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播匪石,今天分享的内容叫2030年宁德时代的估值,来自桔子卷。

动力电池业务:2030年收入约8102亿

估算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业务主要依赖以下四个关键变量:2030年电动车销量、单车带电量、宁德时代的市占率、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的单价。

2030年全球电动车销量由即时全球汽车销量与全球电动车渗透率相乘而得。本文将重心放在对电动车渗透率的估计上。产能方面,数据显示到2030年全球电动车的产能可达8000万辆,动力电池的产能可达10000GWh,足以满足最乐观情形下的需求。因此对电动车渗透率的估算从需求端入手即可

关于电动车的渗透率,国内研报多数仅预测到2025年,与“十四五规划”的时间段保持一致。因此,要科学地预测2030年电动车销量,我查阅了大量海外资料,发现:不同机构对2030年电动车渗透率预测值相差甚远,且每年都会持续上调去年的估计值。例如,OPEC对2030年电动车渗透率的预测值只有11%,显然作为传统能源最具影响力的石油输出国组织,其立场影响了其结论,电动车的渗透率被显著低估了。又如,国际能源署IEA与彭博新能源财经当前对2030年渗透率的预测分别是35%和43%,但实际上过去几年,这两家机构每年都会分别将该数值上调5个和3个百分点。按照这个节奏,到2030年两家机构的实际预测值会在65%到70%附近。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科技消费品渗透率的爆发遵循特定的产业经济学规律。具体而言科技消费品渗透率的提升路径并非线性而是遵循S型曲线即当渗透率突破10%-15%的阈值后上升速率会快速提升。而2022年全球电动车渗透率为14%,正处于爆发的前夜。

电动车渗透率在挪威与冰岛的演进过程类似于S型曲线。考虑到电池成本的快速下行、环保需求、各国类似的政策激励以及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等因素,有理由相信未来中国、欧洲、美国乃至渗透率尚低的南半球,电动车渗透率都可以用类S型曲线进行模拟。因此预测2030年全球电动车渗透率用S型曲线模型更为恰当。理论上,S型曲线模型有三种,这里我直接参考了落基山研究所的模型结论,并相对保守地取其结论下限。

核心结论:2030年全球汽车销量约为9500万辆,电动车渗透率约为62%,销量为5890万辆,存量约在30000万辆,单车带电量约60kWh。

2030年宁德的电池成本与市占率

根据IEA和RMI的估计当前全球动力电池的成本约在151美元/kWh左右,折合人民币约1.04元/Wh。宁德时代可以做到约0.94元/Wh,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约10%,成本优势主要来自于良率、产业链一体化以及更为严苛的折旧法则。假定15%-20%的成本学习曲线,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的成本可以下降至60-90美元/kWh左右,若宁德时代的成本优势仍然维持在低于行业平均10%,则其成本约在0.47元/Wh。

2023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全球市占率约在36%左右,国内市占率约43.4%,相比去年有所下滑,主要系国内整车企业培育二供所致。展望2030年,动力电池的市场竞争格局部分取决于整车企业的市场竞争格局。这轮汽车价格战后,电动车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趋于上升。因而,考虑到技术壁垒与规模效应,电池行业未来市场集中度也会相对较高,宁德时代的市占率也会有所提升。综上,假设2030年宁德时代的全球市占率在40%左右。

结合以上所有结论:2030年汽车销量约9500万辆,电动车渗透率为62%,单车带电量为60kWh,宁德时代市占率为40%,成本约为0.47元/wh,假定毛利率为18%。于是计算可得,2030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板块的收入约为8102亿,2023年至2030年的年化平均增速约为16.63%。

储能电池业务:2030年收入约2100亿

市场规模

储能电池业务发展的政策驱动性更强。以我国为例,强制配储是当前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同样,美国市场ITC新政提升了储能的经济性;欧洲市场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加大了户用储能的政策补贴。由于储能电池行业没有所谓“渗透率”数据可供参考,因此我更多地参考业内权威机构来估算储能行业2030年的市场规模。

结合几家机构的估算,到2030年储能电池行业的市场规模在400GWh到1TWh之间。我认为考虑到政策支持力度和技术发展,机构普遍低估了储能电池行业的发展速度。因而,我们选取上述预测值中的最高值:即2030年全球储能电池系统新增约250GW,涵盖住宅、商业和电网规模等所有储能细分市场。按照储能系统平均持续时间接近4小时折算,2030年储能电池系统部署规模约1TWh2022年至2030年的年化复合增速约为48%

