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2770rsot

沙发。第一个。对于北方民族历史以及政权很有兴趣。

回复@1552770rsot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天山脚下左公柳

千金何足惜,一士固难求。这首千古名句是元代诗人迺贤诗里的。这哥们是突厥系葛逻禄人也就是建立喀喇汗王朝主体部落之一,被蒙古人灭后祖上随军来到河南从此吟诗作赋这样的列子很多,特别是非汉人的高手让人感到很有趣。同里西边的诗歌大国波斯文化地区也有很多突厥蒙古人用波斯语作诗。

天山脚下左公柳 回复 @听友498909344

这里完全没有那个意思,是对嘉宾的学识包容和自信赞扬。所谓多元是各自保存好自己那一元

听友498909344 回复 @天山脚下左公柳

你不是想吃豆腐了吧?

天山脚下左公柳 回复 @天山脚下左公柳

另外嘉宾声音很性感,目前来看研究汉学得多读西方和日本的书,摆脱掉一种民族本位的思想。然后和国内多对比,以一种正常人的定位带入当时的情景,想像正常人会怎么做

听友413253761

近代文学角度谈神雕,别有洞天,眼界大开了

melodyluyiming

因为听到谈 问世间情为何物,我付款了

听友76321703

“非瑜,你要记得裕之兄……他与我不同,比我有气节……”   “晚辈记得。”   “中都弃、汴京焚,天下丧乱,累世文献无存,裕之兄不仕蒙人,以一己之力筑野史亭,搜罗河朔篇章,编中州巨著,方使我中原人不鄙贱……中原人不可鄙贱啊……须有诗书……须有诗书……”   “晚辈明白。”   “他说……沧海横流,身可亡,而史不可无……你莫嫌我等是金人,他怜的是中州百姓,你要听他的诗……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

听友76321703 回复 @听友76321703

  七百五十余年的光阴流淌,他却还能与宋人、蒙古国人、金国遗民、大理遗民相处,恰是因汉家文脉数千年来并未断绝。   这其中,岂无元好问,甚至张柔等人的一份功劳?   后世人或许极难理解元好问自诩金人、奉女真为中州正统。但他花费毕生、努力保全的诗词歌赋史集文章依旧是汉家文化。   战祸连天、人命如草的烽火岁月里,这些被宋廷遗弃、被蒙古践踏的中原人,最后能护住的东西,也只有书籍而已了。

听友498909344

我付款了,在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