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用一生的7种顶级思维(深度好文)

2023-10-29 20:00:4316:09 26.9万
声音简介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中提到: 决定人与人之间差异的,不是天赋,不是勤奋程度,而是思维模式。 一个人的思维层次,就是他的人生上限。 以下这7种顶级思维方式,养成之后,你离成事就很近了。
01
蚊子思维一滴雨的重量大约是一只蚊子的50倍。
再加上下落时的加速度,它对于蚊子的冲击力,不亚于一辆重型大巴车全速撞到人身上。
那为什么下雨天,大多数蚊子能够安然无恙呢?
美国一位教授用高速摄像机拍下了蚊子在雨中逃生的场景:当雨滴打在蚊子的翅膀和腿部时,蚊子会被向击中那侧倾斜,然后侧身翻滚让雨滴从身侧滑落。蚊子身上布满了疏水的材料,就像荷叶一样,所以只要伸胳膊腿儿,就能优雅地脱身。

而当雨滴直接击中蚊子时,蚊子会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随后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  雨滴再重,蚊子都能逃出生天,就是因为它能随着环境和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应对策略。


这也印证了达尔文在《进化论》中提到的观点:


“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做出最快速反应的。”


英特尔创始人安迪·格鲁夫曾提出过“十倍速变化理论”:

外界变化永远要比我们预料到的,快10倍。


不信你看,有多少看似稳定的铁饭碗,已经被变化摔了个粉碎,多少曾经风光无限的工作,正在被AI所取代。


时代的潮水奔涌向前,想要立身安稳,不妨学学雨中的蚊子,主动拥抱变化。


人只有主动改变自己,才能在不确定中拥有确定性。


02


弹孔思维

 二战时期,哥伦比亚大学有个统计研究小组,负责为战时的美国分析数据,制定最优战略。  美国不希望自己的飞机被敌军击落,要给飞机外层加盔甲,但这存在一个矛盾: 盔甲覆盖不足,就会导致防御不足,盔甲过多则会影响飞机的灵活性,依然会导致防御不足。 如何找到一个最优解呢?


在整理各项数据后,军方发现飞机不同部位留有的弹孔的数量不一样。


他们认为,如果不能全部加盔甲,那盔甲就应该加在飞机受攻击概率最高的地方。 


乍听上去,好像完全正确。


但数学天才瓦尔德却提出了反对意见:盔甲应该加在弹孔最少的地方,也就是飞机的引擎。


瓦尔德解释说,从概率上看飞机各个部位受到攻击的可能性是均等的。但为什么在引擎上留有的弹孔数量远远少于其他的部位呢?


他猜测那些“消失的弹孔”都在未能返航的飞机上。


许多飞机在机身被打得千疮百孔时仍然能够返航,可一旦引擎受损,飞机可能就回不来了。


就像是军队医院病房里,腿部中弹的病人比胸部中弹的病人要多得多。


这显然不是因为腿部更容易中弹,而是因为胸部中弹的人都死了。


普通人只能看见受伤的飞机,但顶级的牛人看见的是“消失的弹孔”,其差距就在于概率思维。


拥有概率思维的人,往往能做出更正确的决策。


查理·芒格曾将自己投资的智慧比喻为钓鱼。

钓鱼的第一条规则是,在有鱼的地方钓鱼。


钓鱼的第二条规则是,请记住第一条规则。

我们这一生所面临的问题,无非三个: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要重复做什么?


概率思维让我们明白: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情需要长期做。


03


还书思维

 20世纪90年代,大英图书馆要从伦敦的旧馆搬迁到圣潘克拉斯新馆去。 旧馆藏书有1300多万册,据估算搬家费高达350万英镑。 如果你是馆长,能想到什么办法,降低工程预算? 雇佣更便宜的工人?降低运输成本?


但在巨大的工程量面前,种种方案似乎都是杯水车薪。


拥有顶级思维的人是怎么做的呢?


