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赟yy

《纪念朝鲜战争—和郦波甲辰龙年诗词大会【灯火】诗》 暮血连江旌旗开,美帝如钢山摧来。 雪莲寒似彤彤火,清辉长月卷重海。

回复@颜赟yy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颜赟yy

郦老师真是用心、用情解诗,如此一解,听众对《长恨歌》和白居易本人情感路线都有了清晰的理解! 1、《长恨歌》首先是文学作品,可以不必究细,可以拔高于史实。既然长恨,就要写尽“恨”,同时让每一位读者都能理解并共鸣此“恨”,其实就是“憾”! 2、宋朝理学兴起,这些世大夫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其实是对《长恨歌》影响力的酸溜溜。 3、杨贵妃是无政治思维的,她是纯粹喜欢音乐舞蹈,喜欢安禄山的胡旋舞和阿谀奉承。在她眼里,安禄山就是玄宗的一名臣子。但玄宗的首要身份是更具政治意义,无论如何不该因音乐舞蹈而蒙蔽了双眼。 4、其实“长生”殿用的极好。长生殿盟誓,而事实并未得“长生”,这更增“恨”意和“憾”意。

不請之友

1⃣三个关键词——思念、当时、誓言,刚好对应王菲的三首歌——《我愿意》、《当时的月亮》、《誓言》。《誓言》中唱道:“别以为执着的心就不会被碰碎,别以为我真的无所谓。”而回想起当时的月亮,心情则是:“谁能告诉我,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杨玉环在天之灵最想对李隆基说的话恐怕是:“三郎,你好狠心!”然而在白导的笔下,杨玉环成了个心无芥蒂、期望再续前缘的傻白甜,李隆基也由凶手成功转型为另一个被害人。白导抓住了一个“恨”字,却改写了“恨”的施动者与受动者。这片子搁豆瓣估计连五分都评不上,不知白导是想多了还是想少了,反正白导是个乐天派!

不請之友 回复 @颜赟yy

看看《诗经》、汉乐府民歌中那些激烈的爱恨,再看看《团扇歌》等宫怨/闺怨诗中的委屈与压抑,我们身为现代女性,如果不能体认遥远的她们的痛,那是相当遗憾的……

不請之友 回复 @颜赟yy

首先,世上到底有没有所谓“纯粹”的爱情就非常可疑,这种爱情出现在连父子人伦都不讲的帝王之家更为可疑。正因为李隆基不是普通人,所以他牺牲爱情的做法比普通人还正常。而我要质疑的正是白居易将这段狗血爱情美化甚至神化的做法。在他笔下,背叛、杀戮都被遮蔽了,只剩下了思念,正如《夜雨》里也只充斥着思念。但他数十年耿耿于怀的究竟是什么?与其说是思念,不如说是愧疚。他太想消弭良心上的不安,他太需要一只酒杯了!他幻想湘灵和他塑造的杨玉环一样无怨无悔,爱情至死不渝。但湘灵和杨玉环真的会无怨无悔吗?自古及今,人心都是相通的,只是古代女性缺少表达的权力和能力。

颜赟yy 回复 @不請之友

我回答你:1、不能把皇帝的爱情等同于普通人的爱情,皇帝是国家最尊贵之人却又是最不自由之人,他身上的牵绊太多,往往是连最爱之人都难以护周全;2、不能以现在人思维去衡量古代。那时被皇帝判斩还要磕头谢主隆恩。在马嵬坡当时只能牺牲杨玉环,别无他法。所以杨玉环不会对皇帝怨恨的,也不能表达怨恨,白居易更不能表达;3、从中也可看出,湘灵一定对白居易也无怨恨,所有的只是白居易的自怨自艾自责。所以我认为还是要放置当时当世去分析。

sapphire2003

不少人与唐玄宗和白居易的心路历程相仿,即理智败给了情感,情感败给了现实。在网上也看到其它一些资料,比如有一份资料说白居易年轻时其实与湘灵是事实夫妻,迫于现实不得不分离,如果这种说法是真的,那么白居易对湘灵感情这么深是有曾经夫妻之情的基础的,也确实是有亏欠的。

sapphire2003 回复 @荷塘月色郊外

想起来过去共读《浮生六记》,同学们就芸主动为丈夫纳妾也发生过激烈的争论。在关系中,自己重要不重要?现代社会女子的心态到底与古代女子区别多大?在家庭中,女人该以自己的快乐,还是以当时社会的美德为第一原则?看起来,古代社会绝大多数男女大约都站在男女失衡的状态看自己。女的地位和心态都在天平 轻的一端。现代说分手,古代说抛弃。

荷塘月色郊外 回复 @sapphire2003

谢谢!!!

sapphire2003 回复 @荷塘月色郊外

有道理。我也看过一种观点,说某些大人物在某一方面可能特别像NPD(自恋型人格障碍): 永远正确,自己是宇宙的中心。 美是最容易打动别人的方式,名星偶像不就个个是靓男俊女嘛。其他人类优良品质都需一定时间的付出才打动人。杨贵妃和湘灵都非常美貌,这是她们被爱的原因之一,但应该还有其它原因,比如唐玄宗与杨贵妃是音乐上的知音,温柔的湘灵很可能也懂音乐。白居易浪漫,估计湘灵也浪漫。年老色衰时会怎样,真的好难说,古往今来,李夫人被认为最懂帝王心。男权社会里,女的活动范围有限,男男女女很难更深刻。

sapphire2003

理智败给了情感,情感败给了现实,唯有思念突围和幸存……

小尤皎洁的月亮

先生好,安!辛苦了

当前评论用户
TA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