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长期征集

世事难料,人生几度秋凉,无常人生,值得更多温暖。叶檀老师决心做一件身体允许且力所能及的温暖之事——定期回复读者来信。生活、家庭、工作、事业、疾病、痛苦……任何想要倾诉的话,都可以发送到我们的邮箱yetanbusiness@163.com,或者在公众号长留言,更多归属可在公众号菜单栏寻找。温暖一个是一个,一起好好的活着。

文/青城桢楠

卡夫卡在小说《致某科学院的报告》里写过这么一段话:

我不要自由,我要的是一条出路,右边、左边,随便什么方向都成,我不提别的要求……前进,继续前进!

对于没有什么退路的人来说,有一条出路是极其珍贵的。

现在的经济趋势,对于不少人,一台电动车就是一条出路,但这条出路,最近遭遇了一些路障。

2024年3月4日,据南方新闻网报道,近期有快递员表示:

“太难做了,还是另谋出路吧。我觉得干不下去了,本身收入就不太稳定,经常被罚钱,这个新规出来之后,我感觉更难了,只好另谋出路去了。”

2024年争议最大的一件小事

让快递小哥感觉难受的是,2024年3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里,讨论度最高、争议最大的,第二十八条中的一款细则: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经用户同意,不得代为确认收到快件,不得擅自将快件投递到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快递末端服务设施。

简单来说就是,快递员正常来说要送货上门,如果要放在快递柜或者菜鸟驿站等终端网点,需要征得用户的认可。

用户不认可会怎么样?

《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也给出了具体的惩处方式,在第五十四条里,规定: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可以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未经用户同意代为确认收到快件的;

未经用户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方式投递快件的;

抛扔快件、踩踏快件的。

先要厘清一个事情,很多媒体直接把3万块的处罚和快递小哥放在一起,不明就里的人会误以为,这是针对快递小哥的处罚。

实际上,从规定上来看,处罚是针对快递企业的,没有针对快递小哥。

但从上面这张截图看,显然,快递小哥承受了相应的后果。

目前网络上,快递小哥吐槽最多的有几点:

派送时间大幅增长,派送量却在减少,以往放在快递柜,一天能有四五百件,现在每一个打电话,只能有一百多件。

新规实施后,有快递员发视频吐槽,以前30分钟送完的快递,现在要从早上9点干到晚上9点,整整12个小时,但收入只增加了60元。

很多小区没有电梯,需要爬楼,对体力的消耗非常大,每一件都送货上门,工作强大陡增。

一般白天用户都不在,打电话也常常联系不上,电话打多了,还会被投诉,电话号码被封禁。

快递送到门口了,万一出现丢失,如果没有摄像头,肯定会被投诉,按照以往的经验,最终赔付的往往是快递员。

收入相对下滑,被投诉和处罚的可能性却大幅增加,这让快递员的工作吸引力大打折扣,本就压力巨大的快递员,无处逃生。

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公司对快递员所负责派送的快件有时效性要求,如果产生积压未派送情况,每件快递处以10元罚款。如果每单配送前必须电话确认,600多件快递根本不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逐个确认,这些工作量是以往的几倍。

同样觉得委屈的还有加盟网点,代收点和各种驿站。

3月3日,据大众日报报道,记者走访了济南多家快递驿站和代收点,有快递站点收件量出现小幅下降。

其中一些日收件量不足800件的驿站或代收点,对新规可能造成的收件量下降更为敏感。一家超市里的快递代收点负责人表示,代收点本来就属于微利,如果后期的收件量下降,将不排除关闭代收点的可能。

加盟网点也不容易。

3月4日,上游新闻报道,某网点负责人李先生表示:

“按规定来做的话,要么送上门,家中没人的拿回公司处理或者退回,或者联系客户取得客户同意后放驿站。但这样一来就没有效率了,快递员的收入受到影响,离职率上升,快递网点招人难。

强制要求送上门会导致快递员离职率增加。我们站点现在有快递配送员40人,如果依照新规执行,要保持原有效率,起码需要100人。”

驿站小哥和快递小哥之间,血浓于水。

那消费者的货物,真的被送上门了么?

