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爱”

2024-03-08 15:22:3021:00 2596

梅花春来

我听到《告别》,瞬间流泪了 孩子的阿是全然的对妈妈的付出,从妈妈的需求出发,感到是深爱又是自在 我也想到了过世的妈妈,她也在我的眼眸和身体里,只是父母的爱感觉到深重,似乎是有条件的。当我终于成为一个成年了,也半百了,作为一个孩子,对父母的爱,也不再那么全然,添加了很多附属条件,我已经成为父母的爱的继承者。 觉醒,就是发现痛苦的根源,终止,我开始转变对孩子的爱的方式,然后是对父母的,停下来,停下来,不被爱羁绊

回复@梅花春来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艺见君

这种无条件的爱,在国人里面太稀缺了。要不就变成溺爱,孩子变成巨婴。能把握好当中的度,实在太很少了

王立l辛上邪 回复 @艺见君

前几天听过的心理学讲座说,巨婴的形成不是被爱太多,而是因为缺爱,特别是婴儿期没有被真正关爱。

王立l辛上邪 回复 @艺见君

小时候不爱 管不了的时候溺爱

艺见君 回复 @王立l辛上邪

是用错了爱的方式造成了缺爱

旋转符号

爱自己孩子是分度的:1陪伴更多的是小时候(初中之前);2关爱换成关注吧,高中时期更多是关注(默默些)孩子到了叛逆期要适当保持距离;3大学时期更是保持空间、边界感(还需要经济支持);4步入社会更要把孩子当成一个成年人对待(平等交流),不管成败与否只给予温暖、理解;5成家…中国的父母更多的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但要把角色认清,孩子已是主角,父母在ta家是配角。总之孩子就是大客户(王老师的经典语录)

王立l辛上邪 回复 @旋转符号

理想状态

比邻xmly 回复 @旋转符号

您讲得很有道理👍🏻

小猪小猪呼呼呼

因为我们国内很多时候如果不学习以后就不会有好的工作,家长只能拼命的让孩子学习,更多是给与孩子物质,我们对孩子精神的关心是匮乏的,因为没有更多精力关注孩子的想法。

比邻xmly

听到《告别》,我眼泪哗哗留下,谢谢您王老师,让我听到了这样感人的诗歌。反复听了很多次……

王立l辛上邪 回复 @比邻xmly

谢谢🙏

TigerC大湖

我猜我已经懂了一些了。即时暂停...

当前评论用户

376257632

简介:当下一刻 美妙一刻

TA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