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圈圈

千年而下,母爱都是无私,伟大的,尤其当了妈妈后更能理解妈妈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爱,谢谢先森解读。

回复@54圈圈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sapphire2003

不少人渴望遇见无条件的爱,我可爱还是不可爱,他/她都爱我,求之于爱情,很难,求之于妈妈,却比较常见,不少妈妈的爱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爱。有时妈妈的爱❤❤还会表现为“过度担心”,比如,有一种冷叫你妈妈觉得你冷。妈妈每一次想象到孩子挨冻的画面,心中气候的寒冷就加倍一次。“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同理,想象到在外漂泊,无人缝补照料,妈妈禁不住就想给孟郊一种结结实实的温暖,禁不住就在加固衣物。懂得妈妈就是懂得了这种过度担心。这首诗抓到了这样的画面使得它在母爱诗中无可替代。

sapphire2003

看过一个比方,说语言是教堂尖顶上的笨鸟。教堂的尖顶太尖了,鸟根本没有办法落在上面,所以不停地绕着塔尖飞啊飞,偶尔会有一次落在塔尖上,那就是一次精准的表达,比如那些历史淘洗下来的,经典的,仿佛写在我们自己心上的作品。经常写出落在塔尖上的鸟的诗人是很少的。苦吟诗人挺像绕着塔尖飞的鸟……

sapphire2003 回复 @sapphire2003

写诗也应该向内求吧?“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词句不可过分雕琢…

荷塘月色郊外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历经世事沧桑,愈知母爱的深沉! 谢谢老师,辛苦了,祝安好

秋水若溪_

所以,一个诗人,要么性情、灵魂中自带真善美的芬芳;要么学养深厚,基本功扎实,诗技精美精湛;要么有文字文学的天赋。如果一个人能同时拥有这三样,自是顶流如杜甫、东坡和王维。如果是要靠苦吟、强求得来的,是会累死个人的。

秋水若溪_

孟郊的《秋怀十五首》个人特色太过明显,艰涩孤寒,只能用作个人情绪和情感的表达与抒发。 诗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个体情感能引发普适性的情感共鸣。比如: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第二类是带有疗愈和审美作用的诗。以摩诘诗为代表,可以让读诗的人在诗里栖息,暂避人世的风雨烦杂。 如: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行至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秋水若溪_ 回复 @秋水若溪_

第三类是带有哲思意味的诗。比如: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的《秋怀》不属于这几类里面。比较难引起群体的共鸣和流传。只能用作于个人情绪、情感的抒发。(不看文献,不做研究的非专业人士在此班门弄斧,仅个人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