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是”这个字,在日常沟通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我们是如何获得知识的?“是”在其中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经验知识和理性知识是怎样的关系?为什么说“理性”是来源于人自身便拥有的认识世界的先天结构?你是否被这期的标题和简介搞得“云里雾里”?没关系,友情提醒:这期节目不是特别传统的“原样”套路,聊得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但思辨性真的很强!


文案:Henry Guo

主播:旭岽、子凌

编辑/剪辑/后期:旭岽


结尾歌:原来“是”是这样

词:GPT4

曲/合成:SunoAiV3


在无尽虚空里,我们寻找答案,

原来“是”是这样,定义了存在的边疆。


在寂静的夜里思考非常,

存在——一个永恒的命题重叠想象,

是被赋予意义,还是自有其形态? 

我们是观者,还是创造者的化身? 


原来“是”是这样,是形还是神? 

是明确的轮廓,还是难以捉摸的阴影? 

穿越时空,理性与感知的较量,

在每个角落,每个瞬间。 


哲学的光芒穿透古今,探寻真理的本源,

何为真实? 

超越感官之上,存在的奥秘, 

由我们构思,还是早已注定?


原来“是”是这样,是形还是神? 

是明确的轮廓,还是难以捉摸的阴影? 

穿越时空,理性与感知的较量,

 在每个角落,每个瞬间。 


 每一个存在,都是宇宙的低语, 

在无声中传达深邃的启示。 

我们的存在,是独立,还是连结? 

在宇宙的织网中,寻找自我。


随着旋律的减退,思考不止息, 

关于存在的真谛,永无穷尽的追寻。 

在这哲学的探索中,我们不断前行, 

真理的光辉,在黑夜中更加耀眼。


自然有晴

教科书的确只是个开始,真正的知识确实在原著之内。但是,了解一个学科肯定是从教科书开始的,物理学就是物理教科书,而不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哲学就是《哲学通论》,而不是《纯粹理性批判》。读教科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确定知识,而是了解这个学科目前为止的基本共识,因为学问这个东西最怕自顾自的意淫,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如果说康德试图表明〖是〗是人们先验范畴对经验的统摄,那么波普尔等人也进一步要说明的就是,〖科学知识〗也不过是科学共同体之内的共识,所以,要了解一个知识体系,就必须进入到这个共同体的话语里。

回复@自然有晴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原样考古队实习生

这标题以为自己眼睛重影了

丶宁雪陌 回复 @果树林_龙年第二

他就是故意这么评论的,是个正常人都不会看错

果树林_龙年第二 回复 @原样考古队实习生

还有个引号呢……)

马晨恩

@旭岽 两点之间应该是线段最短不是直线。 直线是无限长的。

火化的罗灰鱼 回复 @秋风何必萧瑟

我是说因此就不该说直线

秋风何必萧瑟 回复 @火化的罗灰鱼

就是这意思。

火化的罗灰鱼 回复 @秋风何必萧瑟

两段有终点就属于线段了

有梦想的亨利

嗨,希望大家喜欢这期节目。btw中间有几段背景音乐确实是我写文案的时候在听的。

溺水者H号

这种选题真的香

1385565jjpw

冷知识,am、is、are除了可以当做“是”用,也可以做“在、存在”用,比如:我思故我在“I think therefore I am”、还有“I am because you are”“I was,I am and I will be” (推荐B站博主:侃哥侃英语,很好的英语科普)

东翻翻书 回复 @1385565jjpw

都是being

不咕鸽鸽子 回复 @1385565jjpw

侃哥侃英语确实不错,比较适合非学生。我再推荐一个B站UP主英语兔,比较适合学生党

当前评论用户

019

简介:呵呵啦

TA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