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后,党和国家的历史出现了重大转机,在这个关键时刻,陈云以对党和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大无畏的气概,做了几件对党和国家发展前途起着关键作用的事,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基础。

“四人帮”被粉碎后,人民群众普遍希望邓小平能够复出工作,但中央的一些领导人认为: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是毛主席定的,批邓也是毛主席定的,凡是毛主席决定的,就都要坚持,不能改变。让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不该再提出。在这样的形势下,党内的许多同志都不敢冒着风险站出来为邓小平说话。

当时陈云的身份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央委员,但他却率先站了出来,两次带头提出让邓小平复出工作。

第一次是在1977年3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此次会议的议题是总结粉碎“四人帮”以来的工作,部署当年的工作任务。华国锋专门在会上进行强调:

有两个敏感问题:一个是小平同志出来工作的问题,一个是天安门事件平反的问题,希望各组讨论的时候不要触及。

陈云却在向上海代表团提交书面发言时,坚持提出了邓小平的复出问题:

为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需要,听说中央有些同志提出让邓小平同志重新参加党中央的领导工作,是完全正确、

完全必要的,我完全拥护。

由于陈云在党内有着很高的威望,他的发言对许多中央领导人触动很大,有些领导害怕陈云的发言稿印发后,他的意见在党内引起更大的反响,他们便指示会议的工作班子去找陈云,让陈云按华国锋的讲话口径修改发言稿,然后再下发。陈云对此断然拒绝说:“要发简报,就照我讲的,一个字不改地发。”

华国锋等领导人得知陈云是这个态度,竟然决定会议简报不印发他的讲话,但此时陈云的讲话已经在上海代表团里传开了,与会人员纷纷积极响应,要求邓小平复出。

3月14日,华国锋为了缓和会议气氛,终于对邓小平复出一事松了口,他说:“经过5个多月揭批‘四人帮’,解决邓小平同志问题,条件逐步成熟。要做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但陈云对华国锋的表态并不满意,他决定继续催促一下华国锋。3月17日,陈云又在中央工作会议西南组会议上发言说:“时机成熟的时候,让邓小平同志出来工作,我很赞成。”就这样,陈云的提议在北京传开了,很快各省也都知道了他的提议。

在陈云的大力呼吁下,华国锋终于开始认真考虑邓小平复出的问题。1977年7月16日至21日,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在此次会议上,邓小平正式恢复了工作。

陈云的另一大贡献是带头触及老干部解放和冤假错案平反问题,他率先提出了“坚持有错必纠”的方针。

1976年11月,黄克诚的夫人给陈云写信,希望中央能允许黄克诚回北京治疗眼疾。陈云收到信后,马上给华国锋和叶剑英写信,信中说他与黄克诚非常熟悉,他认为黄克诚为人顾全大局、克己朴素,如今黄克诚的一只眼睛已经失明,另一只也很危险,为了治愈黄克诚唯一的眼睛,请考虑调他回京治疗。

中央政治局很快批准了陈云的意见,提出让黄克诚回京治病,这也成了陈云推动平反冤假错案的开始。

1978年11月,作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预备会议的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事先规定的议题是讨论经济问题,陈云却在会上主动提出了为薄一波等61人、陶铸、彭德怀等冤假错案平反和批判康生错误等6个问题,他说:

不解决这些冤假错案,很不得人心。彭德怀同志,曾担负过党和军队的重要工作,对党贡献很大。至于康生,他在“运动”中随便点名,对在中央各部和全国各地造成的党政机关瘫痪状态是有重大责任的,其错误是很严重的。中央应适时给其以应有的批评。

因为这几项提议出自德高望重的陈云之口,很快引起了与会代表们的强烈反响。邓小平得知陈云的讲话后,马上做出反应,肯定了他的意见,华国锋也不得不对这些问题做出回应。

在不久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央重新审查并纠正了过去对彭德怀、陶铸、薄一波等人所作的错误结论。1978年12月24日,彭德怀、陶铸的追悼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陈云出席了追悼大会,并为陶铸致悼词。与此同时,薄一波、王鹤寿、黄克诚等一大批遭受迫害的老同志,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大会还一致同意增选陈云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从此以后,陈云与邓小平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做出了新的重要贡献。

13938080ydw

文章很好 读的极差

回复@13938080ydw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1860016evqh

伟人华国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