市占率与单价

市占率方面,2022年宁德时代在全球储能电池领域市占率排名第一,为43.40%。我认为,相比于动力电池领域,储能电池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会更加分散一些,宁德时代的市占率也会略低于动力电池,在35%左右。主要原因包括:储能电池行业玩家类型与参与者数量更多;下游客户既有to B也有to C,客户结构更加分散;技术路径选择上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破坏性创新有一定可能不在龙头企业内发生;地缘宏观政策风险也会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从而对市占率产生影响。

单价方面,根据NREL的研究,到2030年锂离子储能电池的成本可以下降16%-49%。2022年宁德时代储能电池的单价在0.96元/Wh左右,参考NREL的成本降幅并考虑宁德的规模效应,预计在2030年单价降到0.60元/Wh左右,与动力电池的单价处于同一水平。

结合以上所有结论:2030年全球储能电池系统约为1TWh,宁德时代市占率为35%,单价为0.6元/Wh,计算可得2030年宁德时代在储能电池业务上的收入约为2100亿,2022年至2030年的年化复合增速约为21%。

其他业务汇总:2030年收入约1630亿

电池材料及回收业务

电池材料及回收业务2022年收入260.32亿,毛利率21.23%。其中,锂电材料业务主要布局前驱体及正极环节,2022年全球市占率约10%。当前公司三元前驱体产能约13.82万吨,未来产能规划可达39.32万吨,是当前产能的3倍。

公司回收业务规模庞大,为国内龙头,22 年碳酸锂回收量约2 万吨,废旧电池处理能力达 15 万吨,废旧电池综合回收国内占比约50%,为国内龙头。随着公司印尼和宜昌基地回收项目逐步投产,长远看公司合计产能可以达到 52 万吨,是当前产能的3.5倍。预计2030年电池材料及回收业务收入可达1200亿,毛利率19%。

电池矿产资源业务:电池矿产资源业务2022年收入45.09亿,毛利率12.24%。这部分业务虽然当前占比不高,但不容小觑。2020-2021年宁德时代拟用于产业链投资额高达190亿元,布局上游资源对保证供应链安全,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意义非凡。然而,由于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剧烈,这部分业务的收入与利润波动较大。通过假设已投矿产企业的产能完全达产,以此估算2030年该业务的营收与利润。在此前提下,预计2030年电池矿产资源业务收入350亿元,毛利率11%。

其他业务:主要是研发服务、材料销售及废料销售等。2022年其他业务收入164.8亿,同比增长68%,毛利率高达74%。考虑到公司强大的技术实力,未来其他业务收入能继续维持高位,预计2030年其他业务收入为280亿元,毛利率65%。

估值分析

保守估计:预计2030年宁德时代收入为12032亿元,毛利率18.53%。随着规模效应与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体现,宁德时代三费可以控制在8%以内,净利润稳定在10%,即净利润为1203亿元。2030年后,由于渗透率已超过60%,动力电池业务增速会大幅放缓;储能业务仍能保持双位数增长。因此,给予彼时宁德时代20倍估值是合适的,即市值约为24060亿元。

乐观估计:本文在电动车渗透率、宁德时代市占率、电池单价以及毛利率上的估计相对偏保守。适当上调这些低估参数,仍然按照20倍市盈率估算,可得乐观估计下宁德时代的市值为34254亿元。

结论:2030年宁德时代的估值在2.4万亿元至3.4万亿元之间,考虑到估算的是近8年后的市值,这个范围波动是可以接受的。



497497afhs

白日做梦,2025年宁德时代就倒闭了

回复@497497afhs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core73

一堆假设条件,有意义吗

楚狂人99

听了这一篇,彻底拉黑删除,宁德万亿市值就是顶,还有,2030年,谁给你的勇气给20倍pe,谁给你的勇气渗透率到60%?

鬼三哥聊投资

宁德时代这种生意模式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不确定因素太多。

非鱼_on

牛皮,营收1.2万亿,市值2.4万亿,在现在的基础上涨3倍,这还叫保守估计?

芙蓉王_9t

渗透率60%高了,毛利率18%高了,市占率40%差不多但也不一定,估值20倍市盈率高了,撑死15倍,锂矿价格降价幅度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