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不幸病逝,开国大将黄克诚在得知这个噩耗后,悲痛欲绝。虽然黄克诚曾在庐山会议上受到了错误批判,但他仍然敬重毛泽东,黄克诚曾说:

虽然我自庐山会议以来一直蒙冤,但我们这代人对他的感情是超越一切个人恩怨的。他是中国最早的马列主义者之一,他为创立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军队,为建立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他成功了,成了党和国家的领袖,全民爱戴的英雄。

1977年12月,黄克诚被任命为中央军委顾问。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黄克诚被增补为中央委员,并当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开始参与到拨乱反正的工作中。

在拨乱反正阶段,有些干部、尤其是一些在政治运动中受过冲击的领导干部,借机发泄不满,贬低甚至诋毁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黄克诚对此深感不安,他认为,如何使党员干部正确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对我们党和国家来说是一个根本问题。

1980年11月14日至29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北京京西宾馆小礼堂召开贯彻《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第三次座谈会,会议由中纪委副书记王鹤寿主持,共1000多人参加。黄克诚因为生病没有出席会议,也没准备到会讲话。但在11月26日这天早上,黄克诚一起床就对秘书说:“请你给鹤寿同志打电话,我要参加会议,讲讲话。”

11月27日上午,黄克诚来到了大会的会场,他的出现让与会人员十分吃惊。会议开始后,王鹤寿向大家宣布:“今天黄克诚同志来参加会议,现在请他讲话!”至于黄克诚要讲什么,王鹤寿事前也不知道。

只见黄克诚向前挪动了一下身子,然后严肃地说:

同志们,我身体不好,联系干部和群众也很少,本来不准备讲话的。但是,我是一个心里有话就要讲的人。有些要说的话在今天的会议上向同志们讲一讲。我先讲讲对毛主席的态度问题;再讲讲党风和思想僵化及经济问题。

与会人员听到黄克诚的这番话后,所有人的神经都绷紧了,大家都渴望听听黄克诚会怎么评价毛泽东,因为大家都知道,黄克诚是“左”倾错误的严重受害者之一。

当时黄克诚的双眼已经完全失明,他的这个讲话没有稿子,也没有提纲,全凭脑子记忆,他连着讲了两个多小时,没有“卡壳”,也没有“走火”。参会人员都听得十分认真,有人要上厕所也是小跑着去,生怕漏掉了什么重要的内容。

黄克诚首先以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肯定了毛泽东建立的不朽功勋,他从我党我军的创建时期说起,讲到毛泽东在危机中怎样挽救革命,讲到毛泽东受排斥后,中国革命受到的损失。对毛泽东的历史功绩,黄克诚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毛主席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缔造者,多次在危机中挽救了革命,这是我们党和国家任何人都不能比拟的。如果硬说有人比毛主席更高明、功劳更大,那就是对历史开玩笑!

对毛泽东晚年犯的错误,黄克诚也给予了公正的评价,他认为绝不能把一切错误都推到毛泽东一个人身上。黄克诚是这么说的:

现在我们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却把错误都算在毛主席一个人身上,好像我们没责任,这是不公平的……毛主席晚年时中央形成的决议,哪一次不是开中央全会大家举手通过决议的?如果中央委员会多数同志都不赞成,各级领导干部都不赞成,毛主席一个人怎么能犯那么大的错误呢?当然,毛主席要主要地负领导的责任,但我们也要负一定的执行责任呀!

在讲话的最后,黄克诚认为一定要继续坚持、不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在这面光辉的旗帜上写下新的篇章。针对当时党内有些人对毛泽东思想存在的糊涂认识,黄克诚批评说:

现在有人要丢掉毛泽东思想这面旗帜,甚至把毛主席的正确思想、言论也拿来批判。我认为这样做是把中国引上危险的道路,是要吃亏的,是会碰得头破血流的!

黄克诚的讲话结束后,会场上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持续了好几分钟,许多人都激动得流泪了。有人说,好久没有听到这么有见地的报告了;还有人说,好久没有见到过高级领导人这样讲话了。

第二天,有人给黄克诚送来了他讲话的录音稿,并建议他拿去发表,黄克诚说:“这完全是我个人的讲话,如果拿出去发表,一定要请中央的同志审查。”

于是这份讲话稿又被送到了邓小平那里,邓小平看后作出批示:“此稿可以发表,请乔木同志在文字上把把关。”

不久以后,黄克诚的这份讲话稿在北京的各大报纸上进行了发表,并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党员干部看完讲话稿后,纷纷给黄克诚写信,称赞他实事求是、敢讲真话的崇高品格。黄克诚的秘书从群众来信中选了一部分,准备读给他听,黄克诚却说:“那些赞成的信就不要读了,我就不相信都是众口一词的赞誉之声,不可能没有反对意见。”

其实秘书已经选出了4封骂黄克诚的信,但里面的言辞过于尖锐,所以一开始没有拿出来。当黄克诚得知有这样的信后,笑着说:“快读给我听听,骂我的话也没关系。”

秘书把这几封信读完后,黄克诚高兴地说:“有味道,实在精彩!可惜不知道写信的都是些什么人,我很想同他们探讨一番。能不能设法找到写信的人,以我个人的名义把他们请来,先请他们吃顿饭,然后和他们好好谈谈,我相信是能统一认识的。”

正当秘书准备托有关部门查找这几个写信的人时,黄克诚又说:“我想了想,觉得不能这样做。如果通过政府部门去找,人家不明真相,还以为是给黄克诚写信惹了大祸,会给写信的人造成很大的压力,带来不好的效果。”于是此事就搁浅了。

这就是黄克诚,在他的一生中,他始终本着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与真话为伍,与真理为伍!

回复@和释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9_xth015

领导人就领导人,怎么还高级领导人?还有低级领导人,老百姓就是地下几十层

神经娃哈哈

黄克诚是真正有良心的共产党人。

1515199knrc

无法理解黄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