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我们近百年来,一直向西方学习,可以说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推动了我们国家多方面的文化发展;但是,我们很多人也丢失了中国心,我们变得有点不像中国人了。所以,我感觉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非常严重的问题。文化的自信、文化的主体精神,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显著标志,文化首先体现在我们的衣、食、住、行里。


我们现在是怎么穿衣服的呢?你穿的衣服,我穿的衣服,还是中国的衣服吗?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我们现在的婚丧嫁娶,都以西方为典范,慢慢成为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丢失自己民族的礼仪、服装和风俗特色,其实是一件很令人难过的事。比如说我们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的毕业礼服问题,我记得清华的彭林教授曾经提出,希望改革我们现在所穿的毕业礼服,认为这样的服饰样式是完全西方的,是西方基督教传教士的服饰。多年来,也有人尝试过设计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学位服,但至今我们仍然穿的是西式的。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我们有源远流长的服饰传统,我们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服饰。为什么不选择我们中华民族的服饰,或者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设计,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学位服呢?中国自古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对照现实状况,我们心里不由得不难受。


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婚礼。中国传统上是以红色为喜庆,所以过去的婚服以红色为主色调,而白色用作丧事。我们现在的婚礼,特别是女性,穿的多是白色的衣裙、婚纱,与传统的理念风俗正相反,还有中国特色吗?这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其实,我们要走向世界,就要拿出我们自己国家的文化特色。我一直讲,这句话很重要: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不要误以为走向世界,就是和世界一模一样,就是迎合现代潮流;相反,越是民族的,越具有世界性意义。我们要好好地思考,因为我们有自成一体的优质特色,才能参与和全世界的交流互鉴,在差异中学会互相尊重、互相欣赏、彼此丰富。别人看到你,才可能来尊重你;你把自己的特色都弄没了,根本就不会被别人看到,尊重又从何而来呢?


我们现在的饮食方面也失去了特色。就拿我们的寿宴来讲,过去过生日,给老人做寿,我们吃的是寿桃,喜洋洋的。现在呢,吃的是蛋糕,蛋糕上还插了蜡烛,然后还要吹灯拔蜡。作为一个中国人,从小习惯了这样,其实是有一点问题的。我的意思,并不是要复古、完全回到原来的样子,而是说我们自己的很多风俗习惯,保留下来是很有必要的,让子孙知道先辈是怎么生活的,这里面有什么讲究。我们现在过很多节日,我们传统节日的气氛是让人内守、让人宁静淡泊,而现在过西方人的节日,比如情人节、复活节、圣诞节等等,加上商业的炒作,越来越热闹。而这些,虽然可以说是严肃的问题、很沉重的问题,但都还是外在的,更重要的问题是内在的。


内在的,就涉及我们的观念,包括生命观、价值观等等。在这些上面,我们丢失的太多太多了,比如说,现在一些基本的概念一一人类的共同价值观念:平等、自由、博爱、民主。在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上,我们习惯了西方的标准。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早就有对这些观念的认识,这些认识可以跟西方文化中对这些观念的理解相比较,相互取长补短。有多少人想过,我们历史上关于“平等”的概念,是不是就像现在通常理解的这样?我们中国的平等概念,是“维齐非齐”的,是承认差异的;现象上的平等不是真正的平等,我们不是追求形式上的、外在的平等,而是追求人类内在的真正的平等。事物之间有着差异、差别,差异、不平等不是正常现象吗?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东西。任何两个东西之间都有差别,我们经常讲,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孟子讲过一句话,“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万物不是齐一的,这是万物的实情。这是正常的,是现象上的真实情况。所以我们要求现象上的平等,这是西方人的观念。我们要求男女平等,男女能平等吗?男人能成为女人,女人能成为男人吗?不可能,要相互尊重,这才是真正的平等。《礼记》里面讲:“礼者,自卑而尊人。”这个“卑”,不是卑鄙、卑下,而是谦卑、谦虚。礼的目的就是要我们每个人懂得尊重别人,自己要谦虚、谦下。


在我们的传统里,“虽贩夫亦有可尊之处”,就是一个挑担子的人,也有值得我们尊重的地方,所以孔子才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才是中国人的真正的平等观念,追求内在的相互的尊重,而不是外在的形式上的平等。有的时候,外在的平等还会伤害很多人。


人的智能、体能都是有差别的,我们不可能要求大家一样。有人生来就体弱,只能扛50斤的东西,有人生来就身强力壮,扛100斤的东西也很轻松。我们怎么能要求前面的人跟后面的人去拼呢?我们强行要求每个人都扛100斤,那只有50斤承重量的人肯定受不了。反过来说,让每个人都扛50斤,那对100斤承重量的人来说是一种委屈、屈才。那好,平均一下,大家都扛75斤,这样两方都受损害。那怎么才是真正的平等?每个人尽自己的力量,发挥到最高、最好的程度,我能扛50斤,就把50斤扛好,而且不断提高;我能扛100斤,就把100斤扛好,我尽自己所能,多承担一些。扛50斤的人尊重扛100斤的人,打100斤的人也尊重扛50斤的人,这样才是真正的平等。这是体能上的差异,智能上的差异就更大了。不可能要求大家都一样,必须相互尊重才行。


所以中国的平等,讲究的是内在的平等,这是一种真正的平等。礼教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求相互尊重。

1802539prcx

谢谢老师,您讲的特别好

回复@1802539prcx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1x363004m9552

喜欢庄子的人生观、世界观。

略懂听书馆 回复 @1x363004m9552

我们上新了《庄子》,欢迎收听~

顺风顺水qwe

现在都扭曲了,以为钱是第一位

听友53298227

以前看过楼老的一些书,这次听到楼老的声音,跟想象中一样,真大师,接地气,说真话。

雨橦hh

老师讲的问题值得思考

1x363004m9552

事事平等是可笑的要求,能够有效解决问题,有人用脑比单纯靠体力干活更多更好更快⋯比如发明了轮子装车板上⋯⋯比如水车⋯⋯

当前评论用户

0010

简介:清明在抱,仁义在肩。明确目标,以终为始。诚心改变,做好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