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今天是一期很特别的节目。三个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女人,共同读了《斑马》这本关于生育选择的书。


38岁的Weiya, 第一次如此直白的说出了她的生育焦虑,感觉在「双十一最后一个小时」,到底「买」还是「不买」。而Guxi, 一个人生规划如此清晰的女人,生育话题却是她「房间里的大象」。


我们看到了太多母职的拉扯,听到了各种女性因为生育丢失了部分自我的故事,「恐育」似乎快变成一个主流叙事。而这归根到底也许只是两个问题:我到底该不该要一个孩子?我是否准备好了成为一个母亲?


不久前一次喝咖啡,我们从莎莎嘴里听到了石破天惊的一句话:生育是一种被赋权(empowerment)。她是一名创业者,也是一位一岁小女孩的母亲。让我们无比钦佩的是,她在怀孕生育的全过程没有任何月嫂和育儿嫂的参与,在创业日理万机的同时,姿态优雅地完成了向母亲身份的切换。


而恰好,Guxi和Weiya分别站在女性生命的两个选择节点,当我们近乎决然地走向某一个相似的方向时,突然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生图景,发现原来「生孩子」是一件可以如此具有主动权的事!这也让我们重新思考「自由」,重新去回看和审视自己的选择。


虽然这一期我们在情不自禁的眼泪中收尾,但希望你听到是鼓舞、是平和,是女性忠于自我的从容和力量。



00:04:58 我们三人,为什么会在人生这个阶段读《斑马》

00:11:58 「不婚不育保平安」和「不要穿着暴露」难道不是受害者的自保指南?

00:20:04 38岁的Weiya, 第一次如此直白说出了她的生育焦虑。

00:26:14 生了孩子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怎么办?

00:29:18 Weiya被妇产医生手拉手催生。

00:34:04 害怕未来后悔而生娃,是一种忽略了对方生命的自私吗?

00:36:52 莎莎没请阿姨没请月嫂,独立坐月子,因此有了完整的孕育体验。

00:40:13 我们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越野跑 VS 跑步机。

00:48:26 「独立女性」这个标签变成了一个束缚。

00:53:15 怀孕的过程让我们更加谦卑——居然没有跑一场马拉松难?

00:59:30 成为母亲的姿态优雅,是因为这是一场自愿参与的游戏。

01:04:43 Guxi曾因「老板」的面具摘不下来向朋友道歉。

01:07:25 Weiya从小树苗长成了一棵大树,从依靠和崇拜对方,走向了爱的内核。

01:16:00 本期阅读推荐。



�Highlights


*生育是一种被赋权(empowerment),是自我发现的重要部分


*从小女孩就被教育着以学习的姿态与男性相处


*你不能用主动放弃权利的方式来争取权利。我们要争取的是超越选择的自由,而不是假装自由的个人选择。


*当我们在说「女强人」这个词时,其实已经默认「强人」本身隐含了男人。


*安全感同时也是一种阻碍,它将未知之美拒之门外。


*要孩子并不是牺牲了自我,这是自我的一部分。


*父权社会和独立女性中间有一个地带,是属于每一个女人自己的框架。


*所谓寻找自己,并不是否定过去。戴着面具的每一段过去都是你自己,趟过了它们,你才成为了你。


*自由不是自然法则或利益权衡,它是一种探寻内心真实召唤,并忠于它的能力。


*快乐和境遇没有关系。当一个人有找到快乐的能力,那TA就永远是快乐的。



�本期阅读推荐

Spiritual Midwifery - Ina May


Ina May’s Guide to Childbirth - Ina May


Expecting Better (《一个经济学家的怀孕指南》)- Emily Oster 


The Book You Wish Your Parents Had Read(《真希望我的父母读过这本书》)- Philippa Perry 


《秋园》- 杨本芬



�️下期作业


是的我们终于要聊《坠落的审判》了。佐以电影 Marriage Story (《婚姻故事》)和美剧 Scenes From a Marriage(《婚姻生活》),除却性别议题的讨论,我们还想聊强权女性的被凝视,聊我们对于「婚姻的质地」截然不同的态度。



————————


感谢大家对自习室的关注与喜爱!!

