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作者|燕无双

朱令案,注定成为一代人心上的烙印。

尽管隔段时间,互联网上就会有正义之士振臂疾呼。但年深日久,证据缺失,嫌疑人远遁,叩问真相的路实在太崎岖。

就在所有人以为,朱令案或将湮灭于历史尘烟中时,朱令那八十四岁的老父突然亮剑。

这两天,很多官媒都在报道——几天前,朱令父亲向最高人民检察院递交了《侦查监督申请》。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侦查监督申请》的意义,法律上是这么定义的:侦查监督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依法实行监督,保证准确合法地追究犯罪,防止和减少冤、错案件的发生。

换句话说,就是朱令父亲申请以程序正义,来寻求结果正义。一般申请提交上去,检察机关会在七日内回复是否受理。一旦受理,就意味着,一场全民目击的法律监督由此拉开。

这位年已84岁的老人,在过去30年的人生里,同朱令母亲一起,坚强的陪着他们的女儿与病魔苦苦缠斗。

过去30年,他们的心境也随着流逝的时光不断变换。

1994年,朱令中毒。之后经过一系列曲折的治疗,苏醒,追凶,追凶未果,朱令病魔缠身,智力退回到五六岁……

曾几何时,看着面目全非,懵懂如孩童的朱令。当时尚年富力强的吴承之,悲痛欲绝的说:“除非找到凶手,否则我死不瞑目。”

转眼30年,沉冤莫白。

2023年12月22日,朱令离世。

当时已白发苍苍,身心俱疲的吴承之老人,面对媒体,他心灰意冷道:“我们已经放下了,对这个事情释怀,不再纠结于追究种种细节。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真相早已明了。”

说完,他紧闭双唇,抬头仰望天空,微微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竭力忍住泪水:“面对这样的结果,你又能有何办法呢?相比真相不明,现在的结局已算是非常圆满了。

一系列细节,其实早已表明了:怎能放下?杀女之仇啊!若朱令被投毒时就已香消玉殒,随着时间流逝仇恨可能会被冲淡一些。可整整30年,正当妙龄,才华横溢的女儿被人害成这样……

一万多天的面对,就是一万把刀子在细细凌迟,仇恨,怎能有一日或忘?

他们说放下了,其实是真的累了。曾经有媒体记录了这一家人的日常,就可以感受到,在他54岁之后的30年,他们夫妻俩的生活早随着苦命的女儿变得破败不堪。

这是怎样的一万多个白天和黑夜啊?他累了,麻木了,认命了。猜想他内心深处,更是对所谓公平正义绝望了。

如今朱令离世将4个月,这位心性异常坚忍的老人,在经过一个寒冬的休整后,终于振奋起来,以年老之躯,以有限光阴,重执利剑,投身于为爱女讨回公平与正义的人生战场。

这个决定,我们同样理解,并坚决予以支持和声援。原因,我曾在之前的文章里说过:朱令的泣血三十年,折射着我们的青春:虽伤痕累累,去从未被毁灭和打败!

追问真相,追求正义,是我们这代人最后的一点倔强!

生命不息,追凶不止。

这场天涯追凶,如果能够成功,最大的变量,也只能来自受害人的父亲。若这一次追凶成功,那么回看朱令父亲今日此举,就将成为这一全国十大谜案的里程碑式转折。

案件未明,真凶是谁我们不敢讲,只能说是“嫌疑人”。此时此刻,这个被我们称之为“孙维”的嫌疑人,正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一个风光如画的小镇上,呼吸着澳洲的新鲜空气,沐浴着澳洲的幸福阳光。

“这么好的阳光,以后再也见不到了!”因为,鼙鼓声声,追击一日日迫近。

事实上,她又何曾内心真正安宁幸福过。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午夜梦回,是否常见故人?

更有海内外一群人,始终没有停下追凶的脚步。

网络上每隔数年,就会掀起一轮一朱令案的热潮,随之发起新一轮的天涯追凶。这份追求正义的倔强,也感染了海内外正义之士。

2003年孙维改名为孙释颜移居美国,然而2013年,朱令案在天涯社区再度升温,孙维遭到了当地华人的强烈抵制,最终被驱逐出美国,辗转来到了澳洲。

现在看来,十年是孙维的一个魔咒。随着朱令离世,此案再掀滔天巨浪。2023年的最后一天,在全球最大在线请愿平台上,有4.4万人签署请愿书,希望当地政府能将孙某驱逐出境。

据说澳洲国会已经通过这项请愿,随之而来的是通过将公开征集澳洲华人的签名,一系列程序后,“这么好的阳光,真的要看不到了”!