3月2日央视网报道,北京用户王明对记者表示,新规施行第一天,在家里等快递,最后只等来了取件码短信。”上述用户表示,他购买的8盆芍药在未经沟通的情况下都被快递员放在了丰巢快递柜中,由于商品都是盆栽需要搬运好几趟,对于手受伤的王明而言,非常不便。

媒体报道,3月1日新规实施以后,武汉、合肥多地出现利用新规投诉的情况。

原本是一件规范经营的好事,但局中的各路人除了委屈,还是委屈。一个小小的改变,有可能就是点一个鼠标的事,却关系千千万万人的生计,真是小小举措,大大影响。

要准时 要上门

快递要求越来越高 矛盾越来越多

2024年2月28日,国家邮政局公布了 1 月份的快递经营数据,结果显示:

1 月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 147.0 亿件,同比增长 84.8%。

快递数量随经济复苏快速增加。

这意味着,快递人员的需求量在增加。

根据物流时代周刊 2023年9月19日的文章,各快递公司为了提高竞争力,对快递员的配送时效要求越来越高。

从统计来看,从2012年到2023年上半年,快递准点率提高明显,2023年上半年已经超过80%。

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快递小哥在加快投递效率。

当然也有不少快递专家表示,实际配送的时候,送货上门的需求并不高,统计在5%到8%。

2023年7月份,安徽省邮政管理局公布曾经公布过一个数字,说安徽省有88.84%的用户日常主要从快递自提点取货。

用户希望送货上门,但为了各方都能活下去,利益均衡,也能接受快递点。

2023年,京东曾经公布过一份报告,名为“2023快递幸福感报告”。

这份报告是观察3年维度的用户习惯得来的,里面提到,人们收快递的偏好,排名第一的是送货上门,高达43.3%。而到网点取件、快递柜取件,合计在36%。

京东一直在主推送货上门,这些数字更能反应人们内心的真实诉求。

同样,在给别人寄东西的时候,京东的报告显示,用户最关心的问题是能否送货山门,关心的程度高达58.3%!

2022年,南方都市报做过一个问卷调查,据他们的调查,日常倾向于送上门的占比在40%,没有送上门的包裹中,有54%的用户主动提出过上门要求。高达62%的用户,希望自己可以选择接收方式。也就是,打电话提前沟通,让用户选择,征得用户的确认。

不少用户内心还是希望送货上门,起码让自己有选择。

谁的锅谁来背?

在《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之前,顺丰等公司一直在提高送货上门的要求。

2022年9月,顺丰首次在全国50个主要城市承诺“派件不上门,承诺必赔付”。

2023年3月,顺丰继续加码,宣称“派件不上门,承诺必赔付”服务承诺已正式覆盖全国600余个城市,且覆盖到更多中小型、地县级城市,特别是在一些县级市。

为什么顺丰能主动推行,而其他快递公司半推半掩?

这是钱能解决的问题,就看谁出这个钱。

公众号驿站有篇文章叫送货上门“病”得不轻,里面展现了很多从业者,对解决当前送货上门困境的想法。

有不少人提到,想要送货上门很简单,提高派件费就可以了。

顺丰能做得好,是因为派件费每件三元,而通达系是在1元。

有人算了下:

如果每票都送货上门,每个业务员能承受的送货上门单量大概在100-150,快递公司每单1.1元,除去运输、场地等费用,每单还剩7毛。

如果按照100单每天计算,快递员的配送收入是70元,150单则是105元。这个结果很难在大城市生存。

大多数快递员都在满负荷运转,全部送货上门就是100到150单,这似乎已经成了上限,快递员的收入天花板已然存在。

2024年1月底,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快递员的平均月薪为5834元,低于蓝领群体平均月薪6043元。

快递员的工资主要靠绩效。

根据草莓派调查的研究,我国蓝领群体入职半年后薪酬变化,快递员的增幅是最大的,而这也是因为多劳多得,绩效方面的体现。

有名快递老炮说到,大概六七年前,快递都是送货上门的,那时候也没有驿站和快递柜,送快递都要提前联系。

为什么当时能能玩得转?那时候基础派件一单1.5元,超重要另收费。

提高派件费用,似乎是快递员们的共识。他们想维持收入,活下去。

问题来了,快递员的诉求,谁来满足?到底谁来承担这个成本?是快递公司,还是消费者?