我们的slogan是:进步是最性感的事 ~

每期对应的学习资料 �


Weibo @播客_自习室STUDYROOM

小红书@自习室STUDYROOM

商务联系 studyroom@fit4life.world

听友群:+studyroom666 申请进群

听友投稿&感想:laolao@fit4life.world



小雨_zuf

这个嘉宾所倡导的“生就是了”的生育观 只适合她那种心大条的人 但不适用于所有人。正如别人无法让她饭前便后习惯洗手一样 很多人很难克服面对孩子的情绪波动和焦虑。生育并不是简单的“生出来就完了”“当成一个项目”“ 把自己不喜欢的部分外包出去就成了”那么简单 这样劝人生孩子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态度。

回复@小雨_zuf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听友287203458

我觉得你想生没人拦着你,但是没有必要鼓励生育,带节奏没意思。一个人被生出来是否能享受自己的人生,谁知道呢,又何必美化呢?只是坏事情每没有降临到你的头上而已,假如你生一个不健康的孩子,你还会在这里这么轻松的说,这就是我想体验的事情吗?都是个人选择罢了。还有幸存者偏差,你只是太顺利了,这里且不说你是否努力,你生在一个好家庭,想接受自己想接受的教育,身体康健,这本身就只是你更幸运而已。幸运到你看不见很多人在泥沼里的挣扎,我很乐于看到你的美好,但我也很乐于看到所有人的美好,但事实是概率和随机,但很多人都会遭遇不幸。因而自己做选择就好了,不要推广自己的生活,那都是别人的生活。万花筒里的生活。

1759700gnuc 回复 @听友287203458

主要是不接地气,小红书上那些都是营销号,嘉宾还信以为真。现实中的大部分女性是,养活一个孩子都存在经济压力。如果有钱有闲谁不愿意多体验人生呢,不仅仅是体验生孩子还想和孩子一起体验世界的美好。

有张力的小张_ 回复 @听友287203458

而且我觉得女性生了孩子,的确是某些地方变“弱”了,有了软肋,孩子会占用你巨多的时间精力和爱,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是不是因为这个这个社会上所谓的成功人士也是男士居多?!我孩子10岁了,的确把我一些些“曾经上进”的心给磨灭了许多,身体健康也多少收到了一点点影响……

听友422076759

虽然莎莎不承认,但我觉得还是存在“幸存者偏差”的。我37岁生育,私立医院生产,产后4个月恢复到孕前体重,专护师护理到小朋友满6个月,后面育儿嫂接替保证自己有精力重返职场。队友给力,双方父母通情达理。所有人都惊讶于我生育过程之顺利,但其实我自知整个过程,我是把所有buff加满,才最大限度降低生育对我造成的(负面)影响。但有几个人有经济能力、生理条件和决策权利做选择?一线城市TOP的妇产科医院无痛分娩的比例依然不高。生育到底会经历什么?绝对不是可以跟跑马拉松比较的。

不好惹的娃娃脸 回复 @听友422076759

嗯,哪怕是回顾自己的人生,也可能存在选择性记忆的,这跟个性,跟当下的境遇都有关系。抱抱你。

有张力的小张_ 回复 @听友422076759

打无痛和生孩子都是有一定的风险的,比如瘫痪!有的女生还抗麻药,有的生不出来又剖的……身心绝对受到伤害和影响……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靠谱的家人或者老公啊

听友422076759 回复 @听友422076759

拆开来看,孕育的过程,身体会产生什么变化;生产的过程,会经历哪些风险;育儿过程中,需要怎么调试自己的心理状态、工作规划,如何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等等等等……每个女性都应该知晓这些事,然后根据自身条件去评估”这件事对我毫无影响“还是”我需要再考虑一下“。由于女性生理条件的缘故,在生儿育儿的过程中,出现矛盾问题,妈妈大概率是会主动站出来让步或者被动的“被牺牲”掉的第一人选。所以我非常理解我周围很多非常优秀的女性选择不育或者超晚育,这是一个很私人的、非常重要的选择,做决定之前要慎之又慎。作为一个幸福的妈妈,我不劝生。

学霸的路途还远啊

这一期太好,非常open my mind 我一直知道有社会规训,却没在这个角度上思考过

听友98380201

莎莎是有大智慧的女性,为了防杠说一下:这个评价不是基于她生了孩子做出的

美美格蕾丝 回复 @听友98380201

很喜欢她

上进Wsj

作为一个孩子刚一岁的女人,莎莎说了所有我想说的,只不过她比我更强更彪悍

当前评论用户
TA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