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提起张玉凤这个名字,我国50岁以上的人都不陌生,而且对她总有一种神秘感。她是毛主席晚年的机要秘书,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多年,直到1976年毛主席逝世。她是怎样走进中南海的呢?

张玉凤1944年出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因为家庭困难,她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那时她才14岁。

为了生活,这个倔强的姑娘只身出去找工作,刚好铁路局招工,她试着去报考,没想到真的被录用了,成为铁路客运乘务员,她有机会随火车来到北京,看到了天安门,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由于工作积极、表现突出,张玉凤不仅多次受到表扬,还被提拔为列车长。1960年秋,铁道部到张玉凤所在单位去选调专列人员,她幸运地入选,年仅16岁的她当上了中央首长专列的列车员,不久被调到毛主席的专列上当工作人员,从此以后,她就从一名普通的列车员变成了中央机关的工作人员。

初到中南海时,张玉凤主要负责毛主席的饮食起居等工作。虽然这些工作看似简单平常,但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当时毛主席已进入古稀之年,身体状况不太好,对饮食的要求也比较严格。

张玉凤总是想方设法做好每一道菜肴,以保证毛主席的健康和营养需求。此外,她还经常跟随厨师一起研究食谱配方和制作工艺流程,以便更好地为毛主席服务。

后来毛主席的秘书徐业夫病故,经中央批准,她又兼任毛主席的机要秘书,除了日常的生活琐事外,张玉凤还要协助其他秘书处理一些文件和信件。对于这些重要的工作,她始终保持着严谨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

她认真阅读每份文件和信件的内容,仔细核实每个数据和细节,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注重保护机密信息的安全性,避免任何泄露或滥用的情况发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玉凤逐渐成为了毛主席信任和依赖的重要助手之一。她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地完成各项任务的同时,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和尊重,连毛主席都评价她:“工作好,老实。”

不过,张玉凤虽然到中南海工作,但她的人事档案和工资关系一直在铁道部专运处,每个月工资始终停留在37元左右。

张玉凤的性子很直,一位知情人曾说张玉凤一点都不惧怕毛主席,有时甚至和他争论的面红耳赤。连毛主席都说:“张玉凤办事认真,但性子火爆,像是张飞的后代,一点就着。”之所以这么评价,是因为1971年的一件事。

那天有几个客人来找毛主席,负责接待的张玉凤不知道怎么了,心情不太好的样子,接待时有些心不在焉,导致客人受到了一些冷落。

毛主席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等客人走后狠狠批评了她几句,没想到张玉凤竟没有放在心上,这下毛主席真的生气了,要辞退她。谁知张玉凤也是个倔脾气,一气之下直接收拾东西回家了。

不过等她冷静下来也有些后悔,明明是自己做错了事,反而还和毛主席较劲,但她也不好意思找毛主席道歉,只能就这么僵着。后来她想起自己有一件衣服忘在了中南海,便打电话给护士长,并关心地问毛主席的身体怎么样?

毛主席自然明白她的小心思,给了她更高的级别,并安排车辆去她家了一趟,就这样,张玉凤又回到毛主席身边工作。毛主席觉得又好气又好笑,调侃她道:“你这可是二进宫啊,以后得注意点脾气,别像个张飞似的。”张玉凤激动地哭了,之后工作更加积极努力,毛主席对她也十分信任,甚至把保险箱的钥匙都交给她保管。

后来毛主席的身体不大好,连走路都要人搀扶,曾经有一张照片记录了毛主席晚年接待外宾的过程,那名扶着他的女同志就是张玉凤。在毛主席生命的最后几年,是张玉凤给他带来了家庭的温暖,毛主席曾多次跟她说,自己去世后让张玉凤每年都到坟上去看他。

毛主席去世后,张玉凤先后在中央警卫局政治部宣传处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工作,对于这样的安排,她表示:我想不通。因她学历不高,而且专业性也不强,不太能适应这样的工作岗位。

退休之后,她和家人深居简出,过着低调朴实的生活。

回复@有山的羊
表情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