布消息称,印度政府可能会在9月18日至22日举行的议会特别会议上,正式提出一项把印度的英文名称India(印度)更改为Bharat(巴拉特)的提议并在会议上进行审议。截至目前,莫迪政府和人民党方面尚未证实或否认这一消息。


此前,印度就有呼声希望将国名更改为Bharat(巴拉特),理由是“India”这个词源于外国语言,而“巴拉特”或“印度斯坦”更反映印度历史传统。不过这一请求曾遭到印度最高法院驳回。


为什么印度如此热切地想要更改国名?是印度政府的政治宣传还是另有隐情?今天我们就结合尼赫鲁的《印度通史》等书,综合媒体报道,来带大家深入了解印度将更改国名的那些事。


首先我们需要简单的了解一下印度的基本情况。


印度这个国家对我们来说其实并不陌生,但是除了印象中印度的奇葩美食、惊人的车技和神奇的恒河水外,我们对这个国家或许需要更全面的了解。


印度全称印度共和国。近代以来,印度曾有着200多年的被殖民历史,其中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英国用以扩张势力的东印度公司,直到1947年这个国家才宣布独立,三年后成立了印度共和国。现在它是世界上的人口第一大国,同时国土面积上它也是世界第七、亚洲第二,2022年起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就已经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的国家,在印度没有官方确定的第一语言,宪法承认的官方使用语言多达22种。但是受到英国的长期殖民及其文化影响,英语被印度官方作为公共语言所使用,由此也代表着印度政治深受西方国家的影响,其受殖民统治的烙印至今仍然不能完全消除。


1950年1月26日,也就是印度独立日这一天,开始生效的印度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就规定了印度这个国家的英文国名,《宪法》中的那句话翻译成中文意思就是说“印度,也叫巴拉特,将成为一个共和国”。可见,早在印度宪法中就规定了印度和巴拉特这两个名称都是印度的官方国名,享有同等的地位。


那么我们来看看现实使用中是否这样。一般来说,印度政府和官方媒体习惯于使用“India(印度)”这个国名,而不是用“Bharat(巴拉特)”这个国名。比如印度的官方媒体《印度时报》,也就相当于我们国家的《人民日报》,它的英文名称就是“Times of India”;印度国民大会党作为影响印度政坛的大党,英文名称中国名使用的就是“India(印度)”。国际社会上也普遍用“India(印度)”称呼这个国家。


下面我们来看看印度政府为何大力推动此次的更改国名,印度国内近期发生了什么?


在了解这个事情前,我们还得回到刚刚讲的印度国名的问题,既然“India(印度)”和“Bharat(巴拉特)”都是这个国家的官方名称,为什么现在印度政府要大费周章地将国名更改为巴拉特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回到这两个国名的由来上。


我们先来说说“India(印度)”这个名称的来历。“India”源自于梵语的“Sindhu”,张骞出使西域时把印度称为“身毒”就是从这个词音译过来的。到了唐朝,我们熟悉的唐僧玄奘法师才把这个国家称为“印度”。“India”这个名称是由古代印度的邻国波斯向西方传播的,波斯将其翻译成“Hindu”,阿拉伯人又将其进一步传播,后来西方就有了“India”这个词用以称呼印度及整个南亚半岛。


我们再看看“Bharat(巴拉特)”这个名称的由来。“Bharat”还有一个大家更为理解的翻译“婆罗多”,这个称呼是古代印度人对自己的称呼之一。


这个名称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来历,在距今约2500多年的印度梵文史诗《摩诃婆罗多》中记载了一个叫《沙恭达罗》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古代印度的一位国王外出游玩,途径一个林子里,遇到了在林中修行的净修女,两人一见钟情,从此坠入爱河,并且生下来一个儿子就叫婆罗多。后来婆罗多长大后成为了一个贤明的君主,印度人也就用“婆罗多”来称呼自己,意思是婆罗多子孙之国。


现在,我们应该不难理解印度这两个国名的区别了。打一个简单的比方,印度这个名称就像是送到外面养的儿子,转了一圈回来把家给端了;而巴拉特则是留在身边养的儿子,准备继承家业的。简单来说,如同我们开头介绍的,在一些印度民众的认知中,“India(印度)”这个名称带有殖民色彩,是外国带来的称呼;而“Bharat(巴拉特)”则反映了印度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更具有凝聚力。