一位年轻的图书管理员找到馆长,对他说:“我有办法,而且只要给我150万英镑就可以了。” 第二天,年轻人在报纸上刊登出了这样一条消息: 自即日起,大英图书馆免费、无限量向广大市民开放借阅,但因图书馆迁址,请借阅者把书还到指定新馆。 年轻人将“搬书”的固有思维,转化为“还书”的思维模式。 花了不超过原预算一个零头的成本,就完成了90%的搬迁工作。


思维的杠杆就是如此之强大。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中有这样一句话:

如果思维是一堵墙,世界就在墙的另一边。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绝路,能挡住你的只有你的固化思维。  遇到问题走进死胡同的时候,不妨掉个头,说不定就能走到柳暗花明处。


04


灯塔思维

 美国畅销书作家迈克尔·西蒙斯曾花了5年时间,研究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企业家。 他发现这些出类拔萃的创业者在看待问题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他们基于四维视角来看待世界,而大部分人都停留在一维视角。




一维视角的人目光局限于特定的专业领域,四维视角的人能从过去到未来跨越几百年去思考问题。


一维视角的人追求短期利益,四维视角的人更看重远期的收益。 


比如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为了一些可能失败或者需要 7 年以上时间才有回报的实验,愿意持续进行数十亿美元的投资。

比如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长巴菲特只投资于他认为自己可以投资几十年的公司。


 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曾经问过下属一个问题:为什么大部分人难以取得巨大的成功?


下属茫然,孙正义在纸上画了一座山,在山脚下画了一个圆,又在山顶上画一个圆,并在山顶上标上“理想”二字。


理想就是一座灯塔,寻着目标向前,你的耐心就会更好,你会更从容更坚定。


一时的成功不会让你迷失,短暂的失败也不会让你感到恐惧。

所以,不要高估一年的积累,也不要低估十年的改变。

永远做正确的事情,剩下的时间会给你答案。


05


上游思维

得到的图书团队曾采访国内顶级的程序员,问他们:这个职业的核心挑战是什么?


也许你觉得,他们天天跟代码打交道,遇到的挑战无非是如何写出更好的代码,掌握更多的编程语言等。


但几位技术大牛的答案跟这完全不搭边,他们不约而同地把答案锁定到四个字——

追问需求

腾讯公司副总裁郄小虎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

他原来在谷歌的时候,负责提升从搜索到广告转化的成功率。

一次公司的业务团队发现,中国用户的转化率偏低,就对他所在的技术部门提出需求“把广告字体变大一些,背景色调得更醒目一些”。

他们没有直接调整,而是询问这么做想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沟通之后才知道业务部门是想提升转化率。


经过调查他们发现:当年国内的门户网站顶端常常放一堆密密麻麻的banner。中国用户打开网页,上面的根本不看,直接看下面。


而谷歌广告的展示位,刚好在最顶部。


后来他们把广告调到最下面,转化率就提起来了。


顶级的工程师解决问题,不只关注代码,更能看到代码背后的人的需求,这就是典型的“上游思维”。

《麦肯锡图表思考法》中也提到一个工作原则——

不要打地鼠

解决问题不能像打地鼠一样,哪里冒出来就把它打下去。

这样问题永远也解决不完,也永远也无法真正地把问题给解决掉。


遇到问题普通的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顶尖高手改变思维。

追本溯源,着眼全局,找到问题的关键节点,方能一击制胜。


06


懒蚂蚁思维

日本北海道大学的进化生物研究小组曾做过一个实验。

他们对三个分别由30只蚂蚁组成的黑蚁群进行追踪,以观察它们的分工情况,他们发现:


在族群里大多数蚂蚁都很勤快,忙着清理蚁穴、搬运食物、照顾幼蚁……

但是,一些蚂蚁却格外懒惰,在其他蚂蚁忙碌的时候,它们经常探头探脑,东张西望。

生物学家把这部分蚂蚁叫做“懒蚂蚁”,并在它们身上做了标记。

令人惊讶的是,当研究小组断绝蚁群的食物来源之后,那些勤快的蚂蚁仿佛顿时乱作一团。

反倒是那些被打上标记的懒蚂蚁,从容不迫地带着蚁群寻找新的食物来源。

原来懒蚂蚁们不是真的懒,它们只是把勤奋的时间都花在了侦查上。


这就是著名的“懒蚂蚁效应”。


你是否也陷入过“勤奋的蚂蚁”的误区呢?心理学专家Jordan Peterson教授列过一个自测表。

1. 花大量时间做事情中最容易的环节,还自满于“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2. 以“准备”的名义拖延,看上去很忙但事情没有任何进展。

3. 从来不验证工作成果。

4. 读了很多书,但从不总结规律;即使总结了规律,也没有用到实践中。

如果你有以上的迹象,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在埋头赶路时,记得时不时抬头看看远方。


07


场域思维


19世纪中叶心理学家库尔特·考夫卡曾提出过一个场域理论。


外在的环境分为两类,一类是地理环境,另一类是行为环境。地理环境即现实的环境,行为环境是臆想中的环境。


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


考夫卡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冬日的夜晚,一男子在风雨交加中,骑马来到一家客栈门前。


铺天盖地的大雪覆盖了一切道路和路标,他很高兴在黑夜中找到这样一个安身之所。


店主诧异地到门口迎接这位陌生人,并问客从何来。


男子直指客栈外面的方向。


店主听闻,用一种惊恐的语调说:“你是否知道你已经骑马穿过了康斯坦斯湖?”


