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河南小麦烂场雨,华北春旱,云贵川山火连绵不绝,这些影响力巨大的灾害事件往往都脱胎于肉眼可见的极端天气。但是当我们走出城镇的水泥森林,进入乡间的农田、牧场、林地,能够给农户带来灭顶之灾的则可能只是细微却持久的气候变化,人们也要通过经年累月的观察与记录才能理解和应对。为什么粮食产区正在随着气温变化一路向北?云南与埃塞俄比亚为什么能种同一种咖啡?哪些金融手段实际上保障着农作物价格的稳定性?请听本期叶涛老师关于气候减灾的精彩分享!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叶涛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 时间轴 -
04:00 气候灾害与变化的全球协作框架
12:30 看天吃饭:收小麦撞上烂场雨,种水稻躲过湿热天
18:30 水资源丰富的西南地区,为什么总是山火不断
26:00 在北非尝试中国西南地区传承百年的梯田技术
31:15 面对“全球粮仓北移”,农业界的未雨绸缪
35:30 2009年华北地区的春旱直接催生《抗旱条例》
40:00 “凉爽的热带”:阿拉比卡咖啡串起云南与埃塞俄比亚
48:00 云南咖啡经济三部曲:苏联专家、雀巢、国际定价权
54:30 天气里的“道德风险”:保险公司与农户们的博弈
01:00:00 基于指数的农业保险目前只在国内部分地区推行


-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hotair

节目统筹 禾放

节目运营 小米粒

节目制作 hualun

logo设计 杨文骥

特别感谢 丁晋亮 梁喜


-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2024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ad@justpod.fm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 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 忽左忽右

B站:忽左忽右leftright

抖音:忽左忽右


凯西KW

好熟悉的味道

回复@凯西KW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虫工智能

就说两点,看能不能显示。1,自有农业以来,历史上气候变暖都导致全球粮食增产,没有变暖造成农业总体减产的案例。2,工业革命以来已经升了1.2℃,距要控制的目标只剩0.8℃,如果变暖造成农业减产,这已经升的1.2℃至少应该造成一定减产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反而跟古代变暖一样伴随着增产。

虫工智能 回复 @听播客的小七

如果农作物只有一个物种的一个品系,且世界各地只有一个气候带,倒有可能是钟曲线或到达一定温度后问题呈指数爆发,但农作物的品种成千上万,气候带也千变万化,所以没可能是钟曲线。农作物没那么娇气,能适应很宽的温度,从夏天只有十几度的寒温带到动辄四五十度的南亚,都有高产的粮食品种。

听播客的小七 回复 @虫工智能

有没有可能是一个钟形曲线.....

虫工智能

嘉宾也提到了地面沉降,但却一笔带过,我多说几句。可笑之处在于,地下水超采和摩天大楼兴建等原因造成地面沉降十几米,而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0.5米,这类研究把两者相加,却不提两因素间悬殊的比例(即淡化地面沉降),然后结论是气候变暖危害如何巨大,威胁沿海城市云云。这就是科研服务于意识形态的典型,是知识界乃至我们这个时代的耻辱。

朵唯L

终于有农业专题了!经济作物、大宗农产品等话题挺有意思的,它们不光是吃吃喝喝,还具有很强的经济属性,也关乎全人类的生存和安全感。

pb7x

成都限电的时候,在写字楼里40度办公😭

老海狗梁斌

俺现在就在喝云南小粒咖啡,非常不错,只要品牌知名度高,不用喝雀巢速溶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