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作家袁凌从小在煤矿边长大,他说矿有时是资源,有时也是一种诅咒。回到二三十年前,他在奔腾的矿业里记录下白手起家的风云往事,不乏繁华一时的大矿与大厂,但更多的是在地下千米深处赤身裸体的工人,扛着高温与粉尘,在黑暗的矿壁之间用青壮年的血泪换钱。袁凌在采访和亲身经历中目睹了无数矿业中的死亡与被尘肺病、砷中毒、残疾所折磨的矿工。矿难报道中的一个个数字背后是怎样的故事,地下数千米又是怎样一个世界,欢迎收听袁老师的精彩分享!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袁凌,独立作家


- 时间轴 -
04:00 袁凌家乡陕西安康有悠久的矿业历史
12:00 金矿与煤矿:钻机带来尘肺病
16:45 金国宗大战“赵匡胤”:陕西帮与云南帮在山西大打出手
23:00 繁峙矿难抬高“命价”
26:30 下矿到底有多危险?
32:15 恶臭、溃烂、消失:袁凌看到的矿难生还者们
41:00 死前托梦与北京骨灰一夜
46:00 湖南石门雄黄矿与它的环境诅咒
56:30 一位妇女的三任丈夫
58:30 袁凌发小三兄弟的故事
01:02:00 矿工尘肺认定难:劳动合同与疾控中心证明缺一不可
01:07:15 斧头、啤酒与战栗的少年
01:12:00 矿业与尘肺病的高峰已过,但这些痛苦依然沉重


-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hotair
节目统筹 禾放
节目运营 小米粒
节目制作 hualun
logo设计 杨文骥
特别感谢 丁晋亮


- 音乐 -
Danse Macabre - Busy Strings - Kevin MacLeod


- 支持我们的赞助商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 
忽左忽右旅行团即将再次出发!这次我们选择的目的地是格鲁吉亚。
地处亚欧交界处的前苏联成员国,葡萄酒的发源地之一,雪山和密林占据着天际线,高加索山脉和天然峡谷贯穿其间。和平与冲突,宗教与美酒,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并重,精神和肉体都能被妥帖安放。
春天是格鲁吉亚的最佳旅行时节,今年端午节假期,不如和我们一同前往!6月6日到6月13日,程衍樑将和陆大鹏一起带队前往格鲁吉亚,品世界级葡萄酒,逛斯大林博物馆,你可以在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回复【格鲁吉亚】了解详情


-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2024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ad@justpod.fm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 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 忽左忽右
B站:忽左忽右leftright
抖音:忽左忽右







回复@灰仔1996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Toto_don

喜欢听袁老师讲人间疾苦,虽然听完了心里异常沉重。作为中部小镇走出来的80后,我对这里讲的部分事情是有所耳闻的,但听了这么多同胞的惨痛程度仍然感到触目惊心,让我们知道在太平盛世朗朗乾坤下,还有众多为时代的发展奉献他们的血肉躯壳最后被无情碾碎的底层人民需要关怀。 袁老师是真的勇敢者,敢于直面底层人民惨淡的人生和无边的苦难,并为他们鼓与呼。但是,现在袁老师这样有社会良知和责任感的调查记者已经都不见了,调查记者作为一种职业也已经不存在了吧。这有何尝不是一种莫大的悲哀呢?

Toto_don 回复 @温克斯巴

难怪,多谢指出

温克斯巴 回复 @Toto_don

安康属于陕西南部,有很多人是湖北东部和安徽南部的移民后裔,方言有些相似

闻_弦 回复 @Toto_don

字字珠玑

于老八

太残酷了 太可怕了 人民如草芥

anaislin

忽左忽右还是很有社会责任感的

Mafata

以前看过一篇小说,穷苦女性找矿工,内心期盼出矿难获赔偿……矿难老公被放在冰柜里,女人每次停电就要发疯……时间太久了,在哪里看到的,详细情节,小说名字是什么都不记得,只是记得当时的感受,第一是相信小说是有真实原型的,第二是觉得中国人太苦了,第三是作家太敢写编辑也敢发

上善若水_iwn 回复 @Mafata

迟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听友369976445

娓娓道来口述给听众的感受最震撼最直接… 这也大概是主持人最少接话和引导的一期了吧…