孙维一生,都希望被人仰望。却没想到半生被互联网追剿,像过街老鼠一样,只能在阴暗处生活。

而朱令,也在用她三十年残缺的生命,时时把我们带回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对罪恶灵魂进行叩问.....

1994年,风华正茂的清华才女朱令,两次身中铊毒,命悬一线。之后警方立案调查,锁定与朱令同宿舍的女生孙某为嫌疑人。

1995年底,曾通知朱令家属,“只剩一层窗户纸了”。“上面批准后,开始短兵相接”。但后来在突审孙维一夜后,突然没了下文。

当时,孙某的祖父孙某崎和伯父孙某凌,在民主党派和政协担任要职。显赫的家庭背景,被认为是本案调查未能顺利进行的原因。

之后,此案悬而未决30年。

事实上,朱令案后的三十年,媒体和专业律师早已无数遍的解读孙维的一系列言行,真相仿佛确实只“隔了一层窗户纸”:

首先,孙维因参与一个实验课题,是当时被认为是唯一能够合法取得铊盐并接近朱令的人。

2006年,天涯社区再翻此案。孙维发表声明,坚决否认自己投毒,称自己并非唯一能接触到铊盐的学生。

在声明里,孙维用了最多的笔墨来描写一件事:

孙维那从未在清华工作学习过的哥哥,拿着一部家用摄像机,在白天工作时间到化学系实验楼,拿着一瓶有毒试剂,反复进出,以此来证明清华管理并不严谨,任何人都有机会从实验室拿到铊。

一个谎言,需要用更多的谎言来遮盖。孙维没有意识到,这恰恰证明了投毒人就是来自化学系。因为一个外系的人,怎么会准确的找到铊所在的实验室?

即便能找到,又怎能一次次的,不为人注意的将铊毒投放在朱令的生活用品,饮食中?

为什么不怀疑任何室友,或许就是因为:她知道真凶是谁!

此外,孙维其她两位室友对她违反常情的声援,也让此案颇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再次,此案中最关键一环,孙维从不解释公安14处的8小时讯问。

众所周知,1997年4月2日,孙维在公安局接受了8小时的讯问。8小时内问了什么,交代了什么?作为当事人的孙维从来避而不谈。

有自称知情的人透露,其实孙维在里面已经交代了投毒事实。而她被家人带走后,她的家族疯狂要求重审,要求澄清,要求对证,要求核实。

她提供的什么信息需要核实,需要解释澄清,与谁对证?

之后多年,案件已结,她却依旧念念不忘重建口供……那8小时里她到底交代了什么,即使已经结案也让她如芒在背?

事实上,此案重启,并非毫无突破口。当年的讯问肯定有卷宗,只要重新调查当年的卷宗,重新调查当年的审案人,那8小时的真相不就呼之欲出了吗?

关键是,重启调查究竟有多大阻力?

最后, 孙维多年的逃避和躲闪,她那声势显赫的家族,面对舆论围剿却始终“逆来顺受”,是否也恰恰证明了心虚呢?

外逃这一行为,是盖棺的最后一根钉子。

朱令,注定会成为一个让她觉得畏惧又有些厌烦的名字,她迫切需要远离,开始新的生活。

只是轻视了正义感在人们心中的份量,也轻视了舆论的力量。

事实上,只要正义的国人在,她很难安宁的过余生。

她会每隔一段时间就被推上热搜,被痛骂;她无法在一个地方过清闲日子,或许会不断被驱逐。

这足够吗?对朱令来说,远远不够。

而此次朱令父亲重拾斗志,也将是捍卫公平正义的一次悲壮出击。

我们绝不能把世界拱手让给恶人。

对这位身心俱疲的老将,我们最大的支持,就是将30年来所有的正义呐喊,化为万千剑簇。

从国内和全球,万里追击,密集射来!

- End -

一个温良有爱的良心铺子!

点击�下方小卡片关注燕馆

每天都有好物推送,良心满满

售后微信:19852639612

卡里有钱不失眠

这个孙维是多显赫的家世?

回复@卡里有钱不失眠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平凡生活_1d

支持重启。

当前评论用户
TA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