闻及此事,男子当即倒毙在店主脚下。


该男子在骑马过湖时,湖泊是地理环境,而他的臆想中的环境则是冰天雪地的平原。


倘若那个男子事先知道他要途经一个大湖,他绝不会有勇气在上面策马奔腾。


也正因为他臆想中的环境是坚硬的平地,才在闻及他骑马穿过湖泊时大惊毙命。


人是环境的产物,改变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永远把自己置于能滋养自己的环境中。


想要提高专注力,就尽量给自己营造无人打扰的环境,学会屏蔽纷扰。


想要提升认知力,就请卸载低密度低质量的短视频app,咀嚼经典读物。


想要心态积极,就要远离让你emo的东西,少和人纠缠,多看大自然。


如果你对自己的现状不满,那就从换个环境开始。


改变自己,就现在。

《认知红利》中说:你这辈子的成就,最终能达到多高,是靠你的思维模式支撑起来的。


思路决定出路,思维到不了的高度,脚步也无法抵达。


而你看过的书,走过的路,历过的事,遇到的人,都是你思维升级的垫脚石。


持续不断在事上磨,在心上炼,在尘中悟,终有一天,你将跳出禁锢自己的圈子,看到更大的世界。


与朋友们共勉。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AI语音

顶级七种思维:蚊子思维(主动拥抱变化),弹孔思维(消失的弹孔)既为概率思维(在有鱼的地方钓鱼,那些要做,哪些不需要做,哪需要重复做),还书思维(大英博物馆还书),灯塔思维(找准方向持续精进,其他交给时间),上游思维(追根溯源,找到全局解决问题的关键),懒蚂蚁思维(注重侦查),场域思维(掌握自己的场,找到自己的坐标)

听友442748665

主播声音很治愈,感谢陪我在走不开心的岁月

黄河68

谢谢你的入心讲解!

1397963vnqh

你讲得真好

猜你喜欢
收益一生的世界顶级思维

书籍信息:用巴菲特比尔盖茨马云等世界精英都用的顶级思维能力帮助你更高效生活工作内容重点:破壁思维让你走出舒适圈,故事思维让你提高掌控力,16种思维方式提高你的认...

by:杰森俊奇陪您谈天说地

受益一生的世界顶级思维

聪明人和普通人之间的根本区别,不在于知识多少阅历深浅,而在于思维方式的差异,像聪明人一样是思考和行动建立强大的思维优势和行为模式,才能看清复杂世界背后的真相,更...

by:甜心老师

受益一生的世界顶级思维

聪明人和普通人之间的根本区别不在于知识多少、阅历深浅,而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所获取的一切结果,都取决于我们的行为,而我们的行为取决于我们的思维...

by:杨普冰糖葫芦

受用一生的学问

成功者不是致力于改变世界的圣人,而是善于变通的适应世界的人。

by:来日可期zcl

受用一生的学问

聪明的人总是让自己从陈旧的观念里走出来,他们深知变通的能量,懂得改变,一以贯之的规则去实现自我突破,创造自己的辉煌

by:乐菲读书

变通思维|受用一生的智慧

有的时候,人只需要稍微改变一下思路,命运的前景、工作的效率就会大为改观。每个人都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一点点改变就意味着获得一次机会。要善于从创新思维中赢得机遇,...

by:爱读书的妞妞兔

变通 受用一生

帮助你让自己从陈旧的观念中走出来,知道变通的能量,懂得改变才能实现自我突破,创造自己的辉煌。

by:猫猫不理我

让你受用一生的法则

世界上有许多神奇的定律、法则、效应,学习、掌握和运用这些经典定律,我们便能掌控自我,选择正确高效的发展之路;能更深入地理解情感与婚姻的要义,缔造美满幸福的家庭;...

by:蒽慧77

一些顶级思维习惯,养成受用无穷

顶级思维习惯,养成受用无穷。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就是思维方式的不同。鸽子思维,教你借力用力,更好地发展自己;换轨思维,让你学会变通,寻找人生最优解;辩证思维,事...

by:_彩宝_

变通受用一生的学问

水随形而方圆,人随视而变通。从事物的表象挖掘事物的本质,找到新的突破口。因守旧只能故步自封,观念的束缚使人类受到了许多限制,这些限制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人的创造力...

by:小白鸽_素未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