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本集精华:
在学术界,除《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基本没有异议以外,其余三部的作者,或多或少都存在争议。

在命运的厚墙面前,在命运的利剑之下,这些人不得不下一招险棋——要么生而悲壮,要么死而惨烈,虽未功成,但至少都名就了。

我们看(《西游记》)原文,就会知道作者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学问和功夫,立意和格局,都不是一般的大。


讲稿全文:


关于这本书的作者,是个悬案。在学术界,除开《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基本没有异议以外,其余三部的作者,或多或少都存在争议,比如《红楼梦》,现代有很多红学专家对作者到底是不是曹雪芹也有过争论,关于《水浒传》的作者,也有施耐庵和罗贯中合著的说法,但其中争议最大的,当属《西游记》。明代世德堂版本的西游记,并没有署名,只是在卷首的序文当中含糊其辞地介绍了这本小说的来历,世德堂说自己在出版这本书的时候也不知道作者是谁,有说可能出自某个王府,也有说可能是某个举人或者进士写的,反正写这个书的作者肯定不是个简单的人物。有人说是明代吴承恩,也有人说是丘处机。


咱们先说吴承恩(约1504~1582年),十多岁时就以文才出众而享有盛名,但就是难中科举,这在中国古代很令人瞧不起,年逾60岁才勉强当了小官。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才华出众为什么考不上科举?这也是有些家长要懂孩子的地方,才华出众,就可能有点偏执、有些孤傲,要么不屑于科考,要么以反对科考来对付科考。才华出众的,经常不会按常规出牌,所以考试的时候会出问题,记得我们当年高考,几乎是千里挑一,班上的第一名因为压力大,精神崩溃了、疯了;第二名因为性格古怪、傲慢,根本就没写答卷,而且人生的第一次反抗还令他有些得意。


《天启淮安府志》:说吴承恩“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有秦少游之风。复善谐谑,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而且喜欢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或者野史。喜欢这些的,自然不喜欢科举,可家里压力大啊,所以还得频频去考试,但毕竟不用心,所以屡试不第。所以当今年代,家长发现并鼓励孩子的喜好,应该比考试重要。他不愿意干的,非逼他去干,结果不会好。我一生最大的遗憾是生娃生少了,因为我明白,优秀的孩子最终都要贡献给国家的,如果能多生,必须留一个,让他一生自由自在,不爱上学,没事,喜欢什么就干什么。不想结婚想出家,成!总之,让我这个有点焦虑的妈妈也欣赏一次自在的生命!二是有人说吴承恩一辈子都在考科举,是个追逐名利的小人,怎么能写出《西游记》这等鸿篇巨制?!


我倒不如是看。考科举这事,只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这其实是每一个中国孩子内心的巨大困境。而考不上科举,又才华横溢这事,又是成就很多这种人的一种天命机缘,所以在他父亲去世后,他40岁左右,完成了《西游记》初稿。有些人必须在父母压力下解脱后,才敢去完成自己的理想。如果他科举成了,我们想必也就没有这本书读了,而他的一生也耗散在他并不喜欢的仕途,想必也无什么大成就。他有一句诗还是令人赞叹的:救月有矢救日弓,世间岂谓无英雄?!一个有救日救月抱负的人,怎能被一个科举拿下、怎会为五斗米折腰!


而且在落榜的精英群里,大多是有反骨的,比如也是没有通过科举考试的黄巢,其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种“我花开后百花杀”的豪情,在孙悟空身上也有体现。当然,还有人出世修行了,比如道教的张道陵等。还有李时珍,因为身子弱,早早退出科举,一生只关注中医药,写了《本草纲目》。还有那个屡试不第的洪秀全等等……在命运的厚墙面前,在命运的利剑之下,这些人不得不下一招险棋,要么生而悲壮,要么死而惨烈,虽未功成,但至少都名就了。


据说,吴承恩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完成小说《西游记》初稿,一生心灰气冷后,又于1570年,弃官回乡,开始着力撰写《西游记》。1573年完稿。到了民国的时候,吴承恩之说得到了胡适和鲁迅的支持,胡适和鲁迅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他们两人的表态,几乎可以说是一锤定音,从此吴承恩是西游记作者就成为了标准答案。


万历二十年(1592年,也是个龙年哦),也就是吴承恩死后十年,世德堂就出版了一批《西游记》,很快就成为了当时的畅销书。但是这个世德堂版本的西游记,并没有署名,只是在卷首的序文当中含糊其辞地介绍了这本小说的来历,只写了“华阳洞天主人校”,可这“华阳洞天主人”又是谁,谁也不知道。于是就留下了悬案。


若说作者是丘处机呢,那这部小说就更神奇了,因为它就从一部神魔小说变成了一部修道的书。这个丘处机可不是一般人啊,他是金代元初道士,为道教全真派“北七真”之一。话说72岁的丘处机历时三年,行程35000里终于来到了雪山,历经十多国,不远万里西行,最后在阿富汗境内见到成吉思汗,并且劝谏成吉思汗不要随意杀人,要善良。这绝对是历史性的一刻,跟随丘处机一路西行的十八名弟子之一的李志常,根据一路上的西行见闻,专门写了《长春真人西游记》。也有可能,这部《长春真人西游记》给了明代某位作家奇思幻想,并由此借唐僧取经的故事,写作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游记》。


还有人说这本书的作者是另一位明代的“长春真人”刘渊然。


我们暂且不论这些,我们看原文,看明白了,就知道作者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学问和功夫,立意和格局,都不是一般的大。大到疑它是天人之作,堪称天下第一奇书。我现在这么说您肯定不信,等听完整了,估计您比我还信。




明玉_kp

太通透了,让孩子纯粹地活着

回复@明玉_kp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夜云羲

老师的课必须必须一节不落,比啥事都积极,得大欢喜

1864083lark

曲老师,想购买你这课,可这个西游记讲的是多种宗教在一起,我现在基督教徒,上帝是三位一体的真神,读你这个会不会把我的脑子弄乱呀?好矛盾呀, 盼曲老师给我指点迷 恳请曲老师,铁粉们给我支个招

1365798vpxw 回复 @1864083lark

殊途同归

听友262120037 回复 @1864083lark

自由自由

听友410794930 回复 @1864083lark

我的理解所有教派都会指向终极至高点,只是以不同方式表达出来,如同爬泰山,东南西北路上山,各有各的风景,到顶看到的都一样。个人观点勿喷

zyqx

曲老师的每堂课都没有落下,紧紧跟随!

自在欢乐

每每听曲老师课,心开意解,感恩老师

当前评论用户
TA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