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蛋进校园,究竟学什么

2024-01-31 10:01:5305:28 6885
所属专辑:马青观察
声音简介

近日,有媒体报道,湖北宜昌一所学校把“掼蛋项目”定为校本教程,同时还给学生们布置作业,要求他们人人学会打掼蛋。为此校方特制了一批专用扑克道具,作为礼物发给全体师生。该校工作人员表示,校方并没有做强制要求,也不算是寒假作业,只能算是一个兴趣教育,“下学期要进校本课程了,如果孩子对这个感兴趣,提前了解一下肯定更好嘛。”该名工作人员透露,“打掼蛋”是校方的周年庆活动,面向所有年级发布的,“具体怎么要求,得看每个班每个班主任的情况,看小朋友自己想不想学。”


对孩子们来说,这项不具备强制性的“寒假作业”,估计是最受欢迎的“寒假作业”,还有什么比小伙伴们聚在一起“奉旨”游戏更开心呢?是“掼蛋”还是“斗地主”区别不大。当很多学生的寒假生活被补课与作业塞满,当很多学生一到放假就只能孤单地困守在家,与小伙伴聚会玩耍就显得弥足珍贵,学校以开设“校本课程”为名,又是送扑克,又是提要求,对于孩子们来说,就如同有了“尚方宝剑”。


掼蛋可不可以进校园?这个问题并不是1+1=2的简单判断题。校方的初衷是,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变通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与合作能力。校本课程的设立本来就是突出不同学校的办学特色,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以更接近学生个体知识与经验的方式,组织更适合学生参与的各类活动。所以,无论是在校本课程中加入棋牌类项目,还是组织全校比赛,都是无可厚非的。


掼蛋的确是一种有趣的游戏,增进亲子互动,加强师生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沟通,锻炼逻辑思维、策略协作、计算统筹等能力。但问题在于,当有人把麻将当成是精密计算、协同合作的智力体操时,也有人是在输输赢赢中逐渐沉沦;有人站上电子竞技国际大赛的领奖台,成为人生赢家时,也有人却在网游成瘾中不可自拔。


掼蛋和这类游戏一样利弊参半。这个牌类游戏在江苏可谓尽人皆知,坊间流传的那句“饭前不掼蛋,等于没吃饭”的戏语,颇能道出它的深入人心,很多饭店精准地投客人所好,专门在包间里安排牌桌。再怎么赋予它“逻辑思维”“策略规划”“团队协作”的功能,再怎么强调它是一种智力运动,归属于棋牌类运动项目,去年成了全国智运会的表演项目,也正在以国际掼蛋精英塞走向世界,它最朴素的本质仍然是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游戏,并且是一种挺容易“上头”的游戏。


从规则上说,掼蛋并不复杂,不过是“争上游”和“80分”的结合,门槛低,不用专门上课。除了技艺之外,牌运也很重要,每一把牌好坏不同,难易度就不同。这与下棋是有很大区别的,下棋主要考验棋手的水平,也就是说,打牌比下棋更带有输赢的随机性。正因如此,吃饭前先“手谈”一盘,那是雅事,吃饭前来一场掼蛋,则是大众娱乐。当成年人都抵挡不了的社交游戏向未成年人延伸时,对掼蛋进校园产生警惕心,就不难理解了。



能让人上瘾的东西,往往具有相似的特质,比如,都带有刺激和愉悦的体验,能在迅速获得的奖励和反馈中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比如,能让玩家忘记现实压力,满足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成就感,获得自我认可和他人认可;比如,满足社交互动和竞争的需求,产生归属感;比如,不确定性与神秘感激发好奇心和探索欲,让人欲罢不能。一看到掼蛋进校园,会不由得担心孩子们上瘾,甚至沾染上赌博恶习,不能说完全是“杞人忧天”。



所以,从课程的角度说,学会打掼蛋,或者磨练牌技,不应该成为课程目标,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比“学习怎么游戏”更重要。至于这个游戏是掼蛋,是麻将,是电游网游,是围棋象棋,还是别的任何让孩子们感受到快乐的兴趣爱好,都是无妨的。



掼蛋进校园这个话题最大的价值,在于让我们重新认识游戏的价值,再次关注玩耍的权利。英国著名精神分析家温尼科特说过:“如果我们是健康的……我们以不同的方式追逐兴趣:读书、游戏、踢球、跳舞……”游戏是孩子快乐的来源,也是教育成长的路径之一,给予孩子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游戏,在游戏中收获快乐、知识、技能、创造力、想象力、社交能力等,应该是教育中重要的一课。从这个角度去设计,掼蛋进校园才能够成为一种有益的教育尝试


回复@1771262ario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天黑来踢门

真的很无语啊!

郭欣121

那同理,麻将,网络游戏可不可以进校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