清楚了这些,我们就不难发现印度政府推动更改国名背后的政治意图了。


政治利益牵动着统治者的心。早在2022年8月15日,印度总理、印度人民党领导人莫迪就曾在讲话中呼吁,要摆脱一切奴隶制的痕迹。并且在印度总统、副总统和总理的专机上也印着巴拉特的字样。现在,印度国大党领袖贾伊拉姆•拉梅什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证实在G20峰会上印度发出的邀请函中印度领导人称呼已由“印度总统”改为“巴拉特总统”。


印度人民党和印度国大党作为主导印度政坛的两大党派历来占据着印度执政党的地位,两党领导人如此高调大力推动印度更改国名或与2024年印度大选有关。印度现任总理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党在2022年的印度大选中获得大胜,印度现任政府执政以来确实推动了印度经济的发展,总理莫迪也积累了一波国民好感。但是印度国内政治并不稳定,9月初印度爆发了内乱,从5月开始印度国内就不断爆发大规模的民族冲突,印度政府对这些事件的“不作为”态度引发国内民众不满,莫迪政府的支持率由此也受到影响。


国际环境也使得印度政府左右为难。印巴分治一直是印度的心头痛,印度和巴基斯坦双方多次大打出手,印度国内也需要一个更具有凝聚力的东西来团结国内民众。我们前面介绍到,印度至今仍未完全摆脱殖民统治的影响,西方国家频频插手印度事务也让印度政府苦不堪言,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印度政府的不作为表示不满,莫迪政府的外交形势变得更加危险。此次的G20峰会由印度主持也暴露出印度另立山头的国际野心,中印关系的斗而不破实则对印度政府来说是一个大挑战。


分析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此次印度政府推动更改国名的政治考量,这是印度政府拉拢国内民众,分散压力的一个政治举措。


最后我们结合历史简单来说说,一个国家到底在什么时候可以改名。


更改国名对一个国家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决定,这背后可以说牵扯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近代以来世界上也有不少的国家更改过国名,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分为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就是常见的政体变更带来的国名的变化。历史上不少国家国名的变更是因为国家政治体制的变化,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法国了。虽然都叫“法兰西”,但是在“共和国”和“帝国”之间反复跳跃。同样的还有巴西、斯里兰卡和泰国等。


第二种就是去殖民化,这种在二战后比较常见。典型的如缅甸,缅甸独立后一直在去殖民化,1989年缅甸政府将英殖民时期的英文国名“Burma”改为“Myanmar”。显然印度此举也有明显的去殖民化的意味。


第三种就是地缘政治的影响。这一类经常表现为两个或几个关系复杂的邻国之间的政治纠纷。如,马其顿和希腊之间的国名拉锯战从1993年开始到2019年才结束。巴尔干半岛地区国名的变化也是如此。


第四种与国土面积的变化有关。主体上是一个国家,或是国名不能涵盖所有国土,或是新增国土等带来国名的变化。典型的如荷兰,现在应该叫“尼德兰”,因为荷兰是这个国家两个发达省份的称呼。


最后,经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印度将更改国名”这一热点事件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次更改国名能否成功还需要等印度相关会议的表决,更改国名作为印度政府缓解国内压力的一个政治举措,能否带来预期的效果还得看印度政府后面的具体行动,否则可能会引起适得其反的效果。想要了解更多,文稿处为你推荐了一个阅读书单。欢迎您关注“热点讲书”,我们与你一起收获新知。


宝你老公回来了

什么?印度早被隔壁“印度”搞的要改名?这是不想背锅了?

回复@宝你老公回来了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喜马讲书

读懂印度:https://pages.ximalaya.com/mkt/act/d1fefdd77a0feb1f?utm_source=pinglun

雾忄儒曰

改名字可是一件大事,意味着对过去自己的告别,开启新的人生,对于国家来说更是如此!

Roger老师

India印度,要改名为Bharat巴拉特/婆罗多?三哥是要向巴铁看齐了么?

凤游四方

它要有个写“巴拉特”的青铜器就行。

悦心克己

祝福印度

当前评论用户
TA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