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 【自我攻略】我不是谦虚,我是心虚——冒充者

2023-07-24 23:57:3509:17 64.3万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198 喜点

轩琛与芋

我认为冒充者之所以心虚是因为TA不仅不够自信,而且知道自己确实还有很多不足,但又不去改变,或者根本不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例如,以前我总是在自己所学的专业上很不自信,别人问起我,我总是说大学时候都没有认真学到什么,毕业后又没有什么实践,通过类似的借口来否定自己,并且一直在逃避这个问题。后来,我开始认真地去学习,去研究,发现很有意思,甚至超过了大学时的学习热情。不论在哪里总是带着书或笔记本,不想浪费任何时间,但我却总是遮遮掩掩暗暗地努力,当别人发现我在看书,做笔记的时候,甚至夸我很努力的时候,我又很心虚说,没什么啦,随便看看而已。好吧,冒充者又来了。以后我会说,我想多学点知识,让自己更专业一点。

米未MeWe 回复 @轩琛与芋

帮你把现在看起来的以后留在这里,等你长成越来越专业的那个 以后的自己。

轩琛与芋 回复 @米未MeWe

谢谢,我会努力,不放弃,勇敢做自己。

鹤穆羲之 回复 @轩琛与芋

是啊😁

蜗牛麦 回复 @轩琛与芋

我感觉说的就是自己啊

了了诺 回复 @轩琛与芋

+1

壤_au 回复 @轩琛与芋

你这样很好 我也以前错过了很多学习的机会 ,现在也用所有碎片时间提升自己,如果别人看到我这样,我可能也和你一样那么说,随便看看而已啦。其实我也是想让自己强大一点。这么若无其事地何人说,一方面是冒充者人格,另一方面是想要想看起来毫不费力,就得加倍努力。很奇怪自己想努力,偏偏又不希望别人看到自己的努力。

语昊讲故事 回复 @壤_au

我现在的做法很你们是一样的,默默地去努力,去学习,不敢让别人知道,因为我害怕外一失败了会很丢人,一直在逃避

努力使我快乐 回复 @轩琛与芋

总是掩饰自己的努力,害怕自己的努力坚持不下来,害怕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而被身边的笑话。这是因为自卑而产生的冒充者人格吗?对于这种心里倾向,该如何应对呢?

闪闪的太阳眼镜 回复 @努力使我快乐

我也是这样,总想暗自努力,害怕被别人发现。被别人发现后,就表示玩一玩。其实,这是一种自卑,不自信,这怎么破?

1388056lcpj 回复 @轩琛与芋

同感

Done_z_ 回复 @轩琛与芋

只要自己不心虚,肯定自己的努力,其实也不用在意给别人说什么嘛。

子叶梦晓 回复 @轩琛与芋

我也是这样的,和你经历差不多。内心总是充斥着不安。一直觉得自己不够优秀,然后还有学习焦虑,学识的越多越自卑,还无法停止学习。

简单_0xt 回复 @轩琛与芋

同感,但,其实真的可以大声的回答,我就是想多学点,因为我现在想学了!人生很长,学无止尽……是对的,我们为什么要冒充呢?没必要,学习了

影子哈哈 回复 @轩琛与芋

同感

兰熙之蕙质兰心 回复 @轩琛与芋

我也是这样,每次都是在偷偷学,我同学有时候夸我说像你这样的人,如果以后一直坚持下去会有大出息的,以后可别忘记我呀!我内心就会觉得自己很心虚,我哪有你想象的那么优秀呀!不过我还是会默默去努力。

回复@轩琛与芋
表情0/300

其他回复(16)

米未MeWe

帮你把现在看起来的以后留在这里,等你长成越来越专业的那个 以后的自己。

轩琛与芋

谢谢,我会努力,不放弃,勇敢做自己。

鹤穆羲之

是啊😁

蜗牛麦

我感觉说的就是自己啊

其他用户评论

MissSheep299

在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有冒充者人格的人换个角度看其实是自醒,自知的人。大家翻看新闻时,往往会被一些标题吸引,例如“4岁儿童倒被古诗3000首”,“清华女博士成为历史第一人”等等。这些都是为了博人眼球而被强行放大的事实,很多人和事在当下都是以膨胀的状态存在的。如果作为漩涡中心的主角能抛开空虚的报道而自省自己是否真的符合盛名,我觉得是一件好事。不过一般人,如果有冒充者人格,可以按照康永哥说的,认真思考下自己取得大家称赞的成就背后的过程是什么,细细想来,就会发现,自己确实是值得的,并且还可以变得让自己变得更好。

1397306azmj 回复 @MissSheep299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鹤穆羲之 回复 @MissSheep299

不错

HarryI 回复 @MissSheep299

学习了

有没有人知道

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老乡有一个说法:家养的鹅的眼睛里看到的人和事物都是缩小版的,要比实际的尺寸小,所以家鹅看到比它自己强大的陌生人会追上去咬,甚至可以像狗一样看家;相反黄牛的眼睛里看到的人和事物都是放大版的,要比实际的尺寸大,所以黄牛看到比自己弱小的人牵它的鼻子甚至打它,也不敢反抗。在这里家鹅在某些方面可以对应自恋型人格,黄牛在某些方面则可以对应冒充者人格。

听友335327096 回复 @有没有人知道

自我观点:所以不管是自恋型人格还是冒充型人格认清事物的本质, 避免被蒙蔽双眼让大脑映射出错误的观念。

听友335327096 回复 @有没有人知道

这个道理很确切

_王者无敌 回复 @有没有人知道

废柴好的例子

topmanyu

总感觉康永老师的课,听不到重点~最后发现是每节课应用的文献或科学家、心理学家名字太长,词频太高。比如中文名说一遍接着是英文名,然后报应用时还是xxx的名字,整个音频同一应用的名字短期内出现3次,再加上不同的科学家名字,名人的名义,这就冲淡了课程的重点,希望能直接给结论,给您的解读,在最后补充应用原理论或原著章节,想办法改进下~gold

米未MeWe 回复 @topmanyu

嗯嗯 谢谢你的聆听和建议 内容中是会涉及部分的理论支撑,大家的表达方式也会有异同,我这边会沟通老师看看是否需要调整哈 持续关注哦~

米未MeWe 回复 @topmanyu

嗯嗯 谢谢你的聆听和建议 内容中是会涉及部分的理论支撑,大家的表达方式也会有异同,我这边会沟通老师看看是否需要调整哈 持续关注哦~

米未MeWe 回复 @topmanyu

嗯嗯 谢谢你的聆听和建议 内容中是会涉及部分的理论支撑,大家的表达方式也会有异同,我这边会沟通老师看看是否需要调整哈 持续关注哦~

苏七书

年少时可能是受家庭影响,非常较真,特别害怕被他人称赞。对方说,你真努力/漂亮/可爱/认真的时候一定会矢口否认,生怕自己配不上,辜负了别人的期待。直到大学才慢慢理解什么是社交,对方称赞我可能只是因为他不讨厌我,或者这会他心情好。不因外部的评价(好的或者坏的)轻易动摇自我认知大概是我正在走向成熟的第一步吧。

爱自己小狐狸 回复 @苏七书

幼时有相同的经历,但是我现在仍然存在极大的自我否定,自卑。有时别人称赞我,我真的都是矢口否认,我并不是那样,我配不上这样的称赞

当前评论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