顺丰的派件费用高,消费者的成本也高,在京东购物,不是会员要另付运费。从最终成本转嫁来看,消费是要承担的。

通达系会涨价么?

从近期获得的一份快递专家纪要里了解到,2024年头部快递公司为了保住份额不会涨价。相反,头部品牌要继续降价3到5分,序列靠后的品牌,降幅更大。

快递公司不会涨价,这成本也很难转嫁出去。

2023年2月全国总工会发布《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调查显示,包含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群体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总人数已经达到8400万人。

据《改革杂志》2024年第一期,李稻葵课题组的分析,8400万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表明着相关岗位已经饱和。

如果《改革杂志》分析的没错,那意味着,因为供求关系,快递员在和快递公司的博弈中处于更弱势一方。除非有更强力的干预,否则很难提高派单费用。

快递员离开就离开,快递公司也许没有太多顾虑。

还记得2024年2月23日,为了维护外卖快递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利益,政府公布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等文件,里面要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明确加班费等内容,受到广泛好评。

但有一点,可能对于想赚钱的快递小哥来说,也许是另一种滋味。

指引里面提到,平台企业应该合理确定劳动者连续最长接单时间和每日最长工作时间。劳动者工作时间达到上限时间的,系统应推送休息提示,并停止推送订单一定时间,以保障劳动者获得必要休息时间。

如果平台企业强制执行劳动时长这一规定,想要多劳多得的快递小哥,恐怕就得喝西北风。

对于京东、顺丰等企业,送货上门压力不大,对于三通等企业,那就是解除了低价武器,伤筋动骨。

大家都想更有竞争力,得到更好的服务,又不愿意加价,不愿意出钱,怎么办?

企业之间的博弈,商家和消费者的博弈,挤压的是最弱势的一方,在一线风里雨里昼夜奔波的快递小哥。

唐诺在《声誉》中写到,《创世记》中的上帝让亚伯拉罕知道,世俗社会的公平正义就是寻找合适的平衡点。

快递新规之后,公平正义的平衡点在哪?

距离618、双十一,还有几个月,如果这几个月找不到平衡点,2024年的618和双十一,可能会是一场灾难。

当然,如果再深层次思考问题,这可能涉及到更大的平衡——线上与线下消费之间的平衡。

过去,电商发展速度太快,尤其直播主们赚得盆满钵满,财富逐渐向少数人群集中,这样的失衡,也是让人担忧的。

基于这种情况,结合快递新政,某大V给出了这样的联想和分析:

站在公平正义的立场上,寻找合适的平衡点,这是社会的希望所在。

祝华平

邮政为什么老大的位置被取代,就是之前大多数的站点贵,态度差,速度慢,唯一的优点就是全国那都到。现在顺丰京东就是送到家和客户确认。其他快递默认一个短消息,驿站,收发室一放就走了。最后还不是快递员收入影响。国家要求企业,企业要求员工,员工收入不够要么辞职,要么要求加薪,导致快递费涨价,老百姓买单。那种想送货上门的就选贵的快递公司,既要又要现在很难的,好人不多啦

回复@祝华平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小明冲冲

要求送货上门另加钱,快递寄出时就提前让客人选

韦锵锵

这个很好解决,在购买商品时就应该给消费者选择权利,选择送货上门加几元钱,选择到驿站自己取件不加钱,这不是两全兼美的事,有何难办的

菜菜_c8n

顺丰一个件的利润是其他品牌的好几倍。。。

一一点点点点点点点

让市场来决定好了

当前评论用户
TA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